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娜/文
從國際、國內大環境來看,經濟復蘇根基未穩,各國央行流動性退出也只是在研究層面,中國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并未轉向,從邏輯上講,資產重估尚未結束。
如果這個結論成立,則保險股的投資鐘擺仍會向上擺動。而3只保險股中中國人壽是最好的標的。
從經營層面看,中國人壽經歷了保費調整之后,產品結構更加健康,新業務利潤率有了大幅提升,如果未來新業務價值能保持2009年中報披露的水平,加上投資收益超預期因素,則當前股價吸引力明顯。
中國人壽彈性最大
這里所講的彈性,是指股價相對于大盤指數漲跌的系數。指數上漲時是股價的催化劑,下跌時也有更大的殺傷力。
在股票投資標的中,保險和券商股彈性最大。根據光大證券金融行業分析師肖超虎的測算,基本上股市上漲10%,保險公司凈資產可增加5%,證券公司凈資產可增加3%;換句話說,股市上漲10%, ROE 可增加3-5 個百分點,帶來的實際利潤空間非常大。本文重點介紹保險股的投資技巧,券商股暫且不表。
這其中的奧妙不難理解,關鍵是權益投資對每股凈資產的影響大小。分析起來,你需要考慮3個關聯指標:資產權益比(杠桿)、投資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權益投資占投資資產比重(即權益倉位)。(注:這部分分析適用于券商股。)
如果你只是看權益倉位,則非常不全面,必須綜合考慮權益投資收益對每股凈資產的具體影響。
內地3家上市保險公司中,平安資產權益比最高,2008年年報的數據是8.69倍,今年一季報之后上升到9倍。一季報中平安、國壽和太保分別為9.06倍、7.32倍和6.88倍。
平安的杠桿最大,但無緣最大彈性保險股,而且單這一指標就可將平安排除,即平安一定是彈性最小的那一只。
因為平安總資產中要剔除平安銀行、平安證券、平安信托等非保險資產,以2008年年報中披露的數據計,保險資產為5100多億元,非保險資產占了接近2000億元。后續的投資資產和權益投資都是在保險資產既定的范圍內,這一下,平安的總資產要打個七折。
即使不從這一環節排除平安,下一個指標“投資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平安也注定被淘汰。
以最近的中報為例,平安該指標為58.84%,而國壽高達94.61%,懸殊更大了。客觀說,今年上半年平安加倉幅度也非常大,動態的權益倉位與國壽恐怕難分伯仲。但因資產結構的問題,就只能望洋興嘆了,這就是體現純保險公司好處的時候了。
國壽彈性何以勝過太保呢?太保也是純保險業務,投資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與國壽相若,從歷史數據看,略低于國壽,所以在比較這兩家的時候,重點是看權益倉位。
2008年年報數據顯示,太保的權益倉位最低,僅4.7%。上半年盡管也有加倉,但從公開信息來看,加倉幅度比國壽和平安遜色不少,預計中報披露數據應不超過10%。而從公布的中報來看,國壽和平安權益倉位分別為13.4%、9.6%,國壽最高,且領先很多。
補漲行情
中國人壽今年一季度每股凈資產相對于2008 年年底上漲了8.2%,上半年凈資產增速達到了17.4%;中國平安上半年凈資產增速為14.7%。分析師普遍預測中國太保凈資產的增速將會是最低的,可能在10%-11%左右。
中國人壽凈資產增速將是3家公司中最高的,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其今年上半年進行了積極的權益投資。
國壽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的投資收益率為3.27%,簡單年化后為6.63%。值得注意的是,該指標未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浮盈,即該投資收益率并不包含不在利潤表中反映的投資收益。如果加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屬于國壽股東部分的浮盈107億元,則投資收益率為4.36%,年化投資收益率為8.84%,高于中國平安的7.3%。
