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在上海某公司工作的兩個好姐妹沈曉葉(化名)和郭艷玲(化名)一起前往香港過圣誕節,然而她倆沒想到的是,這場香港之旅雖然讓她們享受了瘋狂血拼的快樂,卻還讓她們陷入了“地下保單”的陷阱之中。
“一擲萬金”買下境外保單
原來她們在香港游玩期間,受到了香港國衛保險業務員張家淳(化名)的熱情接待,血拼結束后,購買保險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當時,郭艷玲率先“一擲萬金”,用美元為自己、丈夫和兒子購買了國衛保險公司的“真智珍寶人壽保障計劃”保險,3人的投保額分別是15萬美元、12萬美元和10萬美元,郭艷玲共向保險公司交納保險費折合人民幣約15萬元。
沈曉葉見郭艷玲一家都簽了保單,正玩得盡興的她也馬上掏了腰包,用約合10萬元人民幣的美元購買了同樣的一種保險,為自己和兒子各投保10萬美元。
不要以為這對姐妹沒有理財頭腦,她們之所以會在香港一次性購買這么大數額的保險,乃是因為張家淳所推薦的保險條款非常吸引人。除了“保費低,保障高”等承諾外,她們還被告知這種保險不僅有意外醫療保險、海外資產證明功能,還有儲蓄養老功能,連續存10年,共存100多萬元保費,20年后可以領取300多萬元……
回到上海后,姐妹倆都還一直覺得和內地的壽險相比,這份境外保險“巨劃算”。然而在當時,姐妹倆面對密密麻麻的用繁體字和英文寫成的保險條款,并沒有仔細閱讀過。
意外發現保單無效
2009年5月的一天,沈曉葉的丈夫黃明(化名)公司里有一個同事不幸患病去世,并獲得了保險賠償金。黃明突然想到了妻子曾經購買過的這份特殊的境外保險,于是仔細看了一下香港國衛保險公司的保單。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在大量的英文和繁體字中,黃明還是發覺了保單中的承諾有點天花亂墜,而且保單中手寫的生效日期在保單簽定之前,也就是說你保險還沒買,就可以提前生效。黃明咨詢了保險專業人士才知道,這種提前生效的保單業內稱為“倒簽保單”,違背國際通行的保險原則,在國內也是嚴厲禁止和嚴重違法的行為。
黃明還發覺,附在保單后的資料更是充滿虛假夸張之詞,比如自稱“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黃明便致電國衛保險公司核對保險信息,更加令他意外的是,國衛的查單員居然說這是一個無效保單!因為終身保險必須終身供款,而沈曉葉和郭艷玲在繳納了首期保費后就已經停止繳款。
當黃明將這一情況告訴妻子和郭艷玲后,兩人都如同遭遇了晴天霹靂,于是馬上致電張家淳,質問這個保險究竟是怎么回事。在電話里,張家淳先是極力否認保單非法和無效,后來又改口承認保單無效,但只要繼續供款,保單還能恢復生效。兩人聽了又急又氣,認為這是騙他們再掏錢,死也不肯續保。于是兩人便想要控告張家淳和國衛保險,然而去當地法院一打聽才知道,這種境外保險并不適用內地的有關法律,出險糾紛只能去香港打官司。想到自己對香港保險法律完全不知,加上香港的律師費、出庭費都很昂貴,自己來回奔波的路費和工作上的耽誤都是不小的損失,而且從網上資料看,這類地下保單的案件判決結果往往不利于內地投保人,思來想去,最終姐妹倆只能作罷,“就當花錢買教訓了”。
“地下保單”鉆法律漏洞
沈曉葉姐妹這種落入“地下保單”陷阱的情況近年來并不少見。所謂“地下保單”,按照保監會的界定,是指非法境外保單,其表現形式主要是境外(主要是港澳)保險公司未經中國保監會批準,在內地向內地居民銷售的保單。
其實早在1999年,中國保監會就發出公告,嚴禁海外保險機構非法從事保險及中介活動。2003年,在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地的保險監管部門聯席會議上,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書面承諾,對非法推銷境外保單的香港業務員進行有效處理。2004年,中國保監會3次下文對“地下保單”的不法銷售嚴令整肅。
