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比例已超5%,將獲董事會席位;二季度曾增持民生,持股比例已達4.89%,距舉牌僅一步之遙
上周,137億“神秘資金”通過大宗交易舉牌招商銀行,一度引發市場猜想。招商銀行也得以進入投資者的視線,有投資者說,招行是經常被看好,又經常被忽視的銀行。而中金公司的分析員則直呼其“王者歸來”。
如今謎題揭開,舉牌招商銀行的正是安邦財險,而新的問題是,賣家是誰?安邦財險大筆增持的背后又有什么原因?有人稱這是一次吸引眼球的“土豪”式營銷,在分析人士看來,安邦主動選擇舉牌突破5%,其目標是招行董事會席位。
百億資金舉牌招商銀行
12月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布的大宗交易數據中突現9筆同一價格的大宗交易。成交價較當天招行收盤價溢價10%左右。
這些大宗交易大到成交3億多股,小的也有幾千萬股,共計成交金額137億元。這可能是大宗交易開通以來,單日單一公司出現的大宗交易量最大的一次。
但這是誰的大手筆?市場的目光很快轉向招商銀行第二大股東中國遠洋集團總公司。中遠正處于虧損的泥沼中,賣掉一部分金融股權,似乎是一種合理的解釋。
投資者并未注意到一些細節:首先參與交易的是“機構席位”,而中遠總公司這樣的長期法人投資者并不使用“機構席位”交易,保險公司、基金、券商自營、QFII等是使用機構席位的主要投資者。
其次,作為持有超過5%招行股權的投資者,中遠總公司若減持如此多的股份,需要當天即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12月10日,中遠總公司內部人士發出聲音:我們沒有拋售。
投資者的目光轉向兩家持股數億股的保險公司:安邦保險和生命人壽。在今年上半年,這兩家保險公司在金地集團上有類似的通過大宗交易調倉的行為。
12月10日晚間,招商銀行披露的一則權益變動公告:安邦財險已經持有招商銀行股份比例超過5%,9日11.33億股大宗交易的買家正是安邦財險。
安邦增持意在“回歸”董事會?
賣家是誰?被市場密切關注的生命人壽發布消息說,沒有減持,看好招行長期價值。
另一些投資者則分析認為,安邦集團的交易中,大部分是自己體系內的“對倒”。
招行披露的權益變動公告顯示,安邦增持交易中并無一致行動人,而此前安邦集團在三季度末即持有招行6.98億股。
這意味著安邦集團的6.98億股已經轉移到了子公司安邦財險中,安邦財險舉牌后持有的12.61億股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兩家公司之間的轉手。
中金公司分析員黃潔和毛軍華認為,安邦這一交易分兩步進行。根據招行公告和大宗交易信息的對比,兩名分析員認為,12月9日晚大宗交易11.33億股交易完成后,安邦持股仍低于5%;隨后安邦12月10日在二級市場上買入100股,持股比例恰好超過5%。
一名基金行業人士稱,一般作為財務投資者,直接舉牌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比如6個月內你不能賣出”,他說,這樣也會暴露你的意圖,加劇后續增持的成本。
按照相關規則,在持股比例沒有超過5%的時候,投資者可以反向交易,可以不披露自身信息;但按照兩名分析師的看法,安邦是主動選擇舉牌突破5%,他們的目標是招行董事會席位。
今年5月底招行曾改選董事會,當時安邦保險作為持股2.85%的招行第六大股東,提名安邦集團副董事長朱藝為董事候選人,但在董事會改選中,朱藝成為惟一落選的股東董事候選人。
招行戰略轉型
但安邦保險直接舉牌,至少給外界一個信號:保險機構看好招行。
安邦集團在舉牌后發布的一則說明中稱,安邦選擇購買招商銀行是出于對其未來發展前景看好,做長期財務價值投資。
類似的增持招行的動作在港股市場上也在出現。港交所披露的數據顯示,黑石等投資者港股市場上持有招行的股份從年初的3億股左右增加到12月份的3.8億股。
中金公司的分析師認為,在新行長田惠宇接任之后,招行改革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將激發內在活力。
