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創新產品為何遭冷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7日 09:57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記者 陳宜萍 進入2006年以來,各家銀行紛紛推出房貸業務創新產品,包括直客式貸款、固定利率房貸、結構性固定利率、接力貸、雙周供、固定浮動利率互相轉換業務、寬限期還貸等等。本以為會“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市場引起轟動效應,尤其是其中被看好的固定利率房貸和雙周供業務,然而,記者采訪中卻發現,上述金融創新產品并未如愿在市場走俏,不僅是
記者從首家推出固定利率房貸業務的光大銀行了解到,截至目前,在該行辦理固定利率住房/商業用房貸款的客戶為2000多名,貸款發放金額為2億元左右。而記者通過電話采訪率先推出雙周供業務的深圳發展銀行后獲悉,自今年2月底推出雙周供業務以來,來該行累計辦理此業務的客戶近1400名,貸款總額6.2億元。近日,記者到深圳發展銀行位于北京的一家網點,以貸款人的身份咨詢如何辦理雙周供業務時,得知前來辦理此業務的客戶非常少。 被寄予厚望的一系列房貸新產品在投放市場后,為何“叫好不叫座”,或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記者近日采訪了銀行有關人士。 光大銀行私人銀行部有關負責人認為,任何創新產品在市場都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過程,消費者對固定利率房貸業務同樣有一個認知過程。目前光大銀行的30家分行,有50%左右的都推出了此項新業務,雖然眼下固定利率房貸發放的數字與預期有一定的差距,但畢竟這項新業務填補了市場空白,使老百姓在房貸產品上有了新的選擇。市場需要培育,銀行義不容辭。 分析人士認為,市場短期內對固定利率房貸反應平淡基于以下原因:一方面,購房者對升息預期不強,相當數量的客戶認為我國短時期不會進行升息。另一方面,現在推出的利率相對浮動利率較高,對于購買第一套房屋的購房者缺少吸引力。有相當一部分對固定利率感興趣的購房者在等待其它銀行推出此類業務,希望能獲得更好的優惠利率條件。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金融發展研究室主任易憲容近日撰文指出,國人對商業銀行的個人按揭貸款固定利率不感興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民眾的金融知識不足,對當前的宏觀經濟知道不多。 據了解,國際市場上除了短期固定利率房貸外,投資者還可以選擇長期固定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結合、設定封頂利率以及初期只還利息等多種貸款產品。一些新的房貸產品引自國外市場,某些產品在國外已經發展成熟。譬如“雙周供”,這項業務其實在國外市場已經很普遍,因為有周薪、半月薪這樣的薪金制度。但我國內地目前普遍實行的是月薪制,“雙周供”一年還款26期,相當于每年多還一個月的本息,特別是涉及到某一個月需要還款三次時,就會增加當月支出,相應的還本壓力就會增加。同時,“雙周供”目前并未設有還款緩沖期,一旦出現逾期未還情況,很容易對客戶的信用度產生影響,而且逾期還款還要計算復利。 至于固定利率房貸產品,由于是基于長期利率升息的趨勢下設計的,因此比當前利率高,這對于有提前還貸愿望的人或投資者來說不一定有吸引力。而目前推出的固定利率房貸產品,由于期限都不長,也使得很大一批白領年輕人不大接受該業務,反而是一些房產投資客更為欣賞。而對銀行來說,目前大范圍推行該業務其實也有顧慮。銀行人士表示,由于目前分散利率風險的金融工具欠缺,如利率期權產品,利率遠期、掉期產品。只有與房貸期限相匹配的相關衍生產品發展起來,商業銀行固定利率房貸產品才有機會分散未來不可預知的利率變化風險。 顯然,眼下國內各商業銀行的房貸金融產品已經開始在向細化分工方向發展。有關業內人士認為,房貸爭奪的背后,實際上是各銀行向零售銀行轉型的反應。由于短期融資券的發行等原因,銀行的對公業務利潤處于下降趨勢,而房貸收益遠高于其他貸款品種,作為最優質的零售業務之一,房貸業務便成為各行創新產品、拓展市場的著力點。需要銀行有關人士思考的是,房貸新產品的開發需要真正貼近市場、貼近消費者,盡可能縮短“磨合”期。畢竟,“賠本賺吆喝”不是商業銀行應有的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