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慶生
看著孩子成長是一個奇妙的歷程。剛出生的小孩,從眼睛還沒有睜開,到開始翻身、坐直,再到開始爬行、走路、牙牙學語,每天的變化都是那么新鮮而動人,作為父母,應該不要錯過看到孩子成長的每一天。
大約六個月左右,孩子便開始留意周邊的環境,開始留意父母與身邊成人的話語、表情,開始摸索旁人的情緒變化等。到孩子一歲半左右,香港的父母便把孩子送去參加“游樂小組”(playgroup),讓孩子接觸家人以外的其他人,接觸不同背景的其他孩子,豐富發展孩子對于環境信息的接收和反饋。到孩子三歲左右,開始讀幼兒園,便開始有規律的去學習他人生中的第一堂教室內的課。大概到9、10歲左右,孩子的思考方法便開始有一個轉變。作為父母,我們如何在孩子的發展當中協助他呢?
根據皮亞杰的兩階段理論,孩子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大概是8到10歲,孩子對于直接的行為能做出反應,透過快樂和不愉快的表情,來顯示他對于是非對錯的道德問題。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注意到權威人的影響,因此在孩子經常接觸的環境中,建立一個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權威成年人會很重要。當然,該權威人要有能以身作則,讓孩子參考正確行為的能耐。
到了孩子10歲左右,第二個階段出現,孩子的道德行為越來越從被外部人士影響轉為被自己的原則和理想所影響,孩子對于道德的判斷有越來越大的自律性。從這個時候起,權威父母對于孩子的關系應該慢慢從單向指導,走向互相尊重。在這個階段,想盡辦法跟孩子保持溝通會變得很重要,否則等到孩子進入初中后,父母的影響力可能便變得沒戲了。
另外一位心理學大師科爾伯格,也抱著類似的看法,他把孩子的發展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筆者比較有興趣的是當中的第二個階段-----習俗階段(conventional level),在這個個階段中,孩子會非常重視和父母、同學、老師關系的和諧。這個階段中,孩子知道,學會服從,跟隨同伙,才能改善與社會環境和同伙的關系。這個階段,透過對孩子的贊賞,可以有效的塑造一些我們希望孩子將來邁向后習俗階段時的一些可敬的行為習慣。到了后習俗階段,前階段對于孩子的影響烙印還存在,同時孩子會開始用本身的權利、價值觀、理想原則去詮釋身邊人的行為。因此,如何為孩子塑造有關的理想原則,便是屬于前期需要透過認知性活動,例如父母講故事,參與游戲,團體活動,權威人士的言行等去建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孩子小時候的模仿性比較強,對于外圍的聲音,色彩都很敏感,因此在給孩子灌輸理財意識時,我們除了直接用語言表達外,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利用游戲、圖畫、聲音,為孩子制造環境,讓他們可以極快地運用學到的意識和概念。另外,所制造的環境除了物質環境外,也要照顧到跟小孩一起參與游戲互動的老師(權威人士)的素質和其他參加的小朋友(同伙)的水平。
兒童在接納邏輯的概念上,可以分為類包含、替代包含、互補等概念。一名六年級的兒童,在掌握互補性的邏輯概念的加工上,比一個二年級的兒童高。兒童大概在三年級到四年級時候的成長會比較明顯,可以從掌握直接邏輯概念,變成開始接觸更上一層的合成互補概念。我們可以給他嘗試解釋“物質財富”和“無形財富”的認知,為他以后建立完整的人生觀打好基礎。
那么,對于10歲以前的孩子,我們可以灌輸一些什么類型的理財概念呢?筆者個人認為,可以參考一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