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程志云 北京報道
半年最高預期收益率9.8%、一年期最高預期收益率18%……這不是基金、信托,更不是債券或者高利貸,而是銀行的人民幣理財業務。
最近,以最保守著稱的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似乎也要搭上股市高收益的班車,紛紛推出與股市相關的高收益品種。
“人民幣理財距離入市僅一步之遙。”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從銀行產品流程來講,利用人民幣理財產品來募集資金,以基金和券商作為投資顧問,銀行作為風險控制手段的框架形式上已經準備好了,但現在只被允許操作一些股市周邊產品。監管層的政策一旦打開缺口,人民幣理財就完全具備入市的條件。”
盡管實情如此,業內對于銀行理財資金是否入市還存在很大分歧。一位銀行人士告訴記者,銀行入市沖動是緣于股市帶來的存貸業務的萎縮,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有加劇的趨向。這給銀行帶來了巨大沖擊。但這不能成為銀行理財資金入市的借口,目前真正缺少的是界乎于股票市場與債權市場風險收益之間的平衡產品,而不是缺少資金入市平臺。
轉戰股市概念
“由于股市太好了,有本事的人都去炒股了,沒本事的人也都買基金去了。最近投資債市的人民幣理財真的是不好賣。”工商銀行北京某支行一位人民幣理財的銷售人員感嘆。
但最近,這種情況可能出現了改觀。由于股市的持續向好,各家銀行自新年伊始開始紛紛推出帶有股市題材的人民幣理財產品。
元旦前后,民生銀行率先推出以新股申購為主要投資方向的民生財富·好運理財2號(260日)理財計劃。該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達到3%-8%之間。這拉開了新春檔的理財大戰的序幕。
僅僅5天以后,光大銀行推出01-06陽光理財“A+計劃”系列產品中的人民幣理財第一期股票聯結型 (24個月)計劃。該計劃以醫藥投資為主題,將收益聯結在5只國際醫藥行業跨國公司的股票上,保本,預期年收益率為0%~7%之間。
1月10日,中信銀行推出中信理財新年計劃2號(12月)。根據中信銀行人士介紹,該計劃由中信銀行、中信證券兩大機構合力打造,募集資金主要用于首發新股、增發新股的申購投資,預期收益為3%-10%。據了解,2005年中,中信銀行曾經率先發售百億打新股理財計劃。在下半年股市火熱的刺激下,該產品的收益率半年就達到10%以上。
同日,四大國有銀行也加入戰團,工商銀行推出“穩得利”人民幣理財07年第一期“新股申購專項信托計劃”(6個月) 。該產品為新股申購專項信托理財計劃,預期收益率(年)為2.8%-9.8%。
與此同時,與當期股市熱炒的銀行、奧運概念相對應,銀行也相應推出具有相應概念的人民幣理財。
交通銀行推出的“得利寶”人民幣理財歡橙系列A款 (18個月),該產品的投資收益與一攬子香港上市的“2008北京奧運會贊助商”股票:中國國航、中國移動、中國人保財險等相掛鉤,預期最高年收益率5.5%。
而浦發銀行推出的“匯理財”2007年第一期F2計劃(12個月) 掛鉤工行、中行、建行、招行、交行、國壽、財險、平安等8只香港金融H股,人民幣產品。預期封頂收益竟然高達18%。
不僅如此,實際上不少銀行已經對股市投資未雨綢繆。例如,為了加強對新股判斷的專業性,工商銀行引入嘉實基金作為其新股選擇的投資顧問。
而民生銀行推出的非凡理財人民幣F計劃就是投資于大成精選增值基金和大成債券投資基金。
盡管如此,根據監管層的要求,銀行理財資金目前還不能直接投資于二級市場。
入市之爭
中東西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的孫立研究員告訴記者,商業銀行在人民幣理財入市方面的“激進”,與股市火了以后商業銀行面臨的境況相關。
2005年以來直接融資發展迅速。2005年銀行發行1300多億短期融資券,這帶來了銀行貸款的大規模下降,而2006年又有200多家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2700多億元。
此外,從2005年開始股票市場復蘇,2006年進入快速上市時期,這帶來更多企業通過股市進行融資。2006年上百家企業在股市上共籌集了4000多億元的資金。這些同樣造成了作為間接融資的銀行貸款下降。
中國人民銀行近期發布的10月份金融運行報告顯示,同9月末相比,10月份人民幣儲蓄存款減少76億元,這是2001年6月份以來首次出現月度儲蓄存款下降。“大量銀行存款開始或直接,或通過基金轉投入股市。股市成為社會的資金聚集的中心。在這種情況下,靠吃利差賺錢的銀行日子開始難過。”孫立告訴記者。
正是緣于此,已經有銀行開始著手預備銀行理財資金投入股市,而現在股票周邊產品似乎已經開始熱身。
盡管實情如此,但業內對于銀行理財資金是否入市還存在很大分歧。一位銀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銀行理財產品應該固守比較審慎、保守的風格,尤其是對老百姓發售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而股市由于風險巨大并不適合銀行理財資金介入。
目前,銀行旗下已經有銀行系基金,而投資者真正缺少的并不是高風險投資工具。而是介乎于股票市場與債權市場風險收益之間的平衡產品。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