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尋找擇股的正確理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1日 02:36 新聞晨報
□陶正斌 兩年來的大牛市造就了一批“股神”,不少人津津樂道于曾經推薦過多少“牛股”,挖掘過多少“黑馬”、“白驢”。回頭看看,連最差的虧損股漲幅都超過200%,大批的“股神”實在是拜資金推動型牛市所致,大部分人在其中的功勞恐怕不值得一提。對股票投資而言,正確的投資邏輯勝于正確的投資結論,隨著市場進入高市盈率、高市凈率、高資本化率的區域,有必要梳理市場上一些流傳的投資說法,找到其中合理部分堅持,而對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則需要仔細鑒別取舍。由于民間的方法太多,不能一一總結分析,這里就選擇比較權威的研究報告中的一些邏輯進行分析。 最值得警惕的是目標價格。大部分關于個股的研究報告都指出了明確的目標價格,對閱讀者而言極其方便,不少人甚至不看報告內容,只看現價和目標價格,如果價差比較大就買,價差小就不買。其實目標價格是最不符合邏輯的方法,幾乎所有的研究報告都提示,評級標準是相對于大盤的,個股的某個評級都是相對于大盤漲跌幅度而確定的一定幅度,那么這一定是個相對的指標,一個相對的指標怎么能得出一個明確的目標價格呢?顯然,這是一個不合邏輯的做法。令人擔憂的是,這樣不符合邏輯的做法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勢,個別曾經比較理性的、過去幾乎從來不提目標價格的研究機構也在研究報告中加入了目標價格,這樣的做法實在令人擔心。 其次,是略顯隨意的合理市盈率方法。市盈率法是確定股票合理價格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過于隨意地確定所謂合理市盈率就不在這個范疇。有研究資料為了給出比較高的評級,把合理市盈率確定在50倍以上、甚至高達70、80倍,這樣的做法恐怕不是很理性。眾所周知,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個合理市盈率的明確標準,但是個人根據市場情況隨意確定合理市盈率甚至因為對個別股票的偏好利用所謂“合理市盈率”來調節目標價格顯然不是理性研究者的態度。筆者以為,理性的合理市盈率是有的,但是不能從股票市場去找,而是在債券市場,那就是5-10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的倒數,由于資金在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可以近乎無成本轉換,從理性投資的角度看,這樣的標準才是符合邏輯的。 最后是總市值方法。總市值是今年以來才開始被接受的一個方法,就是一個行業的某個公司如果總市值低于同行業的其他公司,有些人就認為該公司低估從而具備投資價值。筆者以為,市值的差異正是反映公司經營差距的一個有效指標,如果一個行業內的公司市值都差不多,那一定不是一個正常現象。 (作者為國信證券上海管理總部投資經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