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需求達6000億元 奧運經濟帶來新商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5日 10:46 競報 | ||||||||
“十一五”奧運經濟發展研究課題負責人透露,與2001年確定的2800億元的奧運預算投入相比——— 本報訊 一談起奧運經濟,“2800億元的北京奧運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投資領域需求”就會在第一時間閃現到人們的頭腦中。“但是,整個奧運經濟并不局限于這塊蛋糕。”“十一五”奧運經濟發展研究課題負責人陳劍說,談到“奧運經濟”,首先要確定奧運需求:
“為企業和社會各界把握奧運機遇、參與奧運市場提供意見和對策咨詢”是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的最重要的職責,陳劍看來,在北京的奧運經濟條件下,最能有所作為的就是中小企業。靈活的中小企業能夠快速介入奧運經濟帶來的新商機。 陳劍將企業參與奧運劃分了兩個大類:北京奧組委的市場開發計劃和企業自身的市場開發計劃。參與奧運會市場開發計劃無疑是企業鑄造品牌、撬動市場杠桿的支點。利用“本地化”優勢,抓住奧運會期間需要大量產品、服務供應的契機,在體育器材、辦公用品、家具、服裝、鮮花、紙張、綠色食品等領域,爭取有多家企業成為供應商。 陳劍分析說,北京適合參與特許經營的企業和產品眾多,特別是在工藝美術、旅游商品、文化用品、日常消費品等領域更有明顯優勢,應爭取有一大批企業取得奧組委特許經營權。“特別要做好紀念品這篇大文章,悉尼奧運會僅此一項收入就達5億美元。” 另外,在企業自身的市場開發計劃中,與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商合作,為其供應上游產品或者提供配送服務,將成為中小企業搭乘“奧運快車”的捷徑。陳劍說,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就可以引發出很多賺錢機會:綠色奧運,簡單的不外乎盯準北京近幾年大范圍的綠化面積,種植花草樹木,“這不也是在做奧運經濟的文章嗎?” 相關鏈接 值得北京借鑒之處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 城市建設 巴塞羅那奧運會讓陳劍印象最深的是奧運帶來的城市改造和各類設施建設,使城市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而奧運的廣告效應使這個過去在世界知名度不高的城市一躍成為國際著名旅游城市,在歐洲旅游城市中的排名由第16位上升到第4位。 巴塞羅那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上,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在城市的改造和建設中,最先考慮的是一些公共設施。公共場所在改造時首先考慮的是開放更多行走的地方,使人們有足夠的空間,同時有更大的空間建綠地、交通設施和其他更多的公共設施。比如將原先的屠宰場改建成為公園,原來的采石場改建為游泳池及公園,原來的停車處改成步行道。在道路的規劃和改造上,將原有一些道路改造設計為兩邊機動車單行線,中間開辟為行人步行和休息娛樂的場所。 這一設計理念打破了常規,擴大了道路的功能,增加人們散步休閑活動的空間,充分反映了人文關懷的特點。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廣開財源,節約開支 首次以完全商業化的方式組織的奧運會:獲得前所未有的經濟效益,盈利2.22億美元。 廣開財源:減少贊助商伙伴數量,提高贊助門檻,在每個行業只留最大的一家贊助公司;采用招標制度,獲得最大的營銷利益;將商業贊助分類處理,分為贊助商、供應商和營銷許可證,分別授予相應范圍的專有經營權。 壓縮支出:充分利用現有設施,盡量不修建新體育場館,租借大學宿舍,不蓋奧運村,招募志愿服務人員等。 1988年漢城奧運會:塑造世界名牌 舉辦奧運會是舉辦國對本國品牌大作宣傳的最好時機。韓國三星、LG等一大批企業借奧運之機紛紛亮相,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各國關注,幾乎是一夜之間家喻戶曉,成為世界知名品牌。文/本報記者楊潤聲 引以為戒的教訓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過度的商業化運作,沖淡了奧運會主題。 商業廣告遍布亞特蘭大市繁華街區和比賽場地,奧運標志反而成了陪襯; 過多發放特許營銷許可證,致使特許經營商品種類繁雜、檔次過低而損害奧運會的形象; 過于追求籌資結果,籌資方式與奧運理念相悖; 大幅提高服務收費,嚴重影響城市形象; 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影響比賽正常進行。 從亞特蘭大的教訓上看,商業化運作一旦過度,不僅會使奧運的公益性受到侵蝕,而且會使整個奧運會的組織工作受到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