(內文提要)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黃金周可以被稱為“史上最長黃金周”,八天的假期帶火了旅游,拉動了消費,老百姓也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放松身心、調整生活節奏的好機會。然而長假剛結束,關于黃金周是否應該廢除的爭議又如期響了起來。
文 本刊記者/邢 力
記者的朋友小蘇是一名外企文員,他對這次國慶長假的安排十分滿意。
為了讓自己“休到爽翻天”,他特意“犧牲”了兩天調休機會,連續用在了10月9號和10號,這樣他就可以從10月1號一直放假到10月11號!耙窃谄綍r,老板才不會讓你連續休息11天呢。但黃金周后剛剛上班的一兩天,公司事情也不多,老板也知道員工的狀態還沒有調整回來,所以也就允許我把假期延長到11天了,真是太爽了!”小蘇激動地說到。
11天的長假,小蘇也安排得井井有條:第一天走親戚,第二天同學聚會,第三天到八天和爸媽一起去云南旅游,接著兩天在家休養生息,狂睡懶覺,最后一天再和朋友打場籃球,既活動了僵硬許久的筋骨,又能振奮精神,迎接新的工作。
當記者問到,有些專家建議取消黃金周,你怎么看時,小蘇的表情立刻“晴轉多云”:“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才好不容易盼到這次長假呢,為什么要取消呢?沒有了黃金周,我還怎么出去旅游啊?”
有人呼吁取消“十一”黃金周
今年“十一”黃金周,中國人在苦等8個月后,終于等來了一個8天長假,于是被壓抑的旅游休閑需求全面爆發了。國家旅游局的統計數字顯示,國慶8天假期全國共接待游客2.28億人次,比2008年“十一”黃金周增長28.5%,實現旅游收入1007億元,增長26.4%;中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字顯示,這8天全國的零售額約5700億元,日均零售額較上年黃金周期間增長18%左右,8天長假期總體比去年7天假期增長約34.86%。
然而經濟數據喜人的背后,難掩一個棘手的問題:黃金周期間,全國的交通、住宿、餐飲、旅游等各條戰線紛紛告急,機票價格居高不下,旅游景點人滿為患,人們在享受休假的時候,也紛紛抱怨集中休假帶來的資源高度緊張,進而反而影響到了休假質量。
于是取消黃金周的呼聲又開始響起。如果說去年開始取消“五一”黃金周只是走了半步路的話,那眼下許多專家學者則希望經過了兩年的過渡,明年可以走完剩下的半步路——把“十一”黃金周也取消掉。
專家們的取消理由是:把人們的消費集中在一個有限的時間里,需要一定的社會基礎來應對這種大規模的人員流量,但我國現在的公共服務遠遠不能滿足要求,從而大大降低了黃金周的生活質量、旅游質量和休閑質量。黃金周早已成為雞肋,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取消。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蔡繼明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盡管他承受的壓力不小,但黃金周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用帶薪休假制度取代黃金周集中休假制度是大勢所趨,假日改革利大于弊,如條件成熟,“十一”長假的確也應取消。
有人呼吁恢復“五一”黃金周
然而也有不少人卻持截然相反的態度:不但“十一”黃金周不能取消,“五一”黃金周也應該恢復。
他們的觀點是,此次“十一”黃金周的擁堵,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五一”黃金周的取消。“本來一年有3個長假期,現在人們要從春節一直熬到10月才有假期,不被憋壞了才怪呢。”南湖國旅西部假期常務副總經理鄭年軍說,“我認為應該恢復‘五一’黃金周。”統計數據顯示,小黃金周根本無法滿足國人出行旅游的需求,需求必然集中在長假中爆發。更何況,中國上億外出打工的流動人口也有回家探親的客觀需要,如果中間有“五一”黃金周做緩沖,將可以大大降低“十一”黃金周的交通壓力。
有人呼吁維持現狀
持這種觀點的民眾認為,黃金周不等同于旅游周,公民既可以選擇出游,也可以以休閑的方式度過黃金周長假。如果國慶旅游過于擁擠,許多人便會選擇放棄出游,轉而采取其他放松休閑方式。但一旦取消黃金周,在帶薪休假制度還無法很好落實的現實環境中,民眾休閑旅游的權利將很可能受到侵犯,特別是弱勢群體的休息權將得不到保證。此外,經多年的實踐,,黃金周休假方式已為國民所適應,,形成固定的生活節奏和工作節奏,,因此不宜再進行重大改革。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黃金周存廢之爭一時之間似乎難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