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財經縱橫

張軍筷子賣出黃金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0日 01:22 中國證券報

  

△去年11月,香港店掛牌開張文/記者 廖維

  一雙筷子值多少錢?在張軍的筷子專賣店里,最貴的一雙筷子標價一萬多,最普通的筷子一盒也是好幾百,他們一年賣筷子的收入是5000多萬,但張軍似乎并不知足。“現在我們賣的筷子還只是使用,什么時候大家開始收藏我們的筷子了,那才算成功。”

  千里闖關東

  張軍的人生和筷子密不可分。“我們一家人都跟筷子打交道。”在江西,他們自己種毛竹生產筷子,張軍管基地,種毛竹,哥哥管生產廠,父親跑外聯,一年到頭辛苦下來,掙不了兩個錢。“生意難做。我們把筷子賣給日雜公司,但根本拿不到錢。”

  有一年年根,父親從外面回來,把他們兄弟叫到一起,說:“這樣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條,說什么也要到外面設個點,自己賣筷子。”

  放眼全國,他們選中了沈陽,因為那里是東三省的物流集散中心。

  1991年,張軍懷揣父親給的1萬塊錢北上沈陽。那年,他還不到19歲。

  當年4月,全國日用百貨訂貨會在鄭州召開,張軍跑到會上,想跟客戶接上頭。“我們的客戶都是土產、日雜公司,人家白天在會上,我們就晚上挨個敲門,請人吃飯。”

  從鄭州回來后,張軍發狠道:“我就不信,我拿不下東三省。”

  于是,從遼寧開始,每個縣的土產、日雜公司,張軍一家一家地跑,遼寧完了跑吉林,吉林完了接著跑黑龍江。整整一年多的時間張軍跑遍了東三省。

  在和土產日雜公司打交道的同時,張軍也試著給批發市場供貨。“慢慢地,我感覺市場這邊形勢更好,有現金,量也不比土產日雜那邊少,我的重心開始傾斜。”

  1993年,張軍在當地一個批發市場買下一個檔口,自己做批發。“我在檔口掛了個牌子:廠家直銷,然后開始自己練攤。”沒想到生意出奇的好,1天能賣100多箱,他們自己家的貨都供不上,張軍就把別家的筷子收過來賣。后來,他又打出“筷子大全”的招牌,“我要賣全中國的筷子:廣東的塑料筷,

福建的漆筷,湖南的普通筷子,河南的烙花筷子,你想買什么,我這兒都有。”一時間,生意異常火爆。

  1997年,批發市場蓋成大樓,張軍又果斷買下了一個檔口,“當時,我的位置不是很好,而且面積小,后來我又在偏一點的位置連買了3個檔口,把它們全部打通,當時市場還有廣告位,但根本沒人要,我就訂了一個,你想想,在這個批發市場里,我的攤位最大,又有廣告,品種又最全,生意不好那才叫怪呢。”

  張軍終于實現了自己的諾言:稱霸東三省。他們家的筷子總是供不應求,每天的流水都有5、6萬,高的時候一天20、30萬,張軍說每天晚上點錢點得手軟,“5塊、10塊的票子都不愿數了。”

  當張軍在沈陽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時候,沒想到后院卻起火了。

  當時,張軍的父親在江西急于擴張,收購了一個國有企業,不僅背上了一堆債務還接收了300多人,父親急需用錢,就管張軍伸手,張軍開始不停地給父親打錢,等有一天發現自己被抽干時,已經填進去500、600萬了,盡管張軍最后斷然拒絕再給父親輸血,但自己已是元氣大傷。雖然后來也緩過勁來,但大勢已去———超市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信息越來越發達,人家都直接從廠家進貨,張軍原先的優勢不復存在,東三省市場也分崩瓦解,只剩下沈陽這塊陣地。

  這一切,讓張軍感到又到了“非變不可”的地步。

  金街第一店

  2002年,張軍跟一個朋友到北京開禮品會,到了北京,又碰到另外一個朋友。一天,大家在一起閑聊的時候,說起上海有一家筷子店,生意很紅火,朋友說:“你的筷子一雙賣兩塊,人家的呢一雙100塊,我們干嗎不開一家筷子店呢?”但他倆都不懂筷子,于是三人一合計:合伙開店。

  來北京前張軍沒想過要在北京開店,朋友一攛掇,張軍想既然上海的店都開得這么紅火,北京也應該差不了,但要開一定要選在外地人到了北京都會去的地方。

  第一首選自然是王府井了。北京的朋友負責找地方,找了一個星期也沒著落,大家也不能這么干耗著,張軍留下話:找到地兒就打電話過來。結果他前腳剛走,朋走的電話就追了過來:地方找到了,你們可帶好錢啊!

  張軍借了錢火速趕回北京,“說實在的,我覺得位置并不怎么好,面積35平米,租金每個月3.65萬,但我想既然看好了就投,不能左思右想,先干起來再說。”

  “金街第一店”的開張,吸引了眾媒體的眼球,紛紛報道,可張軍賺了吆喝沒賺錢。“盡管有了自己的店,但當時我們沒有自己的牌子,筷子店就像雜貨鋪,哪的筷子都有,廣東的、上海的、福建的,你想外地人到北京,不會跑到王府井買一盒家鄉的筷子吧。”后來,他們進貨后,全部換成北京的包裝。

  開專賣店賣筷子,張軍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為此,張軍自己親自站了半年多的柜臺,“一天十幾個小時,腿都站腫了,慢慢摸索出一套規章制度。”就在生意剛有起色時,三個股東之間產生了矛盾,每天吵得昏天黑地,公司基本解體。

  張軍重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打出了“韻泓”品牌。經過十多年的市場摔打,這一次他找準了自己的定位:往高做不往低做———只做精品筷子。

  筷子行業的國美

  王府井店的成功,讓張軍嘗到了開店的甜頭,這之后,韻泓筷子店是開一家火一家,各大城市的商業旺地都有韻泓的身影:北京的前門、西單,上海南京路,香港銅鑼灣……“我不怕房租貴,像香港店,租金世界第二,二十幾平米的面積租金三十多萬,但貴有貴的道理,越是旺地,銷售越好,現在王府井店每月的純利有幾十萬,上海店一天能賣2萬,香港店去年11月開張,當月收入50萬,打了個平手。”一些好的地段,他們干脆出手買斷。

  在國內跑馬圈地的同時,韻泓筷子還漂洋過海走出了國門,說起這第一筆外單還是王府井店的功勞。

  當時,澳大利亞一個最大的陶瓷批發商到王府井,逛了張軍的筷子店后,讓助理給張軍打電話,約張軍去賓館見面。第二天,張軍趕到賓館,老外是中午的飛機。兩人一談,老外覺得張軍的報價太高,就對他說:如果有誠意就報個實在價,要不就不談了。張軍想了想,就報了個最低價,老外一下就訂了5萬多的貨。后來,老外又讓張軍去汕頭,這一回老外帶了3個人,張軍就一個光桿司令,“外國人太會算計,他們跟你算成本賬,你的木材多少錢,油漆多少錢,從早上8點談到晚上8點,我就坐在地上跟他們談,頭都暈了,最后談了300萬。”這筆單子張軍賺了一半。

  不管生意怎么紅火,張軍始終堅持抓住兩頭:設計和包裝,生產采取OEM,“這是父親留給我的教訓,從他的身上我看到,自己做生產最后就是把自己做死了,但如果我們能成為筷子業的國美,我們就擁有話語權。”

  如今,他們又成為奧運產品的供貨商,“筷子是最具中國

傳統文化的商品,抓住奧運,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商機。”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