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言
多年前有一句口號大家耳熟能詳:時間就是金錢。這話放到理財上,同樣管用。
稍有點理財知識的老百姓都曉得,手里的錢是有時間成本的。1萬元,在銀行存1年定
期,到期扣稅后是10180元,如果收益率不能超過當年的通貨膨脹率,其實是縮了水;放在貨幣市場基金里,按時下的年化收益率,可能稍稍多那么一點;用來買國債,一年利息300來元,又多了些;現(xiàn)在好了,搖新股重新開閘,專家已經(jīng)算出一年穩(wěn)健收益大約10%左右。這還得了,大家奔走相告趕快翻箱倒柜找錢轉(zhuǎn)錢,加入快樂的“搖啊搖”大軍。在風險相差不多的情況下,資金自然向收益高的地方流去。
懂得時間有金錢成本的人可就沒那么多。假設(shè)有人月薪為4400元,按照每月22個工作日計,日薪是200元,平攤下來每小時25元。時間當然是有機會成本的,只要這機會成本小于25元,花錢去買當然是件劃算的事。比如,用每小時8元的代價請鐘點工來料理家務,而你用這1小時去做專長的工作,等于賺了17元;為了省下2元的跨行轉(zhuǎn)賬費用,去銀行耐心排隊1小時來個“現(xiàn)金大搬家”,看上去是賺了,其實呢,潛在“虧損”了23元;要是花小錢換時間用在學習充電提升自身專業(yè)價值上,那產(chǎn)出的效益可能會多得難以計算。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在用時間換金錢,可是關(guān)鍵的時候用金錢換時間,同樣是一筆劃算的投資。
所以,當我們在揮霍時間,或者用大把的時間換一點沒多大價值的積分、贈品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筆交換可是虧大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