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保監會周延禮:農業保險改善民生 政府至關重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 09:10 金時網·金融時報
編者按進入2007年以來,一向波折起伏的農業保險再次成為上至中央高層下到普通農民關注的焦點。從年初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到中央“一號文件”,再到前不久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清晰地表述了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范圍、推進農業保險發展的明確政策意圖和戰略部署。中國保監會也把農業保險確定為今年保險業改革發展的重點之一。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無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契機。 那么,農業保險在整個國民經濟建設中應當扮演怎樣的角色?如何在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基礎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農業保險體系?農業保險在經營模式和制度設計方面如何突出服務“民生”理念?我國農業保險需要怎樣的政策扶持和法律保障?本報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道“建設新農村,我們需要怎樣的農業保險”,試圖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去探討這些問題。 本報今天刊登的這篇獨家專訪是這組系列報道的開篇,后續報道將在保險新聞版陸續刊出,敬請讀者關注。 “我國的農業保險制度必須要立足于關注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突出解決好農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實讓廣大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就在今年“兩會”上種種關于“民生”的話題被代表們熱烈議論之時,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的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也多次重點強調了這兩個字。然而有所區別的是,周延禮這里所說的“民”專指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他所強調的“生”則更加關注農業保險對于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的實際作用。 農村經濟的“穩定器”
當談及農業保險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時,周延禮告訴記者,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處于基礎性地位。而農業保險則是專門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正是由于這種制度設計“直接關系到農民生活、農業生產和農村社會的全局”,因而,“大力發展農業保險、充分發揮農業保險的功能和作用,對于保障和促進農村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受氣候條件和生產環境影響,農業生產面臨的自然風險比較嚴重。僅以2006年的統計數字為例,我國農作物受災面積就高達4109萬公頃,同比上升5.9%,其中絕收面積541萬公頃,同比上升17.7%,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周延禮告訴記者:“農業保險就是一種有效管理農業風險、提高農業生產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發展農業保險,逐步建立起轉移分散風險、分攤經濟損失的風險管理機制,就能夠將農業生產經營中的風險以較小的代價轉移給保險公司,對農業和農戶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和經濟補償,進而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和抗風險能力,穩定農業生產經營,保障農業生產持續增長。” 并且,農業保險還是發展農村金融、完善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途徑。當前,農村金融是我國金融體制中的薄弱環節,一些問題和矛盾比較突出,還不能有效滿足新形勢下多層次的農村金融需求。針對這種情況,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適應“三農”特點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作為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發展農業保險,不僅可以穩定農業投資人的風險預期,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農業投資力度,還可以一定程度地保障農村金融機構在借款人遭遇大災之后的貸款回收,降低信貸風險,穩定和增加支農貸款,從而更好地推進農村金融體系建設和改進農村金融服務,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更為重要的是,農業保險是發展現代農業,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措施。周延禮說,通過發展農業保險,參與農業生產、防災、銷售等各個環節的風險管理和市場化運作,可以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可以加快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可以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業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 政府力量至關重要 農業保險是政府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政策的一部分,屬于政策性保險的范疇。正是由于這樣的獨特屬性,使得政府在推動農業保險發展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國外農業保險發展的實踐來看,政府通常會對農業保險發展提供立法保障,通過制定專門的農業保險法律法規,對農業保險發展作出明確規定,并對一些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宗產品實行強制性保險。并且,政府還會對農業保險提供包含保費補貼和經營者費用補貼在內的兩種補貼支持。不僅如此,政府還對農業保險給予再保險支持。 “建設中國特色的農業保險體系,不僅要科學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更要緊密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和實際,積極穩妥推進試點,發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農業保險。”