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培科(微博)
現在有人三番五次地想打養老金的主意,想將這筆錢拿進股市去做“長期飯票”,挽救當下中國股市。雖然此舉確實對當下的股市有所幫助,但如果股市圈錢的功能不改,這一次救了下次誰來救?顯然我們不能再寄托資金救市的短期效益上。
現在建議讓養老金入市最有說服力的論據是,目前養老金每年的投資收益率只有2%,遠低于CPI,也遠低于社保基金每年9.17%的投資收益率,養老金在通脹面前嚴重縮水,因此急需對養老金投資理財,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填補養老金的缺口,而且養老金入市是國際慣例。
但是我們仔細想一想,一年期的存款基準利率是3.5%,但為何養老金的投資收益才2%?社保基金平均每年9%以上的投資收益究竟是怎么來的?養老金入市是國際慣例嗎?養老金的缺口只能通過投資股市才能補嗎?
首先,我們來說說養老金投資收益率為何只有2%。之所以低于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主要是由于將養老金的大部分資金都放在活期存款項上,或許會有人說這是為了應付現收現支,為了靈活支付,但如果這個管理部門稍微有點核算能力就能測算出究竟會有多少錢收支之后會出現結余,而且會大概知道結余的存續時間,完全可以將這筆結余的資金存成定期存款,但為何一些養老金收支有結余的地方都是長期存活期而不存定期。況且,目前中國養老金的統籌層次較低,全國有2000多個養老金持有主體,而且大部分分散在縣市一級的社保經辦機構手中,并沉淀在縣市財政專戶中。對于如此眾多的管理主體顯然很難有效監管,投資管理效率自然低下,當務之急應該盡快實現全國統籌,提高統籌層次,把所有勞動者納入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內,并要打破公務員與企業職工在養老保險的待遇差異方面的“多軌制”,公開、透明運作,而不是拿到股市去冒險。
其次,社保基金之所以有較高的年均投資收益率,主要得益于四大銀行改制上市的原始股和新股網下特權配售,在新股有暴利時賺了錢,還有在上一輪大牛市(2005年至2007年)中賺得缽滿盆溢,而近兩年的投資收益率其實并不高。
第三,養老金入市并不是所謂的國際慣例。比如美國規定全國統籌的社會基本養老金只允許購買政府債券,不得進行任何其他投資。歐美一些國家之所以不允許將基本養老金投入股市及金融衍生品,不是說他們的金融機構沒有能力,主要是由于股市風險太大。
第四,如何做實我國的養老金賬戶?除了提高養老金存量部分的管理運營效率外,關鍵還是要拓展增量部分。比如,這些年財政收入大幅飆升,2011年財政收入超過了10萬億元,只要每年從中稍微多拿出一點,相信解決養老金的缺口應該不成問題,而且公共財政有責任也有義務來搞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另外,國企、央企現在已經成了最賺錢的企業,他們的利潤有必要適當地向社會養老體系劃撥。同時,應該加快發展壯大補充養老金的規模,實現多元化的養老保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