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尷尬的交強險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15:16 新聞晚報
□據新華社電 交強險,一個懷著良好初衷誕生的社會公益險種,卻在實踐中激起了爭議,有人說它是暴利,有人為它的公益本性辯護。通過聽證會這個各方得以平等、公開發表意見的平臺,交強險能否走出尷尬? 交強險賠償原則上是否有“硬傷”? 我國于2004年5月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首次提出,“國家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2006年《條例》確定了交強險在責任限額內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不論被保險機動車在交通事故中是否有過錯或過錯程度有多大,只要造成受害人的人身或財產損害,保險公司都要在該責任限額內負責賠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賠償原則,才拉升了交強險后來的定價水平。也正是由于無責任也要賠,才產生了“別人撞了我,我沒責任反而要賠錢給他”的不合理現象。 “民心”險種難得民心 現行交強險的責任限額(每次事故的最高賠償金額)為6萬元,全國執行統一保險條款和基礎費率,其中,社會普遍關注的6座以下家庭自用汽車每年交保費為1050元。不少車主將交強險與商業三者險的保費進行比較,認為交強險太貴了。北京一位車主趙先生說:“我買保額10萬元的商業三者險打折價才七八百元,交強險賠償額少了4萬元,但交的保費卻多了一兩百元。” 在北京地區,車主如因交通事故責任造成一人死亡,死亡補償費動輒10萬元以上。交強險5萬元的死亡賠償限額確實顯得“捉襟見肘”,車主往往還需另行購買商業三者險進行補充,導致少數司機發生事故后往往害怕賠得傾家蕩產而“選擇”了肇事逃逸。 “雙向調整”邁出交強險改革關鍵一步 “交強險的保額將越來越高、費率越來越低,這是一個必然趨勢。”保監會多位官員此前曾在不同場合反復表態。 11月30日出爐的交強險首年專題財務 眼下,交強險作為一個強制購買的保險,其費率厘定的透明度是最受爭議的。人們固然歡迎“提保額、降保費”,同時更想知道費率確定的依據、價格的構成要素是什么。據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孟生旺教授介紹,與一般商品先有成本后有價格不同,保險產品是定價在先、成本發生在后,因此,數據信息越充足,預測的結果會越準確。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