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購房入戶政策受益最大的還是開發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31日 18:35 《理財周刊》 | |||||||||
文》本刊記者/甄愛軍 從表面上看,杭州即將出臺的“購房入戶”政策是為了響應“鼓勵普通市民住房消費”的號召,最大的受益者似乎是外地的購房者,但如果想得深些就會發現,受益最大的其實還是開發商。
曾經有一個房產策劃人士對我開玩笑說,“樓市上最大最好的策劃公司其實是政府”。此言或許不中聽,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道出了一個事實——政府的政策導向對樓市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杭州市政府即將出臺的“購房入戶”政策對樓市所產生的推動作用,可以說,任憑再專業再成功的營銷策劃方案都難以望其項背,堪稱“重大利好”。有了杭州市政府這樣的“后臺”,連不少上海人都心癢癢了,“趕快到杭州炒房去,現在去杭州炒房又有機會了。” 杭州市政府近期打出了一套組合拳,而且選擇在適當的時機施展這些招式,其目的非常明顯,那就是鐵心救市。 記者發現,目前的杭州樓市中,很多樓盤的售價并不低。一位出租車司機向記者抱怨:“在杭州,像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工薪族根本買不起房了。”他的話反映了一個現實問題,就是房價已經過高。據了解,2005年杭州市區商品住宅預售平均價格6167.4元/平方米,而目前這樣的房價,僅僅只能在距離杭州中心有幾十公里的下沙去才能找到。市中心的物業動輒單價上萬元。 既然房價高高在上,已經超過了很多購房者的承受能力,為何不讓房價回歸一些,更為理性一些呢?如果房價僅僅出現高位盤整就感到危機重重,動用許多的力量去“救”它,其背后的潛臺詞說明了什么?如果杭州依靠全國各地的人去買房而真正托起了樓市,房價將離普通百姓的購買能力越來越遠,真正的“危市”是不是更會加快步伐臨近? 前不久本刊也曾報道過一些地方陸續出臺類似我國香港曾經使用過的“救市”高招,美其名曰“與國際接軌”。然而接軌的是手法,不接軌的卻是境況,當年香港樓市價格腰斬,許多的老百姓淪為“負資產”一族,彼時去救尚且有人評論說特區政府“手太長”,而今天仍在高位運行甚至價格依舊攀升的樓市卻“救”聲不絕于耳,怎不讓人感慨!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高房價仍然是兩會代表熱議的話題。如果今年房價過高的現實沒有得到解決,政府倒真的該再出臺點措施救一救“退燒藥無效、高燒不退”的樓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