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近年來國內最高規格的一次理財盛會在北京舉行。國際金融理財師理事會主席Maureen Tsu和中國金融理財師標準委員會主席劉鴻儒等在“金融理財在中國”國際論壇上做主題發言。以下為臺灣CFP標準委員會秘書長劉凱平先生的發言。
劉主任、蔡理事長,在座的各位女士、各位貴賓大家好,今天很榮幸能夠代表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在這里向大家問候。事實上我們在臺灣是上個禮拜五六,有一個媒體界朋
友的說明會,之后我趕到北京來參加這個會。前幾位嘉賓都談到中國經濟20多年經濟增長非常快,才有我們今天的見面。可以有一個佐證,12年前我是第一次跟劉主任見面,那時應該是劉主席,見面時是1992年,那時我是在臺灣負責基金管理公司的經理,劉主席那時邀請我到香港去,另外還有兩位臺灣基金業的同行,跟劉主席討論匯報一下臺灣發展共同基金的經驗。那個時候回想一下臺灣發展共同基金比大陸大概早了十年,從1992年算起來。今天我又來到了,又見到劉主任了,這一次不是談基金了,基金12年前是一個產品了,現在我們是談一個理財的過程。這中間的時間差差了12年。12年前臺灣共同基金是一個行業,早走了10年,今天我們推廣CFP理財顧問早走了多少呢?時間非常短了。今年3月份在臺灣才剛剛開始推廣教育訓練,9月份才舉行了考試,還沒有全部考完,只是一部分。今天在北京在各位熱心的參與、籌備下事實上也已經開始培訓的工作了,這個時間差只差了6個月。12年前是差10年的時間,12年后的今天只差了半年,我剛才坐在底下再想,十年以后再來北京就不是經驗分享了,我再來的話可能是學習北京金融發展的經驗了。所以發展的過程是非常快的,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金融市場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今天來最主要的目的是把在臺灣過去一段時間推廣CFP制度的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中港臺、海峽兩岸三地使用的名稱都不一樣,剛才我注意到匯豐銀行的楊先生用的理財策劃師,北京用的是金融理財師,在臺灣叫做理財規劃顧問,可見我們之間的復雜度還是存在的。同樣Finaicial Planning在兩岸三地都是不一樣的。第二點,特別向在座的各位貴賓表示抱歉,我的PPT是繁體字,對大家來說可能有點兒刺眼,在這里向大家表示抱歉。我們這個組織是非盈利的,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是一個專業標準設定組織,我們存在的價值就是在設標準上,這是我們唯一存在的最重要的工作,當然包括考試在內。第二個我們成立之后干什么呢?是推廣FPSB的CFP這個商標后面所銀行的4E,這是我們成立的宗旨。第三個從籌備到現在到開始上課、開始考試,我們慢慢揣摩出來一些規律以及方向,經過不停的討論、辯證得出的結論是,希望把CFP這樣一個商標或者是執照制度的資格在臺灣金融從業人員里當成終生最榮耀的一個目標來奮斗,這等于是名牌中的名牌了。如果這個市場中有很多不同的證照制度,大家都是名牌,CFP這個商標是真正名牌中的明白了,這是我們這個協會給自己的期許。
我想還是要跟大家報告一下我們籌備的過程,以及現在的工作現狀。我們籌備的時間很早了,在2000年6月份已經組織了一個班子在準備籌備這樣一個協會,這個愿望一直到去年4月份才開始落實,這一路走來也可以說是夜漫漫、路漫漫。要促進兩個團體彼此之間的認識以及認知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所以我們到去年4月份時才正確成為這個組織的所謂準會員,到去年11月份時成為正式會員。加入的時間非常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停下腳步,我們一邊往前推動,一邊跟國際組織聯系,爭取入會的資格。當時我們做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是從今年1月份開始正式授權在全臺灣一共有六家教育訓練機構,這樣講等于臺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并不涉入到教育訓練里去。我們對到底要開幾門課,每個課的章節、單元內容是什么是由我們協會來定的,當然會參考一些范例,作出適合我們國情、適合臺灣需要的課程。臺灣的協會并沒有涉及到教材的編寫中,這是不是國際標準呢?并不是的。17個會員國有的國家是涉入到教材的編寫,有的國家并沒有涉入到教材的編審中,希望能夠百家爭鳴,有好的教材出來,到目前為止在臺灣已經有8個培訓機構,有一半是臺灣的大學,商學院在爭取辦這樣的機構,今年3月份已經開始陸陸續續開課了,到9月份是第一次正式考試。我們預計順利的話,到了明年6月份臺灣第一批CFP才正式誕生。
