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理財窘境依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3日 17:38 揚子晚報 | |||||||||
繼民生銀行“人民幣非凡理財”第3期銷售截至昨天,除了今天光大銀行推出兩款人民幣理財產品外,春節期間一度火爆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近期幾乎就要斷檔了。業內人士預計,人民幣理財重新找回昔日的豐富多彩,還有待時日。 賠本買賣難以為繼
人民銀行昨天以價格招標方式發行了2006年第8期央行票據,900億元1年期央票收益率,較上周同期有所上升,達1.9518%,目前整個貨幣市場收益率基本處于這一水平。春節期間,市工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等多家銀行就是靠購買收益率如此低的央票、金融債,國債等金融工具,來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盡管收益率很低,依然受到追捧。事實上,銀行發行類似產品基本是賠本買賣,如工行“穩得利”,3個月期收益率為1.78%,而上周3個月期的央票收益率僅1.7322%;1年期產品相差更懸殊,華夏銀行1年期“穩贏3號”,收益率2.5%,遠高于同期限1.9518%的央票收益,加上成本,銀行何以獲利?業內人士分析,春節期間銀行推出人民幣理財產品,無非是“發個紅包”穩住大客戶,這種賠本買賣以后不會再出現。 推結構性產品需特權 與傳統的人民幣理財不同,目前市場上還存在一種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如民生銀行推出的與美國道瓊斯股票指數掛鉤的“人民幣非凡理財”、中信銀行股票聯系型人民幣結構性產品、光大銀行陽光理財“A+計劃”等。這類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遠高于傳統型產品,一經推出,也深受歡迎。但是令廣大市民疑惑的是,這么好的產品,為什么只有這幾家銀行在賣,其他銀行為什么不推?據了解,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操作模式,是銀行把產品收益的資金轉成外匯,購買海外期權獲取最終收益。但這種購匯資金屬于資本項下的資金,需外管局特批才可動用,而目前只有以上幾家銀行獲得了特批,才有資格開發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據透露,滬上也有其他銀行于去年就提出了申請,目前正耐心待批。 呼喚固定收益產品 銀行人士預計,將來傳統的以貨幣市場、債券市場為基礎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必定會被拋棄,銀行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也將會像外匯理財產品那么靈活多樣。某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銀行今年要推出的10只人民幣理財產品,與基金、證券、信托“聯姻”的新型產品將占到一半。但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收益基本是浮動的,也就是說,投資者要承受一定的收益風險。因此,在購買類似產品時,要對產品的收益率說明和掛鉤的指數相當了解。如中信銀行推出的與股票聯系的人民幣結構性理財產品,投資者必須了解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3只紅籌股票的走勢;民生銀行的“人民幣非凡理財”,則要了解美國道瓊斯指數的表現。但畢竟大多數市民并不熟悉這些市場,購買時難免存在“賭”的成分,因此市場呼喚,銀行能否設計出類似固定收益的人民幣理財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