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百度(微博)定義為展示產品和技術、拓展渠道、促進銷售、傳播品牌而進行的宣傳活動。現實中,更多人把它當做直接購買各地特產、產品的大賣場。而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讓不少人受騙。
遭遇1
5折出售面膜,竟是盜版貨
6月24日、6月28日和7月4日,分別有3位沈陽市民遭遇到同樣的事情,他們都在某企業舉辦的中街一展會上,購買了多盒名為“美麗日記”的面膜。而在回家后發現,此面膜與之前購買的正品差距很大,是假貨。
秦女士說,正常這種面膜在化妝品店里賣是60-70元/盒,而這個展會上才賣40元/盒,3盒100元。因為這是匯聚了各地產品的展會,秦女士認為是原產地的人員拿面膜直接來銷售,沒有其他流通環節,價格就特別便宜,便買了一堆。
單女士說,她也是這么想的,可誰知回家和原來在化妝品專賣店購買的真品一對比,差距很大。包裝非常粗糙,鋼印也模糊。
遭遇2
買哈爾濱特產,卻是本地貨
鐵西區滑翔路的于大娘也遭遇過這樣的事情。由于現在市場上叫哈爾濱紅腸的太多,但其實很多產地都不是哈爾濱的,只是傍了個名字或采取相同工藝,味道自然不同。
這次,她在一個特產展會上看中了一款哈爾濱紅腸。于大娘認為來自哈爾濱的展團賣哈爾濱紅腸,肯定正宗。于是,她買了十多根。誰知拿到家才發現腸體上的標簽上寫著產地是沈陽。當時因為購買的人太多,加之標簽字體小,于大娘沒戴老花鏡,也就沒注意。更可怕的是,這個腸已經過期一段時間了。
揭秘
展會變市場,“跑會族”上位
“錢都被這幫販子賺了。”一位常年參與展會組織和服務工作的人員向記者透露,之所以老百姓會在展會上買到一些盜版貨、假貨、過期貨等,都是一些“跑會族”賣給他們的。
這位工作人員說,過去展會少,企業、各地區都愿意參加,確實有展示、銷售的作用,最主要的是能收到不少訂單,解決之后的銷售問題。而現在不同機構、不同類型的展會太多了,展示的作用很小,更像一個綜合市場,來的都是老百姓,少有訂單,所以很多企業不愿意去,便把展臺出租或轉讓給這些“跑會族”。
維權
賣完就跑維權難,仨月至少黑15萬
輾轉,記者找到一名“跑會族”高先生,他說現在老百姓把展會看成特賣會,認為價格便宜。高先生說,他們這種“跑會族”不會去固定賣什么東西,而是根據各展會的不同而到當地批發市場批發相應的商品到展會上去賣。
“那不怕他們找你嗎?”聽見記者的問話,高先生說,他們都是一天一租,很多時候一天一個地方。另外,展會總共才3天,賣完他們就奔赴下一個城市了,根本找不到他們。高先生說,全國哪個城市他都去,一年大概有十場二十場展會,每個展會也就3天時間,全年就兩三個月。不過,每個展會賺5000-8000元很輕松,一年至少賺15萬以上。
本報記者 鄧麗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