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如何投保 > 正文
 

買保險的最佳時點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3日 15:11 新聞晚報

  主持人:

  通過前兩期養老保險方面知識的介紹,不少市民都接受了“盡早考慮養老計劃”的觀點,而且對商業養老保險而言,年齡越小買保險時的費率也越低。本期《保險故事》就給大家列出了25歲與35歲買養老險種時不同的費用。但保險也不是買得越多越好,35歲以下年輕人在買保險時,還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問題。

  保險觀點 買對保險更重要

  保險一定要買,但還要看買的對不對。在大城市尤其是白領人群中,買過保險的人比例早已經超過50%以上,但買對保險的人就微乎其微了。

  保險的功能就是保障人們生活中未知的某種風險,因此不能以是否“合算”作為評價標準。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很多便利,同時也增加了很多風險,對一個現代人來說,保險已經成為一個家庭和個人的基本需求。

  在某壽險公司的宣傳點前,我們曾看見一位40歲左右的婦女拿著近幾年來買的6份保單進行咨詢,包括投資連接險、萬能險、醫療險和意外險在內,每年交費近5萬元,但她到現在也沒有弄清楚自己到底買的是什么保險,這些保險會為她帶來哪些好處。這位婦女講,這些保險都是熟人介紹買的。

  看得出,這位婦女的經濟狀況的確不錯,但像她這樣年齡和家景的人最需要考慮的是個人的補充

養老保險、重大疾病和醫療保險,以及其子女的養老險,分紅為主的投資連接、萬能保險并不適合她,但在代理人的勸說下就這樣糊里糊涂買了這么多的保險。可見不少市民依然缺乏保險知識,普及保險相當重要。

  可支配收入影響保險購買

  本刊在采訪首屆“全國十佳優秀網絡保險代理人”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的唐雪峰時,他認為剛剛大學畢業進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并不適合大量購買養老險,因為本身的工作、收入均不穩定,不少人在22歲到27歲會經歷好幾次的工作調動,所以這個年齡段不適合承擔過大的保費支付壓力。

  另外需要澄清的一個投保誤區是,未必高收入就能隨心所欲地大量買保險。一個人的保險支出水平其實與其本人的可支配收入成正比。大家在購買保險前,不妨用自己的可支配收入去除以自己的總收入,如果這個比重比較大,那么可以酌情多購買一些保險,反之則要謹慎了。

  唐雪峰根據自己多年從事保險策劃的經驗,認為一般27歲以上,職業相對穩定的年輕人,可以開始考慮自己的養老計劃。這個時候保費相對不高,也不會給個人經濟造成過重壓力。只有具備了上述條件,那么趁早為自己備一份充足的養老險,不失為明智之舉,因為年齡越小,所需支付的保險費用也越少

  不一味追逐“高技術含量”

  高學歷、高收入、有強烈自我保護意識的白領們一直都被保險公司內部視為“黃金客戶”,被重點開發。但在某些代理人片面的宣傳吹捧下,不少人往往盲目買下并不適合自己的保單。

  比如買保險時,高端人群多數青睞“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如萬能壽險、投連險等儲蓄、投資型保險。這些儲蓄、投資型保險不僅到期返本,一定年數后還可以拿到紅利,的確十分誘人。

  但從另一個角度再審視,我們就會發現一些問題:投資型保單的投資回報率有多高?高于現在的基金回報率嗎?高于外匯投資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為什么一定要繞遠通過保險公司來進行儲蓄和投資呢?

  保險公司首當其沖的職責并不是投資。而且,白領們雖然工作很好、收入也很高,但他們承受的工作與生活上的壓力也遠遠超出普通人群。一旦生病、失業或遭遇意外事故,他們將如何支付高額的儲蓄、投資型保單的保費呢?

  保險聚焦 買保險不能等待

  有些市民在我們的保險熱線中咨詢:新生命表出臺,保費是不是要漲價?要不要先買下來?還有人問:人民幣升息會不會影響保費,要不要等等再買?其實,買保險無需等待———只要你有保障的需求,經濟能力也足夠,就應該果斷去買。

  生命表出臺影響不大

  《中國人壽保險業經驗生命表(2000~2003)》已于11月12日在保監會舉辦的評審會上獲得一致通過。據參與新生命表編制的精算師介紹,從制訂舊版生命表的1990年到新生命表的2000年,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提高了2.85歲。新《生命表》即將推行,百姓最關注的熱點就是會不會影響到保費。對此,平安人壽資深研究員蔣士華為大家解釋———死亡率只是保險定價的一個因素,此外還有公司投資收益率、公司費用率等,都是重要定價指標。如果將來投資環境越來越好,即使死亡率低一些,價格也不一定會上升。死亡率是壽險、特別是年金產品價格制定的主要因素,但是最終價格的確定,取決于以上三個因素的綜合作用。

  如果僅以生命表變化因素而言,養老、年金類保險的價格會相對提高,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則會降價。

  因為對于養老保險和年金保險而言,它們與人均預期壽命息息相關,如果原來預計退休后平均活10年,而現在平均要活15、20年,保險公司支付的養老金會越來越多,保費自然要跟著漲;而對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定期、終身壽險而言,保費則會下降一些。比如,保險公司原來假設在投保人70歲時給付死亡保險金,現在73歲才用給付,保費設計上就會下降。

  不需過度考慮利率因素

  無論在什么樣的經濟環境下,買保險都應該從家庭需求的角度來衡量。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百姓過于關注類似升息、

匯率等這類金融數據的變動,一有調整就會揣測是不是到了最佳買保險的時點。

  其實保險作為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其價格變動并不像其它專職投資的金融工具那樣敏感。換句話說,無論處于升息或降息時代,人們都需要保險;而且買保險是個長時期的過程,利率、匯率的短期波動不應成為影響人們購買保險的決定性因素。而且無論橫向比較其它國家,還是從歷史縱向看,保險都不是轟轟烈烈的一部分,而是兢兢業業,很安心地陪在黎民百姓的身邊。

  作者:□文圖 崔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