在這里特別值得跟大家報告的是這個考試是完全用中文的,香港理財策劃師的考試到目前還是英文的,到今年年底才開始用中文考試,我們一開始是用中文的。臺灣明年6月份正式誕生的CFP應該是全世界、全球第一批認證的整個國家都是用中文的。這是代表協會組織的架構,上面是會員大會,跟一般的公司架構類似,這是一個人民團體,是一個協會,一個非盈利性組織,你認同這個協會的立會宗旨就可以加入,下面是會員大會,下面有理事跟監事會,在理事會地下有理事長、秘書長,我現在擔任的是秘書長的工作,接下來有三個委員會,一個負責教育訓練的,還有紀律道德委員會、考試認證委員會,他們是負責抓大政方針的。這個委員會是沒有設辦公室,沒有人的。因為這不是一個盈利事業,收益雖然有預估,但是也不敢做太大膽的預估,左邊三個委員會都是功能性的,不是常設性的組織,但是開會也非常頻繁。我們統計的會議次數從籌備階段到現在上百次,動員人數上千人,這是一個工作量非常大的項目,全職員工是四人,我是義工。CFP有一個概念,你要奉獻,道德有一個很重要的是你要關心、要關懷這個社會的發展,這是CFP很重要的一個精神,我本身在臺灣是做理財規劃顧問的,對我來講這是對CFP的一個回饋,一個貢獻。
全職員工到現在就四個人,能夠把這個工作做到現在這個程度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可以報一下另外的數字,現在網站從去年10月份正式設立網站,到現在為止我們網站上了將近十萬人,只有四個員工在應付這樣的情況,這說明有很多義工從各行各業來的,從學術界來的、從專業金融機構來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界參與到協會的工作中來。接下來報告一下臺灣的四個E是怎么推動的。我們一共有六門課,幾門課的多少不重要,第一門是基礎理財規劃、第二是風險管理保險規劃,第三是員工福利退休規劃,第四是投資規劃,第五是住稅規劃跟財產移轉規劃,最后一個是全范圍的理財規劃,每個科目規定是40小時,六個科目一共是240個小時。這里提到協會只負責定到底有幾門課,每門課的章節是什么,實際上開課是由我們審查合格的教育培訓機構來開課,我們機構就不涉入了。到目前為止臺灣上課的人數一共是5808個人上課,結業是5539。這個人數比我們預期的要好,當時在引進CFP時并沒有預期到在臺灣金融界從業人員中會引起這么大的回響,有這么多人愿意接受訓練,以及準備要參加這樣的考試,上課的費用每一課是1500新臺幣,除以4是人民幣了,就算是以臺灣的收入水準來看都是非常貴的課程。在臺灣我聽到的都是自費的,我們公司鼓勵員工參加考試,但是有一個前提,你考過了才會給你考試費用,不會先墊錢給你的。是用這種方式的,我了解的大部分都是自費的。
另外教育訓練完了之后就是考試,考試強調一定是先上課、后考試,這是沒有例外的,不能跳的。四個E,第一個E是教育訓練,考試題都是四選一的選擇題,六門課是分開考的,美國是只考一次,一次全部考完10個小時,也沒有分科目,臺灣是分科目的。考試的過程中可以使用計算機,第一科先考,但是你也可以報名一次考五科。但是如果你是第一次考試的話非先考第一科才行,如果你有余力的話可以考其他科。前五科有的是三個小時,有兩個小時的。有兩科規定考三個小時,在出題目是設算是兩分鐘答一題,另外三門課是兩個小時,三個小時的收拾收費是3500塊臺幣。第六科考試時間是6個考試,這多少是要考體力的。前面五科沒通過就不要考后面的第六科了,我們規定是8000多臺幣。時間比較長,相對的難度也比較大。各科目考試資格的保留期限是五年。第六個科目采用個案方法。要證明CFP確實是名牌中的名牌,我們把考試搞的這么復雜,并不是要刁難考試者,而是要讓消費者、讓客戶理解我的金融機構的服務人員具備了CFP的資格,可以相對比較放心了,用這個制度來凸現取得這個資格人的專業水平、職業道德等等都是符合投資人利益優先這個概念的。所以第六科的科目準備用個案的方式來做,這在臺灣是首例,這也是大家非常期待的一個考試。一年現在是考兩次,主要是因為人力、物力的關系不敢舉辦的太頻繁了,我知道美國是考三次。第四項比較特別,我們采用等化測驗,考題及分數都不公布。我們只告訴他通過沒通過,但是不告訴他考了多少分,就像在中國考GRE、考托福一樣。每一次考試及格人的專業水平是一致的,或者是在固定水準之內的,因為考題每次的難易度不一樣,第二考生水準的高低每次也不一樣。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60分、70分是及格你怎么取信于客戶?唯一的辦法是用科學的方法,用等化測驗的方法,這樣才有一個有說服力的保證,這是非常特別的,是臺灣首度引進的。第一次考試結果還好。最后是9月份舉辦第一次考試,剛剛放榜。前面有5800人上課,有五千多人結業,但是在那五千多人當中實際報名的,1370人,因為我們規定的是第一次考必須考第一科,最左上角基礎理財規劃是1370人,這是最大的數目,有的人報后面的二三四五科,總報考人次是4009人,但是算人頭的話最多只有1370人。到第二行就是到考的人次,到考率非常高,90%幾。測驗通過40%、35%,這五科加在一起通過是1391,但是還沒有結束。這次一次報名考五科的有440人,但是這五科統統一次考過的人只有44個人,所以只有10%的及格率,但是除以1370的話不到2%。也許臺灣這樣的考生在全世界都是最難的。而且這40個人還沒有拿到CFP,因為明年還要考第六科。第六門科真正上了之后才取得了真正考第六科的資格。
