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大四消費清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9日 10:09 中國青年報 | |||||||||
編前: 人情消費、戀愛消費、思鄉消費、畢業消費,當這些打著校園烙印的詞匯撲面而來,你不得不感嘆,在這片小小的領土上,已經形成了極其多元的消費現象。 這種現象之所以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原因或許就在于“大學生”這個特定的消費群
于是,他們成為爭議的焦點。 我們無意于為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貼上某種標簽,只是想呈現大一、大四兩個重要的轉折時期,大學生消費現象和消費心理。 女兒說把上大學的錢還給我們 桂河 女兒去年碩士畢業。領到第一筆薪水當日,她興奮地給我打電話:“終于掙錢了,可以把大學花的都還給你們。”第二天,我如約收到她匯來的錢,說是薪水的一半,以后不定期償還。 本無意收她的錢,妻子說就當我們是銀行,幫她存著。這是月初的事。中旬接到女兒電話:“老爸,突發情況太多,再預支一點吧。”我和妻子笑著把錢退回去,想起她大學四年里諸多“花錢無度”的突發情況。 大一:總也找不到花錢平衡點 女兒入學前,我們召開家庭會議,討論她生活費的數額和發放形式。我讓女兒自己提,她脫口而出:“600元就夠了。”儼然是體諒我們的語氣。 我答應了,也給她敲了警鐘:“第一學期是試行期,你自己把握一下,最后給我個數,以后照此進行。” 我潛意識里希望她最后給我的數額低于600元,因為和她同年考取的同事的孩子,無論地處東西南北,都低于這個數。臨走之前,我把學費、住宿費4000多元和半年的生活費3000多元預支給她。沒想到剛過一個月,她就打電話:“老爸,怎么錢花得這么快,生活費已經花了1/3了。” 我耐著性子問:“花哪兒了?” “花錢的地方可多了。買電扇、床簾、自行車、電話卡、英語磁帶、書架,還有可以放在床上學習的小書桌……” 買這些要用這么多錢嗎?她辯解說:“加起來就多了,每天都有想不到的花費出現。”女兒掛了電話,我卻突然感覺到事態的嚴重。 不出我所料,女兒三天兩頭兒打電話回來:“媽媽,我今天起床晚了,上課沒找到教室,就去逛街了,買了兩件衣服一雙鞋。”“爸爸,我們今天去游樂場了,和同學一起玩云霄飛車、急流勇進、過山車,可刺激了。” 看她這么開心,我們也不忍苛責,只告訴她別耽誤了學習。 學期中途的時候,我又給她匯去1000塊,她居然說還有錢。有一次,她舅舅打電話過來,無意中說起給女兒寄過1000塊錢,慶祝她考上大學。我追問了所有親戚,發現不少人都給過她錢,而她居然只字不提。 寒假回來,女兒模樣大變:高中時束起的長發披了下來,化了淡妝,眼鏡換成了隱形的,脖子上和手腕上還有非常漂亮的小鏈子,在我和妻子面前撒嬌:“我是不是女大十八變呀?” 姥姥問她的頭發怎么這樣順溜,她很驕傲:離子燙,一縷一縷燙直就顯得順溜了。300塊呢! 晚上叫她吃飯,她就是不應,妻子進臥室找她,回來后偷偷告訴我,正在聽音樂,錄音機根本不是帶走的那個,變成了松下CD機,當時市價1000多元。 我和妻子開始后悔沒有訓練她的理財能力,現在終于嘗到苦果。 大一一年,女兒沒有形成任何花錢機制,沒錢了就給我們打電話,而且次次都有充足的理由。今天買水果錢包丟了,明天迷路打車回學校的,后天過生日要宴請同學。 妻子一抱怨,她就振振有詞,將來畢業了還給你們,記好賬。那是1998年女兒的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