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晚新視覺供圖 |
吉林發洪水、舟曲泥石流,購買意外險就受到青睞;CPI統計超過3%,偏理財類的保險也正在熱銷,如今每月拿出幾百元、上千元買份保險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但是,如果說有人投保的保費動輒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且經常一次性付清躉交,那就有點天價保險的意思了。記者本周走訪了一些保險業內人士,為您揭示誰在購買天價保險。
富人躲避遺產稅
今年8月,美國宣布了遺產稅暫停一年的消息,再次引起中國人對遺產稅的關注。盡管中國人離遺產稅還有多遠依然是一個還在爭論的話題,但是征收遺產稅是一個大方向已經成為共識。因此,一些保險公司正是看到這部分客戶的需求,紛紛推出大額壽險產品,其中合理規避遺產稅成為營銷賣點。
從事能源行業的劉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客戶,因為涉及個人的財產隱私,他并不愿意接受記者的當面采訪,只答應通電話。據他介紹,因為自己所在的行業這幾年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生意也越來越好,因此積累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是,身為富人的劉先生卻始終有一些擔心,怕自己辛苦掙來的這份家產因為政策的原因而縮水。因為同樣的擔心,他周圍很多做生意的朋友紛紛選擇了移民,而劉先生并不愿意跟風,于是,他也做出了幾點應對措施,包括盡量增加不動產投資、選擇長期基金定投、購買保險等。其中,購買保險的原因之一就是聽說可以有機會避免遺產稅。
劉先生投保的是一種返利型人壽保險,年繳保費50萬,需連繳10年。他告訴記者,“我都四張多了,并沒有太多的高消費習慣,現在的積蓄養老已經不是問題了,只是希望子女能夠盡可能多地合法繼承自己的家業。前段時間,有朋友告訴我,通過購買保險能合理規避遺產稅,一方面能為孩子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還可以合理避稅。反正我的錢很多都閑著,這樣總比存銀行強多了。”據了解,現在確實有一些富人開始意識到合理規避遺產稅的問題,類似劉先生這樣年繳保費在50萬以上的不是個案。據匯源律師事務所的魏曉東介紹,雖然現在國家仍未征收遺產稅,但很多人早做打算,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群中購買大額人壽保險就是出于這樣的目的。就拿目前的一些人壽保險為例,如客戶選擇年繳費50萬,連繳10年這樣的險種,那么自其繳費第二個月就開始返款,年返生存金共為5萬元左右,可一直返至客戶90歲,而且在客戶達到一定年齡后會返還本金和一定的紅利,這一部分的保險金所得都是不計入遺產稅征收范圍內的。
商人分散生意風險
中荷人壽北京分公司的客戶經理張亞玲告訴記者,盡管他們公司是荷蘭的ING集團和北京銀行今年重新整合重組的,成立時間相對較短,但是這樣的情況已經出現了。北京公司這邊還不是特別明顯,最近在他們的大連分公司有多起大額保單成交。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保險的安全特性決定的。據張亞玲介紹,他們的很多客戶盡管經濟實力很強,但是由于生意場上的形勢有時瞬息萬變,所以很多人有了尋求保障的需求。
崔先生就是這樣的一位,他手下有一個建筑公司和一個電器安裝公司,經常同時有幾個工地同時開工,按說生意相當不錯,但是行業的特性讓他不敢有絲毫怠慢,“我的這兩個公司有個共同點,就是回款較慢,經常需要墊資施工,而且甲方和我們以及我們的下家供貨方經常出現三角債,有時候錢要不回來,有時候拿實物抵賬,像我開的A8L就是這么來的,八十萬的工程款沒收回來,就把車開回來了,所以經營風險較大。”另外,崔先生還告訴記者,“建筑公司和安裝公司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每天都有少則幾十、多則上百個工人在施工,于是經常有工傷的情況出現,在這方面也賠了不少錢,心理總覺得有點不踏實。”于是,崔先生一咬牙,干脆把最近結回的一筆50萬工程款全買了保險,按他的話說,“反正如果不買保險也可能做別的消費了。”
對于這種情況,中荷人壽的客戶經理張亞玲認為,保險有這樣的獨特保障功能——就是即使公司破產了,保險也不會被用來抵債,任何人都不能動用保險抵債。恰恰相反,如果投保人愿意,這樣的大額保單還可以用來抵押貸款,這對于那些風險較高的行業老板來說,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拆遷戶缺少投資渠道
