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正文
 

理財沒有小生意只有大智慧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30日 14:42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精英理財論壇

  網友:早晨星星

  在這個商品社會里,傳媒的眼球無疑都拋給了大企業、大公司,其興之時追捧其成功之道,其衰之時解析其教訓之痛。舞臺就那么一個,“領袖級”的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人
影綽綽不絕。而在筆者十余年的記者生涯中,卻始終難忘兩個小人物,他們的小生意里有著貨真價實的營銷之道,就像一粒金沙,閃爍著和金磚同樣的光澤。

  生意有大小之別,而生意人卻似乎不宜以生意之大小而分出大小。我想說的是,也許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投向更寬泛的范圍,以免遺珠之憾。那些在舞臺上光彩照人的大腕們必定功力非凡,但另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寶刀常常散落于民間。

  不怕吃虧,也許是生意人最大的本錢

  最初,是洛陽郊縣一個姓任的老漢,帶著幾個兒子,離開祖祖輩輩耕作的土地外出闖世界。這是1989年,改革開放給所有人發揮聰明才智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這幾條漢子一闖就到了西安,他們在這里獲得一個機會,承包了一個冰棍廠。

  說是一個廠,其實只有一臺制冰機,外加兩間兼作操作間、售貨間、起居室的門面房。

  一天,這家人匆匆忙忙從銀行取款回來,覺得錢袋沉甸甸的不對勁兒,打開仔細一數,嚇了一大跳──整整多了1000元。要知道,他們的冰棍批發價一支才賣兩分錢,這天上掉下來的1000元,他們不知操勞多少個日日夜夜才能賺得。

  不過,這家人沒有被迷住心竅,他們以莊稼人的本份和操守,把多出來的1000元錢送還了銀行。

  我見到任家老三是1999年,那時,他們的冰棍廠已經“玩大了”。回憶起那1000元錢,任家老三說:“生意場上,一時的得失并不重要,生意人的德性最重要。我相信,不單是天道酬勤,老天爺也不會虧負有良心、好德性的人。”

  我不迷信“老天爺”,但我相信他說的關于商德的因果報應。因為,他們后來的發達,正是以送還1000元錢這件事為契機的。

  這家人的小本生意慘淡經營,那年夏天終于難以為繼。一家人抱頭蹲在一起想辦法,一籌莫展。忽然,有人說:“咱還過銀行1000元錢,還錢的時候他們感激得很,現在咱們維持不下去了,為啥不能找他們貸點款呢?”

  一個破破爛爛的小作坊,沒有擔保,卻想得到銀行的貸款,談何容易。但是,當他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到那家銀行時,卻受到了隆重歡迎。想貸款?數目不大嘛!沒問題!不僅僅是出于對他們的感激,更是出于對他們的信任──“白送”1000元他們都主動還回來了,給他們貸點款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于是,他們從銀行獲得了5000元貸款,而且用這筆錢全部買了白糖囤集起來。有了充足的原料,制冰機又歡快地叫起來,他們的小廠得到了拯救。

  事情到這里遠未結束。誰能想到,他們剛剛用貸款買回一大堆白糖,市場上的白糖價格就開始飛漲,一下了翻了好幾倍。中國人對那些年的物價飛漲、搶購風潮恐怕都還記憶猶新,而這家人似得“老天爺”相助,成為糖價飛漲的受益者。

  別的“做冰棍的”的成本一下子躥了上去,而這家人在成本保持不變、隨同行一起提價的同時,只把自己冰棍的批發價定得比別人低兩厘錢,門前就排起了長隊。西安市賣冰棍的都來了,西安人都在吃這家人的冰棍。

  “那是我們第一次創業,創下了家底,有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味道。”任家老三告訴我:“在西安打下天下之后,我們才有實力殺回洛陽,辦起了自己的冰棍廠。”

  莊稼人畢竟離不開故鄉熱土。他們后來回到了洛陽,他們的事業在故鄉騰飛。

  洛陽人不會忘記,1995年夏天,洛陽市的大街小巷流行一種名叫 “黑米糕”的冰棍,這,正是任家的杰作。

  說起用“黑米糕”打開洛陽市場,老任家就像當年送還1000元錢一樣,同樣是先“吃虧”后“占便宜”,頗為傳奇。

  那一年,他們憑長期經營冰棍的心得,研制出了“黑米糕”,這種冰棍用黑米作原料,把北方人不多見的黑米摻入冰棍之中,使冰棍觀之如炭,食之醇香,別有一番意趣滋味。但是,怎么讓洛陽人認知這個好東西呢?做廣告?本錢太大。免費品嘗?不知多少人愿意嘗。

  這家人靈機一動,最后采用的方法是,拉著“黑米糕”逛洛陽,無論走到哪里,只要見到賣冰棍的小攤、小車,就奉送一大包,臨走時留下地址,說一聲:“賣得好就找我們進貨。”

  于是,洛陽市所有賣冰棍的商販都為這家人的產品做起了直銷廣告,對所有買冰棍的人說:“吃黑米糕吧,好吃!”為什么如此熱心?賣冰棍利潤很低,賣一毛錢只賺三兩分錢,但是,賣這種廠家白送的“黑米糕”,卻是賣幾毛就凈賺好幾毛,何樂而不為呢?

