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應對全球加息周期 保險業做好兩手準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 13:22 金時網·金融時報

  記者 方華

  在全球經濟進入加息周期的大背景下,利率政策將在解決中國目前流動性過剩的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對目前仍然實行預定利率監管政策的中國保險業,尤其是壽險業而言,面對未來的加息預期和利率變動風險,應一方面努力調整業務結構,發展內涵價值高、利率敏感相對不明顯的風險型期繳業務,一方面努力通過多樣化投資組合來提高投資收益率,降低利率風險,積極做好“兩手準備。

  繼1月4日新年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匯率創出新高、上證指數盤中連續突破2700點和2800點兩大關口之后,5日央行再度公布重要消息,宣布自1月15日起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自去年7月、8月、11月份以來的第四次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將升至9.5%。

  “近幾個月貨幣信貸增長有所放緩,但

宏觀調控成效的基礎并不牢固。”根據央行公布的信息,鑒于國際收支持續順差,銀行體系過剩流動性又有新的增加,貸款擴張壓力較大,此次主動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是為鞏固調控成效。業內人士紛紛預測,如果調控理由仍然存在,央行還將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并有小幅加息的可能。

  “此次上調原因與前幾次一樣,都是對沖外匯占款造成的流動性過剩,但會否引起加息則是后話,主要看投資是否過熱、資產價格和消費者物價水平是否上漲過快。”金融行業分析師肖雄文稱。

  福兮禍兮?

  “從保單銷售層面上看,如果利率上升,部分儲蓄替代品性質的壽險產品保單持有人可能會轉而選擇其他回報較高的投資產品,這會給壽險業務增長前景帶來不確定性。”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員周光稱。

  的確,壽險保單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儲蓄替代品的性質。“而且一大部分保費收入來自于投資型保單,這部分收入對利率、替代資產收益率和通貨膨脹率較為敏感。”中興

證券分析師黃華民認為,根據歷次壽險保費增長的波峰和波谷可以發現,增長高峰往往出現在央行降息時期,而波谷出現在央行升息時。如2004年10月、2006年8月央行兩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25%上升到2.52%,稅后利率為2.016%,低于2.5%免稅保單預定利率,兩年期稅前利率和三年期稅后利率在首次加息后高于保單預定利率,2004至2005年保費增長下滑到7%-8%(剔除中意大單)。

  此外,從資金運用的層面來看,很多壽險公司都投向固定收益類債券。“資金運用績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利率敏感型的固定收益類債券,此類資產在加息的市場環境中必然面臨資產縮水的壓力。”周光分析道,因當前金融市場缺乏長期固定收益證券,公司難以通過對資產和負債平均期限的管理來控制這種利率風險。

  當然,加息猶如一把雙刃劍,保險資金在國內債市的投資收益水平,長期以來受制于低利率水平。“而且從投資收益角度看,因國債收益率拉平、長期國債風險較高及保險公司投資意愿不強,目前壽險負債久期多在20年以上,而資產久期則小于10年,導致保險公司資產和負債的期限不匹配。”平安證券金融行業研究員邵子欽稱,這如果在利率下降周期,要承擔較大風險,如果在利率上升周期,則可創造超額回報。

  回歸“保障本位”

  “在嚴格遵守監管機構關于產品預定利率不得超過2.5%這一規定的同時,中國人壽在積極調整業務結構,注重發展內涵價值高的風險型期繳業務。”周光分析說,相對儲蓄替代品性質的壽險產品而言,此類業務對利率變動并不敏感,能夠增強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事實上,為應對利率變動風險和加息帶來的競爭壓力,很多公司已經加強了萬能險的開發力度。如平安保險自1999年以來不惜以犧牲業務量增幅為代價,轉向承保利潤率更高的萬能壽險保單。“事實上,各大公司都在加大其開發和銷售力度,萬能險結算利率一度達到3.6%,2005年萬能險銷售220億元,是2004年的5.6倍,占壽險比重由1%上升到7%。”黃華民稱。

  除了開發和銷售對利率變動相對不敏感的萬能壽險以外,央行的連續升息事實上縮小了存款利率與預定利率的差異,為提高保單的吸引力,在目前保險資金投資回報率仍然受限的現實條件下,倡導壽險產品回歸“保障本位”,不失為治本之策。

  2006年,新出臺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首次明確了生存給付責任,返還型的健康險將退出市場,此舉旨在提高健康險的保障程度,使其保障功能更趨單純化,并有助于倡導公眾樹立起“純保障”的消費理念。事實上,呼吁保險保障功能的回歸,恰恰是保險業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保險產品剛性需求的重要體現。正因為保障功能的不可或缺性,即使在利率變動風險加大的情況下,越來越多擁有保障內需的消費者,依然會堅持明確的消費動機,而不僅僅把它視為一款儲蓄替代品。

  “聚焦”投資收益表現

  “近年來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已經逐步放開,向著有利于資產配置和長期負債的方向發展。”周光分析說,各大壽險公司正努力通過多樣化的投資組合提高投資回報水平,以降低利率風險。

  “作為實際投資收益高于保單預定利率的利差益,是保險公司三大利潤來源(死差益、費差益、利差益)中運作彈性和發展空間最大的一項,在低利率時期拓展業務,收益空間有望擴大。”邵子欽認為,保險產品在設計之初就已經納入了貼現率假設因素,往往是以最近的歷史數據為基礎,所以在低利率時期簽訂的長單數額越大,保險資金成本越低。而與此同時,保險資金的投資回報率,將隨保險投資渠道放開、資本市場發展和債券收益率提高而逐步提高。

  事實上,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的提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因利率變動給保險企業帶來的風險因素,因此,應對利率風險的焦點便落在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率上。目前,監管部門已經在積極拓寬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從原來單純的存款和國債已經擴大到企業債、

股票基金、直接股票、基礎設施建設、未上市商業銀行股權和境外投資領域。

  “預計新的投資渠道還有可能逐步出現,未來投資渠道將不會成為影響中國保險公司提高投資收益率的障礙。”周光補充說,隨國內基準利率的上升和股票市場收益率的提高,保單預定利率也會有上漲的理由和空間,因過低的預定利率會削弱壽險保單的吸引力,影響壽險行業增長速度,但一定要遵循謹慎、適度和逐步的原則,最終達到既促進行業發展、又保證行業健康的目的。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