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I高燒不退,物價日日上漲,老百姓的荷包一天天縮水,如何跑贏通脹成為2008年理財的頭等大事。再加上股市腰斬過半,樓市萎靡不振,財富負效應也讓人們不由得捂緊錢包。省錢,本就是理財的一種大智慧,如今,“省錢就是賺”更被許多人奉為行為準則。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當一回家庭“省長“吧!
文/本刊記者 胡笑蓉
美國的伊科諾米季斯一家被稱為該國“最節約家庭”,這個收入平平的七口之家有一套成效卓著的“省錢戰略”,將“省下的就是賺下的”理念演繹得淋漓盡致。
這個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家庭,七口之家的家庭年收入大約為3.3萬美元,還低于美國家庭的年平均收入1萬美元。但是,伊科諾米季斯一家在日常生活中卻能“花最少的錢,辦盡可能多的事”。
他們家主要的經濟來源是丈夫的收入,妻子是全職太太,負責在家照看孩子。但是,即使這樣,全職太太每個月節約下來的錢比她去工作掙的還多。如今,他們經過努力,伊科諾米季斯家已經還清了七年前買下的一套含有五個臥室房子的所有債務。
以最少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益,是經濟學的基本精神。因為資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資源,迫使我們必須做出選擇。而如今CPI高燒不退,老百姓的荷包一天天縮水,如何跑贏通脹成為頭等大事。理財行為就是用聰明的選擇,找出代價最少、收益最大的一條路,讓有限的資源得以發揮最大的功用。其實理財不只是投資,省錢也是一種大智慧。
打開生活的盒子,透過智慧之光,我們會發現只要調整一些生活習慣,學習少許消費技巧,當好家里的“省長”,對抗通脹并不難。而且,這個“省長”人人可當。
現實壓力呼喚節省
在“省長”的職責中,在一定范圍的內對下一階段工作做出規劃和安排,制定并控制預算,是一項基本內容;當家庭“省長”,亦是如此。對財務進行規劃,有節制的合理開支,是家庭理財的一項基本準則。而在CPI不斷升溫,財富呈現負效應之后,“省”就顯得更為重要。
專家認為,通貨膨脹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是一個“系統性風險”,也就是說,普通人都難以規避通貨膨脹給自己的生活所帶來的壓力。
從理論上來說,在通脹的壓力下,老百姓可以通過增加持有實物財產以及多借貸消費來規避風險。因為增加持有實物資產,可以規避貨幣貶值的風險,而借貸消費其實是將貶值的風險轉移到了銀行等金融機構。
但是,從現實來看,這兩種方法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并不具備可操作性。原因在于,由于物價持續上漲,現在實物資產的價格已經很高。以住房為例,由于國內部分地區房價已經下跌,如果選擇這個時候再去買房,不是規避風險,而很可能是在主動承擔風險。而借貸消費,其實是普通百姓在與銀行博弈,主動權自然掌握在銀行手中,目前銀行的貸款利率已經與目前消費物價水平大體相當,貸款消費所要付出的成本也非常高。以銀行業的強勢地位而言,自然不會讓自己去承擔普通老百姓轉移而來的通貨膨脹風險。
在這種局面下,對于普通家庭而言,節約開支是最重要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