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林:賺錢方知理財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4日 09:25 中國經(jīng)濟時報 | |||||||||
■本報記者陳宏偉 2006年5月22日,于林(化名)找了幾個裝修工人,準備裝修他在北京的第二套住房。 于林和裝修工人算了一上午的賬,按照事先確定好的“經(jīng)濟實用”的裝修原則,最
這是一套二手房,2005年12月買的,位于北四環(huán)和八達嶺高速交匯處,交通便利,位置一流,離于林的單位不算遠,面積也說得過去,一家三口,即使有老人來同住也勉強夠用了。 但是,不想做精裝修的于林似乎無心在這房子里長住下去,在與裝修工人聊天時,他已經(jīng)透露,不久的將來,想把這套房子賣掉,再換更大的房子——如此,這套房子事實上是于林的投資品。 即使現(xiàn)在就把這房子賣掉,于林也算是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投資:于林買這房子花了63萬元,據(jù)稱,現(xiàn)在市場價已經(jīng)到75萬元了。但于林卻又并不著急出手,他還想等等。“我相信北京房價還會繼續(xù)漲下去!”于林說。 于林自認為不是一個精于個人投資理財?shù)娜恕T僬f,他平時工作太忙,也無心過多關(guān)注個人投資理財?shù)氖虑椤5@幾年,尤其是這兩年內(nèi),于林確實從投資房產(chǎn)當中嘗到了甜頭。 2000年,于林拋妻別子,只身一人,由南方某小城到北京發(fā)展。 經(jīng)過三年打拼,于林在北京立住了腳,還辦了工作居住證,也徹底打消了再回老家的念頭,從而考慮將妻兒接到北京一起生活。 有恒產(chǎn)才有恒心,要做長遠打算,自然首先要考慮住房問題。 2003年,于林用三年來積攢下的12萬元做首付,并向銀行借款22萬元(15年還清,每月約還款1700元),在健翔橋附近購買了一套兩居室的二手房,不大,建筑面積70平方米,基本上沒有客廳,三口人住就嫌擠了。依照于林當時的經(jīng)濟實力,也只能買這樣的房子。 因為決定移民北京,也為了緩解經(jīng)濟壓力,于林與妻子商量將老家一套房子賣掉。那房子是于林1998年花16萬元買的,從來沒有住過,得益于這幾年家鄉(xiāng)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房子的價格也在逐年上升。2004年底,于林將老家那房子以32萬元的價格出了手。 手里有錢后,于林有幾個選擇:將錢存進銀行,還銀行房貸,或者是再投資。于林沒有多加思索,便否定了前兩種選擇,憑著商人的直覺,他想再買房。 不過,當時于林想買房并非出于投資考慮,而是想自己住,因為第一套房子太小了,考慮到以后還想時常接雙方老人過來住住,這小房子就更不是長久之計。 “如果早晚要買大房子的話,我覺得晚買不如早買。我當時就想過,沒準兒北京房地產(chǎn)價格也會像前幾年的上海那樣瘋漲。再說,有2008年奧運會這一‘利好’墊底,這時候買房肯定不會吃虧。”于林說。 2005年大半年的時間,于林和妻子都在到處找房子、看房子。因為主要抱著自用的想法,沒有明確的投資指向,那段時間,他們主要瞄準大戶型、新房子。“有幾次差點就決定了,但鬼使神差的,又都黃了。”于林對中國經(jīng)濟時報記者說。 其實這中間也有錢的問題,于林中意的那些房子價格基本上都在百萬元左右。以他當時的經(jīng)濟實力,真要買了,壓力還是不小的。 于是,悄然間,于林夫婦的想法有了一些變化:既然不愿意承受過大經(jīng)濟壓力,不如暫時不考慮房子“一步到位”的事情,先琢磨怎么將手里的錢盤活、增值。但于林的說法是:“買下現(xiàn)在這套房子純粹是臨時起意,就是看著自己30多萬元錢白白躺在銀行,覺得不對勁。” 念頭一轉(zhuǎn),再選擇房子時考慮的因素就不一樣了。“面積未必要很大,房子也未必要多么新,只要地段好,升值潛力大就可以了。”于林說。因此,他把目光盯在了自家周圍——健翔橋附近,這地段之好、升值潛力之大,“地球人都知道”。 于林也考慮過價格承受能力:當時自己所有的錢加起來約有43萬元;一個親戚手頭有20萬元閑錢,也不想做什么投資,愿意無償借給于林。兩筆錢加起來共有63萬元。于林不想再向銀行借款從而進一步增加還款壓力,所以決定將房子的價格控制在60萬元左右,這樣,面積不太大的二手房就又成了必然的選擇。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有一家曾經(jīng)多次和于林聯(lián)系過的中介公司很快給于林推薦了現(xiàn)在這處房子,于林夫婦看了房,位置、價格、戶型都比較合意,當即下了決心。 于林現(xiàn)在的想法是: 將這第二套房子簡單裝修后,家先搬進來,以便可以把雙方老人接過來團聚一番——畢竟與第一套房子相比,這套房要寬敞多了;一旦市場行情合適,又可以將房子果斷售出。 對于第一套房子,于林也做好兩手準備。或者出租,預(yù)計月租金應(yīng)當不低于1800元,可以以租養(yǎng)房,自我循環(huán);或者出售,按眼下行情,可以賣到44萬元——與當初買價相比,也可以賺到10萬元左右。 這樣,經(jīng)過兩年簡單運作,至少從價值上,于林以總共50多萬元的投入,輕松賺回20萬元,粗算下來,投資回報率高達40%。從資產(chǎn)實物形態(tài)看,以老家小城的一套住房,換取了北京兩套住房,其潛在價值自然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更有意思的是,于林是在沒有什么理財概念的情況下完成自己資產(chǎn)增值的。算了算賬后,于林似乎悟出來了:這年頭,存錢不如理財,投資別的不如投資房地產(chǎn)——至少在北京是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