周延禮說,我國農業保險的目標在于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目標,提高國家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和農民受災后恢復生產的自救能力。 對于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財政補貼究竟如何落實這一問題,周延禮強調,應當“按照中央關于農業保險工作的決策部署,研究落實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按一定比例給予農戶保費補貼,對保險公司經辦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給予經營費用補貼。鼓勵龍頭企業和社會各界給予農戶保費補貼。同時,開展政策性農險業務應以地方政府為主導。在地方各項支持政策已落實到位的基礎上,中央財政予以配套政策支持”。 “由國家建立農業保險巨災準備金”也是我國農業保險亟需落實的課題。周延禮說:“應當由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履行'國家再保險'職能,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財政支持的農業再保險體系,鼓勵實力較強的國際再保險公司參與農業保險再保險體系建設,通過農業巨災準備金和國際再保險市場經營分散農業巨災風險。” 此外,政府在建設公共政策制度和履行監管職能方面的舉措也非常重要。“我們將在深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出臺農業保險條例,并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制定實施農業保險法。保險監管機構也會通過不斷加強和改善監管,切實防范和化解風險,促進保險公司提高發展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保證農業保險業務健康快速發展。” 摸著“試點”過河
作為保險業的監管機構,中國保監會近年來按照“總體規劃、階段部署、抓好試點、逐步推進”的工作方針,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積極推動農業保險發展。據統計,2006年全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8.46億元,同比增長15.98%。賠款支出5.84億元,同比增長3%。農業保險保額達733.21億元,同比增長123.66%。 周延禮告訴記者:“2004年,保監會遵循'先起步、后完善,先試點、后推廣'的原則,在上海、吉林、黑龍江分別批設了安信農業保險公司、安華農業保險公司和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3家不同經營模式的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時隔兩年之后,這3家專業性農險公司在發展農業保險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此外,人保財險和中華聯合等公司也積極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農業保險試點。其中,新疆自治區的保險公司自辦模式、江蘇省的政府與保險公司聯辦共保模式、浙江省的共保經營與互助合作模式、四川省的商業保險公司代辦模式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并積累了寶貴經驗。不僅如此,農險經營較為成功的法國安盟保險公司的引進,也在探索建立農村保險營銷員體系,提高農民保險意識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06年公司實現保費收入381萬元。 周延禮同時強調,由于我國農業保險起步晚、基礎差,當前農業保險發展還面臨一些限制因素。我國農業自然災害頻繁,農業保險業務風險大、賠付率高,虧損較為嚴重,商業保險公司缺乏經營積極性。加之我國農村人口居住分散,農民保險意識不強,農戶生產規模小、收入低、投保能力弱,也制約了農業保險的進一步發展。應當認識到,我國農業保險制度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需要在試點的基礎上扎實穩步推進,并在探索和實踐中逐步加以完善。 要讓農民真正受益 當前,我國呈現出糧食繼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為農業保險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社會基礎,創造了有利的現實條件。與此同時,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發展農業保險,不斷加強對農業保險工作的領導和政策支持力度。 有了中央對農業保險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社會各界共同推進農業保險加快發展的熱情也得以極大地激發。財政部明確提出,2007年將實施農民參加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農業部與保監會共同制定了《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方案》,各省(區、市)政府紛紛結合各地實際,提出了促進當地農業保險發展的具體措施,一些地方政府還專門下發了促進農業保險發展的文件。上海、黑龍江、吉林、江蘇、四川等地方政府,還為農業保險發展提供了保費補貼、超賠補貼和農業保險公司管理費用補貼等財政補貼。 周延禮說,發展農業保險不僅在穩定國民經濟中意義非凡,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讓廣大農民從農業保險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在農業保險補貼方面,由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共同對農民給予保費補貼,這樣農民就可以在交納少部分保費的情況下參加農業保險,這是直接對農民的補助,可以使農民直接得到實惠。同時,有條件的地方,地方財政或龍頭企業可以適當提高補貼幅度,從而進一步降低農民保費支付壓力。 在農業保險產品方面,保險公司在科學總結歷史經驗數據的基礎上,密切聯系各地農業發展實際,充分考慮農民的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有針對性地開發保障適度、保費低廉、保單通俗的農業保險產品,逐步使保險產品覆蓋到主要的種植業農作物和養殖業品種,不斷滿足農民的多層次農業保險需求。 在農業保險服務方面,針對農業保險單位的分散性等特點,鼓勵保險公司到農村發展機構,積極探索多形式的代理渠道,建立適合農業保險的銷售和服務網絡,提供優質高效快捷的保險服務。同時,依托政府農業部門、龍頭企業等力量,為投保農戶提供購、產、銷全程的咨詢和風險管理等增值服務。 在綜合發展“三農”保險方面,借助農業保險的帶動和示范效應,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涉農保險業務,構建全方位的農村保險網。努力發展適合農民的養老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積極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為失地農民和農民工提供保險服務,充分發揮保險機制的功能和作用,解決農民的養老、醫療等問題,促進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