長江證券保險業分析師劉俊、李聰做了一個統計,結果表明:從歷史上看,國壽凈資產的變化趨勢基本上都與當期的股價表現直接掛鉤,而當期的EPS與股價的走勢幾乎無關,甚至是方向上的背離。
國壽今年上半年每股凈資產增加0.83元,即包含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浮盈的話,每股收益為0.83元,而實際公布的為0.49元。
雖然這些利潤中有一部分目前尚未實現,但畢竟是公司上半年所創造的價值。分析師普遍預期國壽全年每股凈資產增加額可能達到1.3-1.5元左右。如果下半年能成功兌現浮盈,國壽的年報會更加靚麗。
國壽上市以來,2007-2008年,“當期每股凈資產-當期EPS”這一項為正值時,股價就大幅跑贏大盤,這一項為負時,股價就大幅跑輸大盤。極好地驗證了國壽的彈性。
但這一定律在2009年上半年卻被打破了,一季報和半年報,該項分別為0.20、0.18,股價卻跑輸大盤10個百分點。
規律被打破的原因可能是國壽上半年的保費調整,令投資人擔心其市場份額下降。但中報公布的保費調整效果是超預期的好,市場信心恢復后,國壽可能會有補漲行情。
轉型初戰告捷
國壽去年底開始的保費結構調整已經小有斬獲,半年報公布后,不少分析師都呼“驚艷”,還有人贊國壽“華麗轉身”。
之前國壽靠銀保大賺保費,但新業務凈利潤較低,加上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壓縮銀保渠道,這才有了國壽和太保的業務轉型。從中報來看,國壽的保費調整成果顯著。上半年,國壽在標準保費收入下降5%的前提下,新業務價值增長了38%。這一增長水平甚至超過了平安,而利潤率也與平安相當。
上半年國壽內涵價值達到2673.2億元,折合每股9.46元,較2008年年底增長了11.34%,每股內涵價值增加了0.96元。同時一年期新業務價值達到167.6億元,折合每股0.59元,比2008 年的新業務價值增長20.4%;今年前6 個月的新業務價值達人民幣103.46 億元,同比增長37.8%。
雖然標準保費出現了下降,但新業務價值卻逆勢增長了38%,主要是因為利潤率從22%上升到了32%。利潤率的上升抵消了標準保費的下降,同時促進新業務價值大幅上升。
在保費收入下降的基礎上新業務價值大幅增長,大大超出市場預期,也說明國壽業務轉型的成功。主要是期交業務占比提高以及躉繳產品的保單期限被拉長。首年期交保費收入占比由2008年上半年的18.13%提升至2009年上半年的22.13%;主打的分紅產品在上半年所售保單的期限由原來的3年左右為主上升到10年左右。
如何估值
中國內地的投資者對保險股并不偏愛,對估值的困惑可能是一大原因。如簡單以PE估值,那股價真是貴上天了。以PB估值,也常常覺得不便宜,香港的金融股投資大師林森池認為保險股3倍內涵價值是合理估值。
當前保險業分析師都在用評估價值法估值,即“內涵價值 + 一年期新業務價值 X 新業務價值倍數”。新業務價值倍數比較像一般上市公司估值中的P/E,所以有一定的任意性,是一個受市場信心影響較大的東西。
內涵價值和新業務價值都是保險精算里的概念,一般人很難弄懂。簡單地說,新業務價值是和新獲得的保費相關的,新增保費越多,保險期限越長,該數值就越大。內涵價值則受當期凈資產的影響較大,進一步說,受投資收益的影響也比較大。
如果回到“增長”這個最能體現公司價值的層面來看,可能投資者比較容易明白,保險公司也一樣,也是看哪一家公司增長得最快,增長得越快,投資價值越大。
保險公司實現快速增長有兩條途徑,一是擴大公司的負債規模,即增加保費收入;二是提高公司當期的投資收益率。
第一種方式,對于公司當期業績幾乎沒有提升,但其對于評估價值法的估值結果有較大的影響。第二種方式,對于當期經營業績的提升作用顯著,但是其對于評估價值法的估值結果卻并沒有太大的提升。
評估價值法無疑是比較科學的一種估值方法,但由于幾乎不反映公司當期經營超預期的東西,所以在目前的市場中很難引導未來股價的走向。
劉俊認為,可以把評估價值法的評估結果看作是價值中樞,股價會圍繞這個中樞上下波動,而短期影響這種波動的因素就是公司的經營狀況。
從目前股價來看,平安隱含的2009年一年期新業務價值乘數為27.41 倍,國壽為30.94倍,國壽看起來貴一些,但是還在合理的范圍之內。考慮到國壽今年投資收益率可能超預期的因素,股價仍有吸引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