  于是,洛陽人都聽說“黑米糕”好吃,一嘗,確實好吃,“黑米糕”一時人人問津,洛陽“米”貴。

  到1999年,不單是“黑米糕”,任家的天冰冷飲公司已牢牢占領了洛陽市場,并得到了豐厚的利潤。如果說,他們當年在西安不貪不義之財最終大獲其利有幾分“老天爺”賜與的運氣的話,那么后來,他們以德為本,誠實經營,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則使“上帝”給予的回報成為必然。

  “消費者就是上帝,這話一點兒也不假。”任老三說,“舉個例子,你做冰棍,可以用價格高一點兒的白糖,也可以用價格低一點兒的白糖,消費者不知道,他都會買著吃,但是,不同價格、不同質量的白糖做出來的冰棍,口感肯定不一樣,消費者雖然不一定說得清,但他第二次肯定會買口感好的那一種,你說,你敢糊弄人家嗎?人人都不傻,你要想糊弄人家,是你傻。”

  他們的產品以新穎的設計、美妙的口感始終統治著洛陽的冰棍市場,同行們也就有了不少猜測,說:“那家人主要有技術優勢。”也有同行秘密找到他們的技術員,出幾十萬元買“秘方”。

  任老三笑著說:“最初人們花一毛錢買個冰棍只圖個涼,后來人們不論冬夏,都愿意掏一兩塊甚至三五塊錢買一支冰棍享用,但人們對冰棍的味道、色彩、造型、原料也越來越挑剔,我們一直在加強產品開發,推陳出新,滿足市場需求。不過,我們沒有什么秘方,我相信,可口可樂秘方的神效也是宣傳的產物,不論是可口可樂還是我們的冰棍,我相信最重要的是原料和生產過程。用最好的原料,最嚴格的管理,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做出最高質量的產品,以最優惠的價格出售,必定能得到市場的認可。如果要說秘方,這就是我們的秘方。”

  1999年夏天,任家已經通過冰棍生意聚財數億元,并在鄭州建廠,迎接冰棍“創立名牌、跨省銷售”的新競爭態勢,后來發展如何,我沒有機緣再采訪到任家的成員,詳情不得而知。不過,近幾年的夏天,我在鄭州街頭都能見到“天冰”的廣告。今年夏天,我還看到過一個美眉站在馬路對面,向她那買冰糕的帥哥哥高喊“要天冰”。可見“天冰”的品牌夠響,任家的生意一直不錯。

  望著喊著要吃“天冰”的美眉,我不由自主地想起15年前,那幾位離開鄉土的莊稼漢,他們的身影像被一枚曲別針掛在了我的腦海中,上面寫著一條生意經:“不怕吃虧,也許是生意人最大的本錢。”

  聽“鞋帶大王”辨析“術”與“道”

  “俺沒文化,沒敢想能和省里的記者坐到一塊。”我見到老張是在鄭州的一家小酒館里,一落座他就謙卑地如此說。

  “嚇!沒見那些賠得一塌糊涂的企業家,一個個還敢在報紙上猛吹,你鞋帶大王怕個啥?”他的朋友對他的謙卑不以為然。

  他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這位朋友請客,我們三人有幸相聚。不過,我這“有幸”的感覺,是聽完老張的發家史之后油然而生的。

  老張是洛陽市伊川縣的山里人,當過兵,有見識,因此,退伍返鄉后,總想干點什么。他家雖處大山之中,但下得山來,趟過伊水河,就到了著名的洛陽關林市場,這是河南省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遍地黃金撿不完。1993年,他開始在家里做鞋帶,拿到關林市場去賣,那一年,他22歲。

  真正把地上的黃金撿到手上,是從1995年開始的,這主要歸功于一臺機器。啜口酒,老張的語氣顯出幾分得意:“做鞋帶是不值一提的小生意,咱要是沒有那臺機器,靠它糊口都難。”

  機器是從上海買的。在一張破報紙的報縫里看到廣告后,他頗猶豫了一些時日。但是,廣告描繪的機器性能太誘人了,最終他不惜舉債趕往上海,搬回了那臺“鐵家伙”。

  機器一轉,鞋帶“唰唰”直往外竄,比手工來做效率高得多,成本低得多,因此,錢也賺得快得多。于是,關林市場賣鞋帶的地方,堆的都成了他的貨。他不知道“原始積累”這個詞,但他知道──自己發了。