拆遷能夠出富翁已經成了北京市的一個普遍現象,很多的村民在一夜之間成了百萬富翁,拆遷補償款讓村民過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買房、買車、買股票基金……只要喜歡,他們連奢侈品都可以不眨眼的消費。但是由于過去很多村民沒有理財經驗,除了將高額補償款用于炒房買名車,他們似乎沒有更加科學的投資方式。記者從一些保險公司了解到,一些拆遷戶現在也開始通過購買保險來理財了,有些人還成了大額保單的主人。
中荷人壽的張亞玲告訴記者,他們就遇到過這樣的客戶。因為手頭一下子多出了那么多的現金資產,讓這些文化水平不高、沒有太多理財經驗的村民來操作,他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其中,有人就一下子投入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來購買人壽保險。據張亞玲介紹,目前,在北京看普通重癥的費用基本上是30萬到50萬不等,這里所說的普通重癥主要是指一些常見的癌癥以及腦血栓等疾病的治療。對于那些四五十歲的拆遷村民來說,由于他們一直沒有像機關或企事業單位那樣有定期的體檢,所以這樣的保障是更加珍貴的。而如果最終沒有出險,他們將會拿到非常豐厚的回報,或一次性拿到,或逐月領取,這樣的保障是買房、買車以及奢侈品這樣的消費所不能給予他們的,所以手握巨款的拆遷戶成為大額保單的主人也就順理成章了。
按比例投資的高端人群
友邦保險的資深客戶經理、美國國際理財規劃師劉淑琴還給記者介紹了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有一類人是聽從了理財規劃師的建議,按照合理的比例配置了自己的資產,于是產生了相應數額的高價保費單。據劉淑琴介紹,一般來說,在國外保險投資的比例應該占到了整個家庭資產配置的25%左右,而對于一向對保險保持距離的中國人來說,能夠保持在10%至15%的比例已經基本可以起到了保障作用。于是,如果一個人的金融資產有1000萬元,那么他按照比例拿出150萬元投入到保險上,這就能夠理解了。
董先生是一個刻意保持低調的商人,他的主業是設計公司和印刷廠,公司潛伏在商住兩用的公寓樓里,工廠在河北廊坊,車子是超過6年的別克君威,房子也不過就是三居室,自己平常除了喝酒、游泳沒有其他的休閑,不去桑拿歌廳,也不打高爾夫球,但是自從有理財師給他的資產做顧問之后,他的想法改變了很多。按照董先生的本意,他絕不會去請什么理財師給自己做什么科學的規劃,原本只是為了不再排長隊辦理銀行的業務,他成了門檻為50萬元的金卡客戶。后來又買過幾次基金之后,他被該銀行吸收進了財富中心,并且給他個人配置了專屬的理財顧問,于是,他開始聽取理財顧問的意見。
第一次,理財顧問針對他的資產配置,提出可以增加不動產投資,那時候正好是在奧運會后,房地產市場有些蕭條,他聽取了理財顧問的意見,從房東手中買下了正在租著的兩套四居室,變租房辦公為自持物業,另外,還有一套亞運村餐飲街附近的底商,經過了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的房價大漲,他受益匪淺。第二次,就是今年年初,理財顧問給他的建議是,現在藝術品市場獲利空間較大,可以找機會參與其中,于是,他也跟著朋友參加了兩次拍賣會,盡管由于資金實力還不夠,沒能收獲成果,但是他已經喜歡上了這個既長知識又能投資的行當。于是,當理財顧問第三次向他提出,他的資產配置中保障性不夠的時候,他沒有猶豫很久,就拿出30萬購買了一份躉交的壽險。
在董先生看來,理財顧問支招屬于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既然人家說保障性不夠,一定就有他的道理,買份保險又不占用很多資金,還能夠涵蓋了大病治療和住院補助,也是一個防患于未然之舉,他接受起來非常順利。
據劉淑琴介紹,聽從理財師的建議,按照比例配置資產的高端人士數量正在呈上升之勢,其中養老類、大病預防以及理財分紅類的保險都有很多人關注、投保,“我的一個朋友就說過,現在沒有財務壓力,兒子還在國外,我買保險就當又養了一個兒子,他不哭不鬧,還能給我養老,何樂而不為呢?”目前看來,這個能夠“不哭不鬧”給人養老的“兒子”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本報記者 侯振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