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醫療機構:牽手保險公司需要勇氣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 09:54 證券日報
作者 饒婷婷 “這是一個挑戰。”在談及公司與醫院的合作時,英國保柏公司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保羅·葛萊森坦陳。 拿什么吸引你?醫院 目前,北京的三級甲等醫院的日接待量在8000人左右,這也意味著,吸引患者前來就醫不會成為醫院與保險公司合作的理由。實際上,在倡導醫療機構與保險機構合作的話語中,很少聽到醫院的聲音。 同時還有一個沒有懸念的答案——保柏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消費者市場調查結果初步顯示,絕大部分消費者傾向于去大醫院就醫。 患者希望在“大醫院”就醫,所以保險公司有必要選擇他們作為合作對象,而“大醫院”似乎永遠不愁沒人來看病,保險公司帶來的客戶并不具有特別的吸引力,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從而使得保險公司在與醫院合作問題上,總是有了熱情,少了回應。 對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去年9月進入中國的保柏公司認為,根據不同醫院的需求采取不同的策略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中國并不缺少好醫院,但他們需要宣傳,需要在國內,乃至亞洲和更大的區域內提高知名度。”保羅認為,中國的很多醫院在市場營銷上可以更進一步,但問題在于中國的醫院缺乏統一的衡量標準,而保柏能做的就是通過認證,通過設定標準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知名度。 對另一些醫院來說,保羅認為在經營管理方面的提高能夠使他們有所改進,例如通過充分利用特需病區來緩解醫院公共部分的擁擠狀況,提高醫院效率。 “我們希望找到富有前瞻性的醫院,因為目前中國的醫院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藥費虛高,給病人進行不必要的檢查等等,這些導致了公眾的不滿,政府也在不斷嘗試解決這些問題, 5-10年后醫院不可能仍以目前的方式經營。因此,有長遠眼光的醫院面對這些壓力,他們應該意識到必須提高醫療質量和管理水平。” 醫院:其實我很委屈 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各大醫院的平均死亡率上升,治愈率下降,只有軟指標好轉率上升,與此同時費用率上升。有的患者半年內重復住院10次,每次花費5000元。 但是醫院,卻也滿腹委屈。 在與一位社保定點醫院負責人的交談中,他解釋了在醫療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入院患者的死亡率和治愈率兩個硬指標卻下降的原因。 “其實死亡率是下降的,治愈率肯定也在上升,但是大量的外地患者到北京求醫,使得最終醫院的數據并不能反映真實的情況。” 談及患者半年內入院10次,這位負責人更是氣憤難平:“這是因為保險公司定的費用水平太低了!根本不足以把病治好,病人沒有辦法,只好先出院,再入院,造成半年內多次住院的情況。” 如果說保險公司對醫院、患者的不信任導致了三方在醫療費用水平設定上的矛盾,而在非醫療技術的健康保健方面,醫院、學者、保險公司卻達成了共識。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校長助理黃健始博士指出為,有些疾病,患者在5年內復發率達到了20%,如心肌梗塞等,這與病人不注意日常保健有很大關系。而上述醫院負責人也認為,開展社區保健宣傳活動,能夠預防疾病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保險公司也希望與我們合作開展定期體檢等業務,這種預防對降低保險公司的賠付支出也是很有好處的。我們現在也在做這方面的公益活動。 合作——等待政策大錘 在保險公司與醫療機構合作方式的問題上,監管層的態度也有一個轉變的過程。保險公司參股醫院的政策從禁止到鼓勵,也是大勢所趨。但是政策放行至今,并沒有一例參股醫院的合作,尚未明朗的諸多政策恐怕是最大的障礙。 這并不奇怪。醫改的大勢未定,輕易操作就是拿成本開玩笑。 “國家的政策不同,我們所選取的模式也不同。在英國與西班牙,我們同時經營醫院和保險公司,但是在英國,醫院與保險公司是獨立的,不能共享利潤和資源,保險公司也不能指定醫院讓客戶就醫;而西班牙,政府允許醫院與保險公司之間利潤和客戶的共享,這樣更加有效率。”保羅介紹說。 “我們并不急于在中國建立自己的醫院,因為中國的醫院已經足夠多了,但是如果政策允許的話,我們也考慮對醫院的投資。但是雙方的合作涉及到多個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同時涉及到醫改方案、藥監局的藥品政策等,這些都很重要。” “我們要等到公共體系確立后,才能平衡選取自身的模式,我們抱著靈活的態度做了多手準備,隨時等待機遇的降臨,抓住它。”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