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正文
 

理財產品推陳出新 投資者需慧眼識金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4日 14:44 證券日報

  齊士揚

  近期理財產品市場可謂新品頻出,今年以來不少銀行紛紛打起了周理財的概念,如交通銀行推出了“人民幣7天理財”、建行推出了“個人通知存款一戶通”、光大推出了“陽光理財”周計劃等等。

  謹慎追求“另類投資”

  市面上的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產品、基金以及券商發行的集合理財產品、信托等,是經有關部門審批或備案才獲準發行的,具有規范的投資流程和信息披露規則,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產品風險挑選。但一些稍具經驗或資金充裕的投資者,常常喜歡比較另類的投資項目,比如保證金炒匯、炒金等,這些產品沒有經相關部門認可,投資者需要自行檢查產品的投資組合、數據真偽、投資目標等風險因素,而這些不是普通投資者有能力去做的。它不僅面臨投資風險,還要承受投資機構違約的道德風險。

  最高回報未必能實現

  很多

理財產品著重宣傳最高回報率,實際上這是在最樂觀的情況下獲得的一種可能的回報。而實現的可能性還要視投資情況而定,不能兌現也沒有人會負責。投資者應該首先看產品的最低回報是多少,有些產品有最低保證收益,有些則只是保本。

  即使有保底收益,投資者還要考慮利息周期、資金的流動性和機會成本等因素。如果保底收益低于通貨膨脹率,到期贖回時有可能實際上是虧本的。盡管名義上有一定回報,但到時資金的購買力已降低,這對3年以上的長期產品來說尤為重要。前不久某銀行推出的黃金掛鉤產品,保底收益率每年0.25%,如考慮2%的通貨膨脹率,實際上還需要1.75%的收益率才能真正保本。

  銀行理財有啥優勢

  在現階段國內的理財市場中,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在推廣理財業務方面具渠道和信息、服務等方面的諸多優勢。據統計,目前,我國國內四大銀行中僅網點最少的中國銀行就有一萬多家網點。雖然說現在網絡、電話等其他途徑可以輔助辦理理財業務,但是就目前國內的理財市場上來看,這些輔助渠道的技術并不完備,而且大多數客戶并不認可這樣的渠道,寧愿選擇和理財人員面對面的交流。由此,網點多、營銷平臺廣就成了銀行理財最大的優勢之一。而且正是因為銀行的網點眾多,對客戶可以做到連續性的服務,這對于流動性比較大的客戶來說至關重要。

  從目前銀行業的人員綜合素質來看,雖然國內幾家大銀行的網點動輒數萬,但并不是每個網點都能夠成為銀行開展理財業務的觸角。現階段,國內銀行的資源并不允許全面開展理財業務,人員素質、系統支持各方面條件都不具備,甚至連單一的產品營銷都未必能夠在所有地區有效開展,更談不上為客戶提供綜合的理財服務了。因此,現今國內銀行的理財業務仍只是集中在部分地區、部分網點,這與其他金融機構的條件相差不遠,這一現象表明,當前銀行業急需在人材儲備上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服務能力。

  從綜合實力來看,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同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具有較為分布廣泛的網點和網絡,加上其龐大的資產一方面為其理財業務提供了充足的信譽保證,同時由于其他金融機構理財業務的主要定位就是吸收銀行系統的存款,實現由存款向投資的轉化,因此國有銀行在這方面無疑具有先天優勢。因此,從表面上來看,銀行在推廣理財業務時更具渠道優勢。但應該看到,隨著行業協作的深入,來自于不同金融機構的

理財產品所需要的金融服務網絡支撐日益相近,電子網絡的通用更為普及,其他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同樣可以通過銀行或相應形式的電子網絡系統進行操作。特別是當前銀行為了拓寬收益來源,加大了代理業務的經營力度,諸如保險、基金等理財產品已經成為銀行代理產品的重要品種。實際上,這種代理關系的存在,客觀上已經使銀行較其他金融機構的渠道優勢不存在了。

  專業理財人員缺乏

  農行的王安濮認為,對于理財業務本身來說,它不是簡單的資產與負債的安排,而是需要把客戶的資產、負債、收入和開銷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在國外,理財業務所涵蓋的領域甚至涉及到客戶的醫療和子女的教育。而且理財服務應該是一種顧問式的銷售,作為客戶的理財顧問,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為客戶制定理財計劃、向客戶介紹理財產品、提供不斷變化的市場信息和一些其他的服務。因此,與其他金融機構專業理財人員相比,掌握全面知識的銀行理財人員更能滿足客戶多樣化的理財需求。

  就我國銀行業的理財現狀而言,雖然經過媒體的大量宣傳和金融機構的大力推銷,但是國內大多數客戶的理財需求仍比較單一,與之相聯系的是銀行理財人員的規劃顧問服務少有市場,這是客觀的條件,無法在短期內改變。因此,現階段其他金融機構具備的大量專業人士可能更能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專業化理財需求。這是由于理財人員在具體理財業務開展過程中,往往涉及投資學、財務管理、金融市場等學科,也可能涉及銀行、

證券、保險相關法則以及最新國際股市、匯市及債市的變動與重大訊息解讀等等。由此可見,全面掌握各種金融知識的銀行理財人員更能滿足客戶的理財需求。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銀行理財人員懂得很多,知識面很廣,但其相應具體領域知識的構成都來自于其他領域的成果,也就是說,銀行理財人員的知識構成大多是在其他金融機構在其專業領域的實踐成果,因此難于和這些專業人才一樣及時跟上專業發展步伐,這將直接影響到投資組合的效果。第二,專業人才長期經歷資金市場的洗禮,形成了對市場反應的能力,對市場信息的處理更為靈活。而在分業經營的現階段,銀行理財人員對市場的關注和市場的敏感度不如其他金融機構專業人才。第三,由于對專業理財產品的運用掌握的偏差,銀行理財人員對理財產品的風險掌控不是那么自如,實際運作中在理財產品收益的進取上不如其他金融機構專業人才,往往更多地關注各種金融產品組成投資組合,在風險偏好的把握上存在差距。這也可以理解國內銀行積極實施產品經理制度的一個內在動因。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