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做就做愛玩就玩 飛特族切莫忘理財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1日 08:21 《理財周刊》
這是一種特殊的新興工作方式,也是一種特殊的“退休”方式。他們往往工作半年或一年,然后放任自己“退休”半年,接著再找下一份工作。他們就是愛做就做,愛玩就玩的“飛特族”。在如此靈活的工作與生活方式下,“飛特族”更要注意理財與保障。 文/本刊記者 陳婷 當“銀發族”還在為60歲退休以后怎么富足養老籌劃與擔憂之際,當中年“夾心族”還在為將來能提前退休而不懈努力奮斗時,“80后”的年輕一代,已經有一部分人開始選擇做“飛特族”。 上一兩年班,甚至只上半年班,然后就辭職休假一陣子,玩夠了再找工作,賺夠錢又炒掉老板開始休假旅行。這種生活方式在國外比較風行,最近幾年在國內也漸漸流傳開來。筆者身邊就已經有少量的朋友開始選擇這樣游走在工作與休閑之間的生活方式,這一群人,他們被稱作“飛特族”。 工作誠可貴 休閑價更高 所謂“飛特族”,實際上是Freeter的音譯,是英文“自由”(free)與德文“勞工”(arbeiter)的組合字。Freeter代表的是一種自由的工作方式,專指那些走出校門后,并沒有固定工作,找一份工作干幾個月就走,花光了積蓄再找新工作的年輕人!帮w特”們都拒絕接受長期固定職業,以實現自我追求而非生活穩定,甚至仍然在經濟上對家庭有所依賴。這些人各具特色,但卻都懷揣著一種追求自由生活的烏托邦式理想。 日本官方對“飛特族”的定義就是:年齡在15至34歲之間,沒有固定職業、從事非全日臨時性工作的年輕人。“飛特族”往往只在需要錢的時候去掙錢,從事的是一些時間彈性很大的短期工作。錢掙夠了,就休息,或出門旅游,或在家賦閑。 如今,在中國的城市中,也正在出現這樣一群熱衷打零工的青年。他們并不是慵懶頹廢的無業游民,也不是鄙視體力勞動的輕浮分子,他們有自己的收入來源和娛樂方式,不需要那么穩定的工作,卻需要一種自己認同的生活。在他們看來,內心的生活安逸要比金錢財物上的安穩更好。 選擇“飛特”生活要謹慎 而當今世界互聯網的發展,也讓“飛特族”的生存空間變得更大、更容易了。但并不是所有年輕人都適合成為“飛特族”。 你必須對外向型競爭興趣不大,同時也對社會身份提升興趣淡漠,也就是說,你并不會追求通過工作來獲得某一種社會地位的提升,對于自己的職場發展也沒多大興趣,你做工作,只是為了單純地獲得一筆收入,足夠支持你接下去幾個月的休閑、旅游、探險或是投身公益事業(比如支教助學)的基本生活費用所需。 同時,“飛特族”最好是有一技之長的人士,比如外語、IT或是某一項技術,這樣才能比較容易在自己需要時就能獲得一份工作,而不需要通過漫長的工作等待和尋找期。 “飛特族”其實主要適合兩類人:一類是沒有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從事簡單職業,隨時準備離開,短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攢夠接下來休閑和旅游的經費;另一類人是為了追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在工作和休息之間做一個合理的平衡,利用“飛特”帶來的時間上的彈性,為自己重新出發做出更好的心理上和實際上的準備。 在一些高福利國家,“飛特族”已經很普遍,這是一種靈活的就業方式,與個人價值取向有關。不過,我們的青年人在決定“飛特”前,一定要慎重,要理性對待自己的職業選擇。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