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山東淘金韓國商人樂不思蜀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 03:13 舜網-濟南時報
親自下廚的 料理店老板娘 走在威海的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韓國料理店如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沒走幾步就能碰到一家。在市區,無論是市中心,還是遠一點的高新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如果想吃韓國料理,很快就能找到一家味道正宗的韓國料理店。 一年前,俞貞任隨在山東做生意的丈夫來到了威海,并開了一家韓式料理店,當起了老板娘。 記者走進店里時,正好是午飯時間。俞貞任說,來這里的基本都是韓國客人。說起中國人不愿光顧的原因,她認為主要因為這是一家正宗的韓式料理店,并不是所有的中國人在口味上都能接受。盡管每次來中國客人,俞貞任都會向他們推薦生魚片,而且還專門在墻上貼了有關生魚片營養價值的介紹,但中國客人對此似乎并不感冒。 “可能價格也是一個原因。”和一般的中餐店相比,韓國料理店的價位要偏高一些,相對于一些朝鮮族中國人開的料理店,自己的競爭優勢也不明顯。 “必須要中國人認同,料理店的經營狀況才能更好,畢竟周圍居住的大部分還是中國人。”記者看到,雖然掛著韓式料理店的招牌,但店內除了一些坐式的餐桌,中間還設置了中國人習慣的椅子。周圍的墻上還掛了不少中國傳統的書畫作品,俞貞任說這些都是專門從濟南買回來的。顯然,為了能入鄉隨俗,俞貞任還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雖說料理店的經營狀況并不十分理想,但俞貞任覺得目前的收入她已經很滿意了。她最頭疼的是“服務員太難找了”。一些服務員沒來多久就不聲不響地走了,“可能是覺得辛苦吧”。 她說,在韓國一般的小餐館里都是老板娘親自下廚,所以不會請很多的服務員。現在她的這家店里只請了3個人,店里的各種韓國小菜都是她親手做的。采訪中,不時有客人光顧餐館,俞貞任總要過去熱情地鞠個躬,打聲招呼。“如果老板娘不在店里,可能客人就不會在這吃飯了。”在韓國人的眼里,之所以光顧一家餐館就是沖著老板娘的手藝去的。 咸美英和她的美容美發院 記者見到咸美英時,她正在為客人理發。在韓國做了20年美容美發生意的她,3年前在來威海旅游時覺得這里不錯,于是就過來自己開了一家美容院和一家美發店。 由于只能聽懂簡單的漢語,咸美英臨時把店里的一個小伙子叫來做起了翻譯。她笑著說,剛來山東的時候,因為語言不通,就連買東西都只能用手比劃價錢,如今這些事情已經不成問題了。小伙子補充道:“現在韓國人買東西比本地人都會講價。” 還沒說上幾句話,一位韓國女士帶著自己的小孩走了進來,咸美英趕忙站起來招呼客人。雖然聽不懂她們在說些什么,但看起來是這里的熟客。小伙子告訴記者,這位韓國女士想把孩子的頭發理得短一些,而孩子好像不太愿意。于是,咸美英先做了些調解工作,然后十分嫻熟地幫小孩理好了頭發,并親自把母子倆送出店外。 記者看到,雖然這家理發店看起來門面不大,但生意還不錯。咸美英說,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招呼50多個客人,其中大部分是周圍住著的韓國人,而且基本都是回頭客。在此之前開的一家美發店雖然地處市中心,但因為不是韓國人聚集區,生意比較冷清,所以前段時間剛剛搬過來。 現在,已經基本熟悉了威海生活的咸美英,一個月會回韓國一次,除了和還在國內工作的丈夫團聚以外,她總是要挑選一些自己喜歡的衣服帶回中國。 當記者問給我們當翻譯的小伙子,對眼前的這位韓國老板什么印象時,小伙子開玩笑地說:“不好的話早就不在這里干了。”雖然說的是漢語,但咸美英似乎聽懂了我們之間的對話,很生氣地拍了小伙子的肩膀一下,隨即又爽朗地笑起來。在經歷了開店之初員工難找的挫折后,咸美英顯然不愿意再有員工離開。 坐著飛機來吃海鮮 隨著韓國和山東兩地經濟交往的日益頻繁,一些韓國商人已經把青島、威海這樣一些中國沿海城市看成是“鄰居”。 在威海做服裝生意的韓商金炳南,經常奔波于韓國與威海之間,有時甚至把韓國朋友請到威海來吃飯。原來,由于在韓國請客,尤其是在首爾、仁川等地,花費相當高,所以有比較重要的宴請,他干脆請朋友坐飛機到威海來。 回憶起第一次請朋友到威海吃飯,金炳南說,那大概是去年10月份的一個早上,他去韓國朋友那里談訂單,朋友開玩笑說,如果金炳南請他們吃螃蟹,就給他50萬美元的訂單。金先生一聽,馬上說:“要是真的給我50萬美元的訂單,我除了請你們倆吃螃蟹,還請你們吃龍蝦!” 原來,在韓國海鮮的價錢是很高的,一只龍蝦要2000多元人民幣,一頓飯下來,少說也要花1萬多元人民幣。于是兩位韓國朋友笑著說:“你真的請客,我們就給你訂單。” 金先生一聽,立馬說:“行,明天我請客。”第二天上午,他把兩位朋友帶到了仁川機場,朋友這才知道金先生是請他們到威海吃飯。金先生花4000元買了3張機票,當天9時到了威海國際機場。中午,他在威海衛大廈請客。鮮美的龍蝦、螃蟹、金槍魚、鮑魚等,讓韓國朋友贊不絕口,最后金先生結賬,只花了3000元錢。 飯后,韓國朋友二話沒說,掏出合同簽了字。當天下午3時,金先生又把兩位韓國朋友送到威海國際機場,給他們買了返程機票。朋友飽了口福,又沒多花錢,還把訂單拿到了手,金先生高興得合不攏嘴。 韓商鐘情高爾夫 采訪中,說起在山東的生活,幾乎每個韓商都會不約而同地提到高爾夫,這項在韓國國內花費不菲、但在中國相對便宜得多的運動。而這也成了他們“移居”山東的一個很重要的理由。 咸美英說,在國內的時候一般很少有機會去打高爾夫,現在在威海卻可以經常去玩一玩。而且還可以約上身邊的韓國朋友一塊去,感覺在這里生活很舒適。 威海泛華高爾夫球場的經理紀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高爾夫在韓國是一項時尚運動。韓國人在本國打高爾夫,一般都是乘飛機去濟洲島,打一場要花費近2000元人民幣,加上吃飯和往返機票,花上六七千元人民幣很平常。而在像泛華這樣18洞處處見海的球場打球,一般每場七八百元,算上往返機票和住宿費用,花費也不超過5000元人民幣。在韓國,高爾夫會員卡一張一兩百萬人民幣;而威海的高爾夫會員卡,一張僅需20萬元人民幣。 難怪不僅當地的韓商對高爾夫情有獨鐘,就連不少在國內做生意的韓國人,也會在周末約上幾個生意伙伴來到中國打球。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