  見他發了財,做鞋帶的很快就多起來,大家都往這條道上擠。這時,他被迫使出降價的招數,使別人根本就無法“上路”。他說:“頭一年我一雙鞋帶批發賣到五毛,后來一直往下降,最后賣到兩毛,照樣有利潤,你算算我頭一年賺了多少?但我一降價,別人就做不下去了,因為他們沒機器,手工做,產量低,成本高,沒法和我比。”

  他便成了關林市場上的鞋帶大王。

  那臺機器成了鞋帶大王的心肝寶貝。他說:“你去我那鄉里訪一訪,人人都見我家三天兩頭一車車地出貨,可有誰見過我那臺寶貝機器?村干部也好,親戚鄰居也好,不管誰來了,在前院要喝茶、要喝酒咱都有,但要想到后院去看看,沒門。這機器也不是老高級的東西,只要看看廠牌,誰都可以去買一臺回來,那我不是給自己樹敵嗎?”

  我在心里想:信息壟斷真是可怕,技術壟斷真是可怕。

  老張在關林市場打下天下后,又開始進攻外地市場。他相信“貨賣堆山”這名古話,進攻外地市場的主要手段就是無休止地發貨。到一個地方,只要有鞋廠,他就千方百計把自己的鞋帶送進去,即使人家欠賬也無怨言;只要見到鞋料批發商,一定要把自己的貨交給人家代銷,即使銷不動,也要“存在”。他相信,只要造出了勢,只要他的貨在一個地方堆成山,那里就成了他的地盤。反正,頭幾年他賺了一些錢,資金積壓一點兒他能挺得住,“本大利寬”嘛!

  當然,他也不是把自己的貨一個勁兒地傻往外送,這里面詭著呢!他說:“銷量不大的店,我只要擠進他的柜臺就行了,他的柜臺里有我的貨,他就是在給我做廣告,我的貨爛在那里也不怕。我的主要精力要放到那些用量大、銷量大的客戶身上,給這些大客戶送貨,價格一定要低,讓他們多賺一點兒。這種大客戶,一個地方有兩三家,就能保證我的銷量了。但是,低價格只能是我和大客戶們心知肚明,絕不能讓一般客戶知道,否則,就玩砸了。”

  我被他的“詭價”驚得目瞪口呆,問:“你這一手,恐怕能吃遍天下了吧?”

  他嘆口氣說:“別提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呀!眼下,我哪敢想吃遍天下,我操心著只要不被別人吃掉就是萬幸了!”

  能“吃掉”鞋帶大王,因此讓他憂心忡忡的人,是來自江浙一帶鞋料制作業的巨無霸。鞋帶只是制鞋的輔料,生產一百卡車鞋,恐怕只用一卡車鞋帶,因此,這東西的市場畢竟有限,江浙一帶的巨無霸在滿足了本地市場之后,開始挺進中原。

  巨無霸們財大氣粗,老張與之相比,便是小巫見大巫了。更有甚者,巨無霸們的生產技術先進,產品工藝更細致、質量更過硬,對客戶的適應能力更強,這使老張與之作戰極為艱苦。去年,原本屬于鞋帶大王的幾個“重鎮”──河南、河北的幾家軍工制鞋企業,相繼被對手擄去,軍工企業的供銷干部把江浙巨無霸的鞋帶扔到他的面前說:“我們是老關系戶了,感情是沒說的。你按人家的價格、人家的質量來送貨,我們還是只要你的。”鞋帶大王明知自己難以做到,只好黯然而去。

  市場不相信眼淚。

  鞋帶大王此次來鄭州,就是為了找朋友幫忙商量個對策。要么就改進技術、加強力量,與對手們大干一場,要么就轉行,再搞些別的什么生意。他有些灰心,說:“這么多年,我也想了不少點子,整天想得腦筋痛,可是現在我覺得,許多點子都是‘術’,一時能見成效,可是不能長久,人家在技術、資金、管理上都有優勢,人家占了正道,咱競爭不過呀。”

  朋友鼓勵他:“10年來你費盡心思,究竟賣了多少雙鞋帶?幾百萬還是上千萬?假如從你手上賣出去的不是鞋帶,而是電腦、汽車,你早成世界級的大亨了。”

  老張憨厚地說:“不敢想,不敢想。咱算個啥,咱沒文化。”

  我望著老張,覺得他其實很可愛,而且文化也不淺。他對“術”與“道”的辨析,值得所有生意人參悟。

  與本文網友交流討論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