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不懂的東西不買 慘痛經驗足以供大家借鑒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 02:40 新聞晨報
回想自己不自量力在晨報寫專欄,已半年多了,算算也寫了近30篇。承晨報編輯們的盛情,本月17日在上海辦了一場講座并與讀者見面聊聊。講座中至少有一半時間與大家互動交流,其中有個“看不懂的———不買(不投資)”的重要理念,對這個重要投資原則,想再作些說明。 一讀者問:“QDII或銀行的海外投資信托理財計劃,到底可不可買?”我反問:“你知道這個商品投資什么嗎?”一輪問下來沒人能答清楚。當下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看不懂的———不買”。但很多投資人則不然,尤其是遇“好朋友或銀行職員推薦”或“報紙上有介紹”時,立即就掏腰包。 我自己的慘痛經驗足以供大家借鑒。1989年在臺股大幅上揚時,我是有點錢及知名度的,一位在外資銀行工作的高中同學,游說我投資一個小型日本股票認股權證基金。權衡下來我認為:同學介紹畢竟可靠(但他是日股專家嗎?);過去類似基金績效不錯(過去一定代表未來嗎?);“認股權證”似乎也聽說過,是以小錢去買股票上漲權利(但我問了下跌風險有多大嗎?),當下我就投了2萬美元。結果3個月后,日股開始重挫,我立刻找我同學止損,但拿回的錢只剩大概5%,損失慘重。 我沒有考慮清楚以下幾點:我對日本股市及小型股有概念嗎?我對認股權證所帶來的杠桿倍數有概念嗎?我在投資前,估量過自己所愿意損失的極限嗎?說起來也算是“專業人士”了,竟然還栽這樣的跟斗。 類似情形也適用于目前這些 QDII或海外信托的投資理財。如你無法弄清投資對象,或不清楚該投資是否正確,建議千萬要謹慎。我自己如此,基金公司研究員及基金經理,甚至全世界各種投資高手,也必用此簡單適用的原則———“看不懂的———不買”。 當然大家要學習看懂,不要永遠看不懂,投資理財關乎個人及家庭未來生活水準及財富夢想,更應多花時間細心揣摩,并在看懂后及時加入到投資理財行列。 那天我還提了兩個重要原則:“長期投資是消除股票風險的重要原則”及“投資組合中必須加入股票或偏股型基金,否則報酬率甚至不及通貨膨脹率”。此外我還建議大家關心國內經濟成長率。 (作者為信誠基金管理公司董事、英國保誠集團基金業務大中華區CEO)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