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報販賺錢經折服投資老總(圖)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0日 05:02 東方早報
早報記者 張凌 責任編輯 王進 這些天,一篇名為《又一草根MBA實例:報販子也能月薪8000元》的博客在網絡上迅速轉載,而這篇博客出自一位海歸投資管理公司的老總之手。他在博客中寫道,“一個要在風雨中守著書報亭討生活的報販子,上周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MBA課程。” 昨天,早報記者找到了這位博客的創作者,上海某投資管理公司的老總蔣文勝和他博客中的主人公報攤主陳忠民,盡管采訪后發現,所謂的“月薪8000元”是蔣文勝估算中犯下的一個錯誤,陳忠民的實際收入在3000元左右,但早報記者還是領略了這位普通的報攤主怎樣用自創的出租雜志經營模式為投資老總上MBA課。 出租模式讓老總折服 海歸的蔣文勝頭上還頂著幾個光燦燦的名號,澳大利亞NSW太平紳士、澳大利亞資深信貸顧問、澳大利亞華僑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等等。回國投資四年的他,一直生活在上海,用他的話來說,“每時每刻地感受著這個城市的精明”。 由于經常到樓下買報紙和雜志,他漸漸和攤主就混熟了。前些天,這位攤主問他,“你每個月要買多少雜志?”蔣文勝算了算,《中國企業家》、《財經》、《名牌》、《三聯生活周刊》等,再加上一些影碟和旅游雜志,一個月總在300-400多元。 攤主又問:“這些雜志你都保存嗎?”蔣文勝說:“保存它干啥呀,全是看完就扔。”攤主立刻就說:“那好,以后你不用買了,你每個月給我30元,隨便你借。” 這位攤主的出租計劃是:租客每30天交30元錢,每次(不限于每天,一天可多次)借雜志一本,看后再換,不設期限。另交20元押金,退租的時候退款。 蔣文勝說,“這對我這樣的書蟲來說是十分合算的,不僅把購書款大量節省下來,而且大大地減少了我家中積壓的舊雜志,而那些扔了可惜、放著占地方的雜志,每個月我送給樓下的保安或保潔員后,他們也都是當廢品賣了。” 當時蔣文勝最大的疑問是,看過的雜志是否還能賣。攤主表示,很多高檔雜志本來就銷量很低,一般讀者不可能定期購買,不是因為質量不好,而是因為實在太貴,且不實用,卻又占了寶貴的攤位。而這些雜志往往是代銷的,每期可以退舊換新,所以他出借的雜志大多數最終都可以退還給雜志社,即使已經被很多人租借過了。 當天,蔣文勝就立馬入了會,他看到,編號已經排到200多號了。 攤主每月收入3000元 此事給了從事投資管理的蔣文勝很大的觸動,在他的博客中,他算了一筆賬,計算出該攤主每月能夠取得8000元的穩定收入。隨后,早報記者跟隨蔣文勝找到了這位攤主———山海關路石門二路口書報亭的攤主陳忠民。 “絕對沒有8000元,他估算錯了,盡管擁有近300的會員,但是有很多人已經退出了,現在每個月固定租雜志的會員在30多人,也就是每個月可以為我增加近千元的收入,加上其他利潤,一個月也就3000元吧。”陳忠民有條理地分析著。 上海東方早報記者發現,就在距這家書報亭百米之外的路口也有一家書報亭,購報者明顯多于這里。“我這里人流量很少,屬于地理位置非常不佳的書報亭,一般十字路口的書報亭生意好。”陳忠民解釋說,在沒有推出出租業務之前,他的收入只能在1000多元,最好也就2000元。 早報記者 魯海濤 圖 新模式源于“雙贏”策略 40多歲的陳忠民原來從事過營業員、服裝業等多種行業,也曾在不少中外合資企業里工作。6年前,他盤下了這個書報亭,但是由于人流量不高,銷售量一直上不去。“每個月退報紙時,都積下10多捆舊報紙,重達幾百斤,按照目前2000個書報亭的量,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浪費。”陳忠民心里一直算著一本節約賬。 去年年初,他和一些老顧客交談中突然萌發了一個念頭,“與其讓這些雜志空放著,讀者想看又因為價格太貴而不得不放棄,還不如想辦法讓大家雙贏。”陳忠民強調,這是市場需求下的產物。 于是,2005年1月31日,陳忠民有了他的第一個租雜志顧客趙峰。“付30元,就能隨便挑選書報亭的雜志,一本換一本進行租借。” 盡管人流量不大,在陳忠民的書報亭周圍卻正好擁有一個設計院,兩個比較高檔的住宅小區,還有醫院和學校,很快他的經營模式得到了這些高端人群的追捧。口口相傳后,截至昨天記者采訪時,他的會員號已經編至了273。“我不會一味收會員,也有一些人慕名而來,但是他們不住在附近,也不在附近上班,我還是勸他們不要加入。”陳忠民說,租書是為了方便讀者,他不能違背了初衷。 鏈接 新聞延伸 充滿草根智慧的生存游戲 據了解,陳忠民在近兩年的經營中,和一些老顧客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有顧客還會逢年過節給他送點小禮物,這一切離不開他“人性化”的管理。他說,像國慶這樣的假期,他就將日子不計算在一個月的期限內,有時顧客有特殊情況,也可以讓他同時出租兩本雜志。 蔣文勝大贊陳的草根智慧。“他對書報亭的經營銷售體系太了解了,管理也非常有一套。”蔣文勝說,從某種意義上陳的做法有點擦邊球,也影響了雜志銷售,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充滿了草根智慧的生存游戲。陳的獲利機制是將“銷售利潤”轉換成了“租借利潤”,而租借的運營成本幾乎為零,且租借市場吸引力遠大于銷售。在這個游戲中,讀者和報販子無疑是兩大贏家,報販子因為“點子一響而黃金萬兩”,獲得了4-5倍高于同行的利潤,而讀者的所得更是以數十倍來計算的。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