田惠宇在今年5月份上任,7月份之后,招行內部發出通知,將全國30多家小企業信貸中心予以調整,這些中心的人員回歸對應區域的分行,與中小企業業務整合。
此外也有市場消息稱,田惠宇入主招行后,大幅調高該行對公業務目標,對于2013年批發業務存款余額、日均批發余額指標,分別由1300億元、1400億元上調到2000億元。對公業務正是田惠宇上家服務的建行的優勢業務所在。
招行的另一些嘗試,則是依托互聯網發揮其原有優勢。
今年以來,招行率先推出了“微信銀行”,也成為銀行中第一家主動試水P2P貸款的銀行。
招行股價未獲提振
在二級市場層面,安邦財險舉牌招行會起到什么作用?一名職業投資者稱,如果保險公司繼續增持招行,可能起到史玉柱[微博]持續增持民生一樣的效果,顯著提振招行股價。之前也確實有言論稱,這一連串的舉牌行為,是為了博取市場眼球,達到宣傳作用。
但短期來看,招行在股價上的表現仍面臨考驗。12月9日安邦舉牌后三個交易日中,招行股價僅從10.9元上漲到10.92元。12日出現的一樁548萬元的招行大宗的成交價則低至9.92元,較市價折讓9%。
安邦舉牌招行也帶動了其他銀行股的活躍。12月12日,民生銀行又出現在大宗交易系統中,在兩次大宗交易中,有機構買入民生銀行2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安邦財險同樣大量持有民生銀行,從單一股東看,除H股外,安邦財險已經在第三季度末成為民生持股最多的股東,持股比例達到4.89%。
公開資料顯示,安邦在今年一季度進入民生銀行,一季度末持股比例即達到3.78%,隨后在二季度末增持到13.97億股,占股本的4.89%至今,離舉牌民生只有一步之遙。
■ 背景
招行“失寵”之謎
在安邦保險舉牌之前,投資者對招行的熱情每況愈下。
今年三季度末,增持招行的機構有96家,共增持了1.75億股;而減持招行的97家機構減持了2.04億股。招行股價從6月份開始即出現了震蕩下跌的趨勢。
招行曾是機構投資者最熱衷的股票之一,2006年牛市開始之后,招行、茅臺、蘇寧曾長期占據基金持股前三的位置。
但這種地位明顯在下降。2008年之后開始,中國平安[微博]和萬科先后取代了招行的“第一大基金重倉股”的位置。
招行過去數年中的股價明顯跑輸同業,一名分析師說,“市場最大的詬病在于其日漸保守”。
如果從最近5年的表現來看,招行在2008年底以來的5年中,股價增長了7.91%;而民生銀行是134.84%,浦發銀行是29.49%。
專業投資者社區雪球網上的投資者“那一水的魚”對比招行和浦發分析,招行在凈利差、存款成本、ROE指標、非息收入占比等指標上,已經做到了目前的極致。
“因為招商的各項指標已經達到極限,向上繼續改善的空間不大。”他認為。
但以零售銀行作為自己專長的招商銀行,在人工成本方面要大大超過其他股份制銀行,從2012年年報看,招行的成本收入比接近36%,而其他股份制銀行普遍未超過30%。
一些投資者評價招行的業績為“穩健”,但在表現更加優異的民生、興業、浦發等銀行面前,這種穩健未能獲得更多青睞。
2009年,招行凈利潤首次出現下滑,當年招行凈利潤增速是-13.48%。而其他股份制銀行繼續高增長。民生銀行凈利潤在這一年增長了50%。
被其他銀行逼近的背后,是招行策略選擇與其他銀行的不同。
2008年底到2012年底,招行的資產規模增加了117%,年均復合增長21.37%。
但興業銀行同期資產規模增長了218.4%,年均復合增長33.6%;民生銀行同期資產規模增長204.6%,年均復合增長32%。
在別的銀行抓住財政或貨幣擴展的機會,“以量補價”的時候,時任招行行長馬蔚華提出“二次轉型”,二次轉型的核心是降低資本消耗、提高收益率,具體則是提高定價能力和非利息收入比重。
二次轉型之后,招行的領先優勢仍然在持續削弱。從利潤表現看,招行在2009年-2012年四年中的復合成長為21%;興業銀行是32.1%,民生銀行是47.7%。
新京報記者 吳敏
(原標題:安邦超百億舉牌招行的虛與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