但這一系列的監管措施收效甚微。一方面是由于我國政府無法控制境外機構,它們可以規避中國法律,轉身變臉就是“合法”了。根據保監會規定,在內地簽署投保單、繳納保費,由推銷人員將投保單、保費攜帶到境外再由境外保險公司簽發保單的行為是嚴重違法的,然而內地居民在出境期間,向設在境外的保險公司直接購買保險,則符合法律規定。因此現在“地下保單”銷售模式一般都是通過老客戶推介,確定對象后,再由境外業務員不定期組織他們去香港簽單,或利用客戶發展對象出境進行商務考察途經香港之際簽署保單,這樣保單名義上就“合法”了。
高回報成致命性誘惑
更重要的是,地下保單“承諾”的高回報、高保障和賠付外幣等條款對內地消費者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據了解,境外保險機構提供的保單大多帶有儲蓄性質,一些境外地區當地貨幣一年期儲蓄利率達4%甚至更高,相比內地人民幣目前2.5%的年利率,有明顯利差。另外,境外一些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傭金比例比較高,使業務員愿意拿出部分傭金收益,對投保人提供更周全的服務。
而在收益率和理賠率方面,內地保險產品更是無法和境外保單競爭。限于內地基準利率水平和保險產品投資渠道限制,目前內地儲蓄性壽險的預期收益率最高只有5%~6%,而境外保險往往在10%以上。從理賠率來看,內地大約只能達到30%至40%,而境外保險可以達到100%。 難怪不少“精明過頭”的內地消費者會自愿掉入“地下保單”的陷阱了。
法官點評:購買境外保單六大風險
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 尹力新
境外保單往往會用高回報、高保障、優質服務等允諾來吸引消費者,但是對于內地居民來說購買境外保單存在很多不可控的風險。綜合分析,主要有六大風險:
一是保單無效的風險。根據香港、澳門保險監管機構的有關規定,港澳地區保險公司向非港、澳居民簽發的保單,應當由其本人到香港、澳門當地辦理投保手續。而根據我國法律,如果沒有特別的約定,境外保單的爭議很可能無法適用內地的法律,也就無法受到內地法律的保護。內地居民在內地簽署投保單,發生保險事故后索賠時,境外保險公司有可能會以投保人未到當地辦理投保手續為理由否認保險合同的效力。
二是回報達不到預期的風險保障。部分境外保險公司的長期壽險保單的預定利率比境內保險公司高,但所支付的傭金、收取的管理費用,一般也比境內保險公司高。
三是受騙上當的風險。內地投保人繳納保費后,很難鑒別所收到的保單和保費收據的真偽,這對內地投保人來說有相當大的風險。
四是索賠、訴訟的風險。銷售地下保單的境外保險公司在內地均沒有設立合法的營業機構,投保人繳納續期保費、辦理保全手續、申請保險賠款等一般通過電話與原來的推銷人員聯系,很難保證及時、有效的服務。
五是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港澳和境外不少地區對保險公司監管比較松散,保險公司經營不善而倒閉的案例屢見不鮮,內地投保者利益難以保證。
六是匯率風險。境外保單均以外幣標價,如果匯率發生變動,投保人將面臨匯率變動風險。尤其是在人民幣長期升值的大環境下,購買港幣、美元等外幣計價的長期保單,很可能要承受相當高的匯率損失。
因此在目前的司法環境下,內地消費者還是盡量不要購買境外保單。
理財金手指:四招識別“地下保單”
地下保單風險極大,消費者最好避而遠之,在選購保險時,有四個方法可以甄別“地下保單”。
首先,要仔細鑒別推銷員的工作證和資格證!暗叵卤巍钡谋kU推銷員大都沒有我國內地保險從業人員專用的工作證和資格證。
其次,要看保費交納方式。“地下保單”是現金投保,而不是按我國有關法律規定通過銀行轉賬交納保費。
第三,要看推銷的保險出自何處保險公司。有時“地下保單”的推銷員也有可能是內地保險公司的從業人員,但銷售的如果是境外保險公司的保單,而且這家境外保險公司在內地無合法營業機構,這時就要警惕它是“地下保單”。
最后,要仔細辨別保險合同的格式、文字和內容。“地下保單”的保險合同格式大都采用境外保險合同格式,文字一般由外文翻譯而成,有的甚至直接用外文寫成,從而使消費者真假難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