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庭經濟支柱 爸爸的理財更精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6日 08:47 揚子晚報 | |||||||||
向赫男 "父親節"的來臨,似乎更強調了男性作為大多數家庭經濟支柱的責任。在"她理財時代"的今天,"爸爸"們的理財同樣精彩。 男人30而"理"
現在很多男人都在三十歲左右成為父親。增添家庭新成員的喜悅,同時也是男人隨意消費"好時光"的真正結束。然而,生育一個BB和撫養他到18歲的開支居然要49萬元!巨大的壓力撲面而來。 人物:付先生,32歲。事業單位中層,月薪3000元;付太太月收入2000元;兩人所在單位均投保了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基本醫療險,年終獎另計。小孩1歲。 除了已買下產權的房改房外,付先生家的財產主要是8萬元存款和近3萬元的國債。從"準爸爸"時開始,付先生就沒有停止過只出不進的"投資"。孩子出生后家里的基本生活開銷更是逐漸看漲,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會逐年增加,從去年起每年平均增加3000元為孩子購買兩全險。付太太還打算去讀研究生。 專家建議: 付先生的家庭處于成長期,風險承受能力屬中等偏上。家庭理財目標除了大人和小孩的教育金積累外,還應考慮通脹背景下的財務安全和資產增值。金融資產投資組合比例建議為:保障類壽險10%、組合存款和債券30%、股票基金及理財保險60%。另外,保險品種需要調整。夫妻兩人都須加買意外傷害險,單位所提供的醫療險保額需要檢查和補充,補充養老保險也是十分必要的;給孩子投保的險種目前暫不適用,也應購買意外險和醫療險。 男人40而"獲" 當三字頭的年齡劃下句號,作為家庭頂梁柱的男人會突然發現生活里多了些不濃不淡的陰霾:房貸又漲了,孩子需要請家教,有那么多的賬單要付,父母看病的花銷逐年遞增......大部分40年齡段的男性所需承擔的家庭責任漸漸增加,承受風險的能力相應走低,投資相對保守,但仍以讓本金快速成長為目標。 人物:周先生,41歲。公司項目部經理,每月稅后收入12000元,獎金另計;周太太為全職主婦,兒子10歲,一起生活的還有兩位老人。現有160m2的住房一套、價值20萬元的汽車一輛、60萬元定期存款、4萬美元活期存款、5萬元國債和市值20萬元左右的股票。公司給上了養老保險。家庭月支出6000元左右。目前有三個理財目標,一是八年后送孩子出國留學,二是贍養父母,三是為自己和妻子的養老作一個規劃。 專家建議: 一、銀行存款中,應急準備金3萬元可存為通知存款,隨時可支用;定期存款7萬元用于女兒每年教育支出及擇校費支出,其中,3萬元存一年期,4萬元存三年期。 二、作為留學基金的4萬美元可選擇荷蘭銀行保本浮動長期票據,期限8年,預計年收益7%。 三、3年期國債5萬元作教育基金;5年期國債10萬元作為養老金準備。 四、以20萬元認購信托產品,期限2-3年的基本建設項目信托產品可作為父母的贍養金投資,一般預計年收益5%。 五、以30萬元的總額投資基金,教育金可選擇風險相對較小的配置型基金,如保康消費品基金;養老金因期限較長,風險承受能力稍強,可在配置型基金之外搭配部分股票型基金,如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基金預計平均收益率為9.06%。 六、股票投資調減為10萬元,作為有風險的收益增長點。 七、全家每年投入2萬元左右的保費支出。周先生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大病保險和定期人壽保險;周太太因無單位保障,應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大病保險和養老保險;給兒子投保少兒險。 男人50而"智" 經過幾十年的生活體驗和日積月累的財產安排,隨著孩子逐漸成年,五十年齡段又成為賺錢的后高峰期,但控制風險的意識已很強。他們尋求的是降低投資風險,積累養老費用而不使其貶值,規劃有質量的"退休"生活。 人物:林先生53歲,林太太51歲。林太太現已退休,女兒24歲已工作,三人合計月收入約1萬元,均買了社保。一家三口每月生活開銷為4000元左右;醫療費用3000元/年;旅游支出10000元/年。全家現有定期存款6萬元,活期存款3萬元,國債10萬元,保本基金5萬元,房產兩處(一套100m2自住,市值約40萬元;一套70m2出租,市值約30萬元)。 專家建議: 在為養老目標進行投資時,應注意風險控制,實行穩健偏保守型投資策略。 一、建議保持較充足的流動資金作為基本儲備。同時,在日后的工資收入和投資收益方面也應該以儲蓄為主,維持足夠的現金流量以應付可能出現的資金急需。 二、適當地買一些商業保險。因為林先生夫婦的貨幣資產不是很多,一旦發生重大意外或大病情況,以現有的資產應付起來會有一定困難。所以,林先生可以為自己和妻子做一個保險計劃,將基本醫療保險、住院補貼保險和意外傷害險等適合的保險產品納入養老計劃中,每年的保費支出控制在萬元以內。 三、如果希望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生活狀態,可適當拓寬投資領域,如成長型投資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但對于高風險投資項目要相當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