85%的考生都是來自于銀行業、保險也、證券業,大學以上學歷占了三分之二,還有三分之一是不具備大學生的資格。接下來是認證,第一個是要求全部上完課,全部都考過了,有三年的實務工作經驗。第三是有沒有違法、違規以及訴訟記錄,我們一直強調職業道德,這一點是我們非常強調的。更重要的是每兩年重新認證一次,這在臺灣是聞所未聞。我考一個證,考完了就行了,但是我們兩年得重新認證一次,這樣用這種方式來保證客戶的權益,因為金融市場在不斷地變,消費者的習慣、習性也在不斷地變,外面的環境也在不斷地變,這個概念也不是我們獨創的。CFP的這個證照要做成名牌中的名牌的話就要這樣做。2007年后考這個認證必須要具備大學學歷。認證的資格條件,兩年必須完成30小時的職業訓練可恥,而且在這兩年過程中沒有違反CFP規定的職業道德規范。職業道德這方面有兩個要求,第一個愿意落實投資人利益優先,這不是一個很空洞的口號,要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落實,我們很有把握地說考取CFP,經過我們認證的這些人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是在實現這樣一個信念。第二還要介紹FPAT兩年認證的規定。這是我們認證的部分。
最后我想說一點對大家比較有意義的,推廣到現在我們的一些經營心得是什么,面對的挑戰是什么。第一個是教材不是非常理想,特別是財務行為學。兩岸三地用的名詞不一樣,我們叫理財規劃,我們的重點在規劃,不在理財,如果重點在規劃的話前提是怎么取得客戶的信賴,如果我們的客戶不信賴我們的話,你給他的規劃是空泛的,必須要了解你的客戶。臺灣跟中國大陸文化上一樣的,事實上我們的投資人對于把自己的財務狀況和盤托出,告訴一個理財顧問在心理上是有一個很大障礙的,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挑戰。如果你真要做理財規劃顧問你怎么取得投資人的信賴,最常見的是我有一百萬、一千萬,你告訴我做什么,這其中背后隱藏的意思是我不信賴你,你不要問我錢從哪里來的,我家住哪里,你就告訴我買什么就對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相信在大陸將來也會有同樣的事情的。第二是師資不足,在二三四五這四門課老師都不會有問題的,大陸的情況也是一樣的。在第一門課、第六門課,在臺灣來講還是非常新的,理財規劃不是賣產品,而是賣方法,賣一個過程,這對臺灣來講是非常新的一個觀點了。
在實務界、學術界并沒有那么多老師有這種經驗,在教上有很大的困難。第三是推廣不足,這是協會的事情了。我們講CFP是名牌,但是沒有人知道,協會責無旁貸要敲鑼打鼓滿大街吆喝,你要懂得在進入金融機構時要問他有沒有CFP的證照,這就好像看病一樣,要先問大夫有沒有執照,不要找一個蒙古大夫。這個責任在我們理財顧問協會了,我們開一個醫學院,很難、很高,但是如果病人不在乎這個醫生的技術的話,我們就沒有必要開這個學院了。真正歸協會收入的是考試認證的費用,我們認為收的不便宜,收不便宜的原因就是要建立教育推廣、建立整個機制,題庫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在臺灣出一題選擇題的成本是非常高的,這還只是選擇題。為了保障題庫的品質,為了保障來考試考生的權益,取得消費者的信賴,在整個過程中除了嚴謹之外還有一個非常謹慎的態度。最后一點是三贏的關系有待建立。剛才我聽到匯豐銀行楊先生提的在大陸的推廣,給我一個啟示,我回去之后應該跟臺灣匯豐銀行的負責人談一談,是不是有機會共同來做。其實在臺灣有40個金融機構參與,是協會的團體會員來做的,但是還不夠。新的觀念推動了,在任何市場都是一樣的,一定會有一些先知先覺的,還有一些后知后覺的,還有一些是不知不覺的,你不可能讓市場所有的人,百分之百都滿心喜悅地來接納你,這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只要有先知先覺就已經夠了。
最后給大家做一個我們在臺灣推動CFP的一些心得,供大家分享,最后祝大家工作順利、身體健康,非常感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