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黃宜平
前言:
盡管保險業進入我們的生活已有了一些年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不少人對保險知識不甚了了,對保險產品的選擇更是一頭霧水,不知如何選擇才合適自己。本篇將重點引導大家對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人壽保險是眾多保險品種中最重要的一種,它以人的壽命為保險標的,以生死為保險事故的保險,也稱為生命保險。
定期壽險VS終身壽險
這里我們重點了解一下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
定期壽險,又稱死亡保險,它提供一個確定時期的保障,如1年、5年、10年、20年,或到被保險人達到某個年齡為止,如60歲。如果被保險人在規定時期內死亡,保險人向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如果被保險人期滿生存,保險人無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終身壽險則是在定期壽險保障功能基礎上,添加了強制儲蓄功能,是終身提供保障的保險。一般情況下終身壽險待被保險人生存至100周歲(也有105周歲),便向其本人給付保險金。此“終身”并非絕對“終身”。與定期壽險相比,終身險在被保險人100周歲之前任何時候死亡,保險人都向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給付保險金。被保險人繳付保險費的期限和保險人承擔給付責任的期限可以由合同雙方協議決定,繳付的保險費可以交至死亡時為止,也可以按約定期限全部繳清所有保險費。
|
定期壽險 |
終身壽險 |
保險責任 |
身故保險金(或增加高殘責任) |
身故保險金(或增加高殘責任) |
附加險 |
不可附加 |
可以附加 |
費率 |
低 |
高 |
返還或儲蓄功能 |
無 |
有 |
保障期限 |
定期(5年、10年、20年不等),或保到50歲、60歲、70歲等約定年齡多項選擇。 |
100或105周歲 |
有無分紅 |
無 |
有或無 |
保單貸款功能 |
無 |
有 |
巧用保險理財
從理財的范疇來看,保險是家庭中唯一有效的避險工具;而壽險又是保險中最為重要的一環。不同階段、不同經濟狀況的人群投保的需求各不相同。所以,投保前應該對自身的保險需求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即先對自己所處人生的階段和自己所需要的保障功能,以及自己的經濟能力要有所考慮;再有就是在選擇壽險的時候,要了解清楚保險產品所保障的范圍和保障的期限都是怎么樣的,是否適合自己;最后就是要了解一下提供這個保險產品的保險公司,它的經營狀況和服務能力如何。請看以下案例:
案例1:劉小姐,23歲,銀行職員,年薪30000元,有社保無負債,目前與父母住在一起。
投保竅門:這個年齡段一般處于單身期,此階段很多年輕人關心的是自己的進修、旅游,或籌措結婚經費等等。但是,自我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由于年齡小,劉小姐投保選擇空間大,費率低,投資保險是很好的選擇。由于此間收入少且不穩定,應多以保障自己為前提;同時考慮未來組建的小家庭或者房貸壓力,定期壽險是比較合適的選擇,花費300元左右/年就可得到10萬元的保障。大多數保險公司都有類似產品,投保前可以通過保險公司網站和電話進行了解。
案例2:李先生,30歲,外企主管,年薪120000元,有房兩套,其中一套按揭房貸50萬,期限20年,已參加社保。
投保竅門:李先生屬于高收入、高成長性行業就職,擁有穩定收入的人群,年收入占家庭年收入的80%,是家庭經濟支柱。按照投保“雙十”原則,保額應為10000元×12月×10年=120萬+按揭房貸50萬元=170萬元。這種情況的壽險設計應該靈活搭配:應為終身壽險+定期壽險的組合,同時附加意外保險。即可以選擇20萬的終身壽險20萬元、定期壽險100萬元、意外保險50萬元,繳費期為20年,年繳保費7980元,高達170萬元保額的保險。此搭配基本解決了李先生的人生保障,讓家人高枕無憂。
案例3:王先生,40歲,資深律師,年薪50萬元以上,有房有車無負債,且購買過部分商業保險。
投保竅門:王先生不僅事業有成、生活優裕,而且很有保險意識,早在10年前就為自己購買了足夠的意外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和養老保險。唯一不足的是,尚未購買壽險。身為律師的王先生知道,倘若未來中國出臺《遺產稅》的話,購買保險是最好的避稅工具。于是便希望商業壽險能為避稅發揮一定的作用。建議王先生為自己投保保額為200萬元的終身壽險,年繳保費59800元,繳費期20年。這樣不僅能為王先生事業上升和財富積累階段提供充足的保障,還能幫助其解除后顧之憂,對未來的生活進行合理規劃。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不同年齡、不同經濟狀況的家庭,購買壽險是有很大區別的,下表分別對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的適宜人群作了分析:
定期壽險 |
終身壽險 |
1,剛踏入社會年輕人 2,收入較低人群 3,房貸、車貸等負債人群 4,事業初創期人群 5,家庭經濟支柱 6,短期內高風險職業人群 7,單親家長 |
1,部分適宜定期壽險人群 2,轉移資產、合理避稅人群 3,規避債務人群 4,追求分紅投資理財人群 5,高收入、高成長性行業就職、擁有穩定收入的人群 |
記得定期檢視保單
通貨膨脹除了會讓大眾資產縮水,還會吃掉保險保障。所以,投保人可別輕視定期檢視保單的重要性。假設通貨膨脹率每年以4%的幅度增加,原來投保時的100萬元保額在18年后,相當于投保時購買力的50%:即原來投保額只剩下50萬元。為避免通膨侵蝕保障,消費者一定要定期檢視保單額度。
過去許多人認為保險“買了就好”,甚至買了以后就放在一旁;等到要理賠時,才驚覺保額過低或保障不足支付需求。這種現象除了因為原本對保險規劃不足,通膨侵蝕保障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同時保險商品多數是長期險,從投保到期滿或理賠往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四十年的時間,消費者當初投保時認為足夠的保額,到了十年后就有可能會顯得不足。
因此,在購買保單前,最好注意保單是否具抗通膨的特色,以免長年辛苦繳納的高額保費,到最后只能拿到甚少的保險金,卻無法對抗通膨利的侵襲。若此,在選擇終身壽險時,倒不妨考慮一下分紅型的產品。
黃宜平 太平人壽上海分公司中國首席保險理財規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