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鐘文倩上海報道
一如迭爆冷門的法網,銀保市場同樣注定是“黑馬”的溫床。
從去年年初的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人保健康”),到一年后的人保壽險,再到上個月的華泰人壽,上海銀保市場似乎從來不缺“驚艷者”。
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5月壽險業務統計數據,過去的一個月內,上海保險機構從銀保渠道所錄保費收入約為13.4億元,環比微增1.5%。然而,在市場整體波瀾不驚之下,細察其內部座次結構,卻是另一番景象。
其中,除了新華人壽以2.4億元的保費收入,重新坐上4月被泰康人壽把持的上海銀保頭把交椅之外,令人頗感意外的是,5月起被納入統計范疇的華泰人壽竟以1.65億元的銀保保費收入躋身上海前三甲,市場份額也達到了12.3%。而今年一季度倚賴萬能險的高結算利率一路高歌猛進的平安人壽則出現“回擋”,以約1.3億元的保費收入僅位列上海銀保市場第五位。
平安人壽回落
根據前述統計數據,由于5月份華泰人壽正式加入“統計”戰團,上海銀保市場原先的割據平衡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當月,新華人壽和泰康人壽依然分別以2.4億元和2.3億元的保費收入并駕齊驅,繼續領跑上海銀保市場,市場份額分別為18.09%和17.44%。但中國人壽在這一渠道的探花之位卻出現不保,國壽上海分公司以接近1.6億元的銀保保費收入,排在了華泰人壽之后。
與今年此前各月相比,5月滬上各家銀保大戶在該渠道的保費收入均明顯下滑,并處于今年以來的最低點。
以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為例,其銀保渠道保費收入在今年1月以1.9億元高位起航后, 2月一度沖上4億元大關,此后開始掉頭“拾級而下”,3月-5月分別為2.9億元、1.5億元和1.3億元,峰谷間相距多達208%,而其市場份額也從2月最高的14.34%,一路下降至5月份的9.39%。
對此,平安人壽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銀保保費收入在一季度狂飆之后,二季度出現回落完全在意料之中,“因為我們繼續對5月的萬能險結算利率進行了下調,這肯定會導致保費收入一定幅度的下滑,盡管如此,公司依然按照既定的目標在穩步推進銀保業務”。
據平安人壽6月1日公布的個人銀行萬能險結算利率,5月這一數字已經從3月和4月的4.25%下降25bps至4%——這意味著在經歷了21個月超過4%的周期之后,5月平安人壽個人銀行萬能險結算利率幾乎又回到了略高于2007年7月(3.875%)的水平。
即使市場份額有所下滑,但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今年前5個月的銀保保費收入已達11.5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年10.5億元的總量。由此,按平安人壽在去年底提出銀保保費收入增長100%的目標——即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今年銀保目標21億來衡量——截至5月底,其任務已完成過半。此種情形下,平安人壽二季度收縮銀保戰線亦已不難理解。
在確保提前完成半年任務后,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似乎開始將重點轉向毛利率更高的個險市場。據前述數據,平安人壽上海個險業務5月保費收入為7.9億元,市場份額與4月的52.27%相比,又提升了4.34個百分點至56.61%。
華泰人壽滬上強攻銀保
對于5月份華泰人壽的驚艷亮相,盡管接受采訪的眾多業內人士均表示 “并不太了解”,但華泰內部人士卻向記者坦言,其實華泰人壽自2008年2月入駐上海以來,其銀保渠道業績就一直不錯,保費收入占據了華泰人壽銀保渠道保費總收入的半壁江山。
“華泰人壽在上海主要拓展的就是銀保渠道業務,與去年相比,上海分公司在主推產品上已經有所轉變,停售了投連險,轉而銷售萬能險,而且部分是期繳產品。”上述華泰人壽內部人士稱,“與其他許多同業不同,我們在上海并不做個險。”
同業公會的統計數據亦佐證了這一點。在華泰人壽上海分公司1.65億元的總保費收入,幾乎全部來自銀保渠道,團險業務僅錄得微不足道的1.3萬元保費,個險渠道則完全被放棄,成為上海市場為數不多的該渠道保費收入為零的壽險公司。
對于華泰人壽僅僅立足上海1年多時間就能在銀保渠道風生水起,逆勢迅速成長的原因,上述華泰人壽內部人士稱,這主要得益于兩方面因素。
“首先作為保證的是,華泰人壽銀保渠道所銷售的萬能險結算利率一直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他說。
據華泰人壽公布的5月萬能險結算利率,在幾家銀保大戶中,其3.8%的水平雖然稍乏吸引力——泰康人壽相關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為4.05%,新華人壽得意理財萬能險和平安人壽相關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均為4%,新華至尊雙利萬能險和金包銀則分別為3.85%和3.65%——但差距其實并不大。
在上述華泰人壽內部人士看來,第二個因素是,“我們主要借力工行和建行網點,由于雙方合作一直非常愉快,那么銀行就可能專門為你制定產品銷售計劃,增加代理網點,甚至主動推薦保險公司的相關產品。”
而對于華泰人壽在上海銀保市場的逆勢擴張,一資深業內人士表示,不排除其在國內資本市場IPO重啟之后,投資收益可能增長的良好預期,“在這種預期之下,華泰人壽推出一些短期產品,也完全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