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點、1700點、3100點、2500點…
投資時間漸行漸久,投資之路卻愈加迷茫,冰火兩重天的感受讓人們體驗到投資的刺激之外,別無其他。而當行業尚未抱團取暖之時,少數理財賬戶的顯山露水卻在業績突兀的同時讓產品鶴立雞群,不一定是宣傳到位,但一定是用業績說話。
繼年初爆出7年11倍收益后,泰康在線e理財旗下的另一賬戶再次在大熊市中演繹了一場逆市大戲,“泰康e理財B款”貨幣型賬戶高于所有貨幣型投資理財產品的6%年化收益讓人們不禁想到:泰康投連險將再造理財神話?
貌似退之,實則進之,進取型賬戶低調綻放
封閉或者半封閉并不是支撐起11倍收益的全部。
直到2010年打開重新申購大門之時,人們才發現,屢屢過山車的投資之路還有這樣一款產品:
成立于2003年1月30日,而到2010年1月26日賬戶即將滿七年重新開放申購之際,賬戶凈值已由成立時的每單位1.0000元,成長為驚人的10.4473元,實現了不到7年時間里,凈值翻10倍的資本市場新神話。同期上證指數由1499.82點漲至2986.61點,為當時的200%。
2007年10月16日,由于美國次貸危機的肆虐,A股市場瘋狂了兩年的牛市戛然而止,2007年10月26日,進取型賬戶凈值5.3308元,上證指數收盤5589.63點。隨后是漫漫的一年熊市。2008年10月31日,進取型賬戶凈值4.3301元,上證指數當日收盤1728.79點。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上證指數重創69%,而進取型賬戶僅損失了18%。
進入2009年,中國經濟率先走出V型復蘇,激發了資本市場的觸底反彈,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上證指數收復了2008年下跌的一半失地,收盤在3277點,而進取型賬戶凈值更是攀升至10.7105元,增長幅度高達149%。
早于泰康進取賬戶成立的開放式偏股型基金僅有16只,而其中的最高者如今的累計收益亦不足450%,這意味著,就算是基金的收益都無法在收益上跟得上一路狂奔的泰康投連險。該賬戶在國內100多個投連賬戶中,凈值增長始終遙遙領先,其在投連險行業的地位,相當于華夏大盤在基金業的地位,只是由于宣傳上的低調,不如華夏大盤聲名顯赫。
投資風格上的長短線之爭歷來是個熱門話題,雙方似乎各有邏輯和依據,泰康投連險進取型賬戶的隆重上場顯然讓忽略了他的人們驚艷了,一個“7年內凈值翻了11倍”的投連賬戶似乎又為信仰長期持有的投資者增添了一個新的案例。
而據公開資料顯示,泰康e理財B款投資連結保險旗下取型賬戶熱銷,截至2010年6月9日,該賬戶的單位凈值已經高達11.1683,而該賬戶的退保費用也僅為保單生效五年內為1%,保單生效五年后為0。
泰康投連險貌似退之,實則進之,不像基金一般業績公開的特點也成就了一個牛市不動聲色暴漲,熊市靜靜悄悄逆市增長的理財神話。
潛伏之勢,伺機待發,貨幣型賬戶再造神話
泰康要的不是一方紅火,而是遍地開花。
2009年12月14日,“泰康e理財B款”投連險貨幣型賬戶低調面市,與進取型賬戶類似的是,這一時期的人們又是追趕于股市回暖的大潮,一個小小的避險型賬戶顯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只不過泰康貨幣型賬戶沒有像進取型賬戶那樣,經歷了7年的沉浸才在人們的震驚聲中登場。
從4月份開始股市下跌趨勢讓剛剛經歷熊市大冬的人們再次將穩健投資提到上了日程上,順應股市上揚環境關注偏股型賬戶的投資者也不得不將視線轉向了能夠避險的貨幣型、債券型賬戶,而泰康貨幣型賬戶也是在這個時候牽起了泰康再造理財神話的猜想:
成立于2009年12月14日的賬戶,截止到5月底收益已經達到了2.37%,年化收益高達5.6%-6%,與銀行2.25%的年利率相比,高出了3點多個百分點;與貨幣型基金3%的年收益相比,高出了2到3個百分點,牛哄哄的泰康人真的做到了把錢放在賬戶里,不做投資也可以凈賺不賠的理財極限。
全部網上交易,1%的購入費用,1.5%的贖回費用,投資時間超過5年之后贖回費用免除,針對適合長期投資的投連險,5年的投資時間顯然是輕而易舉,這部分費用等于根本不存在。總是因為前端費用高而飽受爭議的投連險在泰康人這里又轉了身,投連險的“高費用時代”已經結束,剩下就是一賺同賺,一賠同賠的裙帶關系。
避險功能+潛伏之勢,對于真正的投連險投資者來說,在貨幣型賬戶的投資之勢一時之需,真正的功能還在于“伺機而動”。熊市里自然把錢放到貨幣型賬戶,以高于貨幣型基金的收益抵御通貨膨脹,小賺一筆。真正的優勢在于在泰康投連險賬戶之間免費互轉的功能可以讓投資者在牛市來臨之時暗度陳倉,將資產轉移到偏股型的進取型賬戶中。當然,這一貨幣型的理財神話對應的互轉賬戶是另一進取型理財神話——“泰康e理財B款”投連險進取型賬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