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北漂一族的社保困境與尷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3日 09:15 中國經濟時報

  ■實習生倪柏明

  人的一生難免會遭遇不順,生病了、失業了、需要救助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基本的社會保險來保障生活。“北漂一族”,在特定意義上,是指從其他地方遷移到北京工作的外地年青人士。作為在北京“漂泊”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選擇北京的同時也就代表選擇了壓力,選擇了辛苦和忙碌,那么,他們的社保是怎樣辦理的?有哪些困難?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了幾名工作在北京的外地人士,點點滴滴記錄下來的社保問題反映了他們不一樣的辛酸與坎坷。

  社保無份的困境

  目前北京的就業形勢嚴峻,很多單位為了節省開支,對員工的保險加了諸多限制:要保險,就從工資中扣除一部分,聲明不要保險的可以發全額工資;實習期、試用期工作變數較大,不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或者繳額不足;按工作業績發放保險,業績完成的發放保險、獎金和其他福利,沒有完成的只有工資。這樣的理由讓很多“北漂一族”陷入社保無份的困境。

  王女士畢業于一個非重點省屬大學,法律專業,2005年通過國家

司法考試,現在北京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任助理一職,沒有社保。

  “我是一個敢打敢拼的人,畢業后先去的上海,希望能在一家律師事務所里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可能因為沒有工作經驗,在上海律師事務所開的工資很低,很難養活自己,后來聽人介紹說北京的律師待遇稍好一些,因此毅然從上海來到了北京。”王女士說。

  “當時競爭十分激烈。”王女士回憶幾個月前的面試經歷,“初次面試就有30多人,篩選出6個人參加復試,最后只要2個人做助理。競爭如此激烈,以至于很多該談的話題都沒有談,包括社保問題。”

  “所里規定試用期內沒有社保,理由是試用期間的勞動合同很不穩定,對此我也表示理解,我從來沒有想過試用期也要買社保的事情。”王女士感到非常慚愧,“雖然我學了4年法律,也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但是并不知道單位在試用期間也應當為勞動者交納社保的法律規定,這是我在具體辦理一個社保糾紛案件后才知道的事情。”

  據王女士講,很多初來北京的外地人第一件事是先要找到一份工作,這份工作通常都要有一段試用期,這期間的社保問題很難辦理,但即使是試用期過后,也有單位故意拖欠員工保險,遲交、少交或者干脆不交,一般當事人很少知道“四險一金”的具體內容及其相關法律規定,發生糾紛后吃虧的通常也是當事人。

  25歲的侯先生兩年前來到北京,謀得一份薪水不錯的設計工作,因為當時急于得到這份工作,侯先生對公司給不給上保險的事情并沒有在意,而公司也沒有提及社保問題。等到侯先生主動提到社保的時候,公司卻以各種借口拖延,實在無奈,侯先生決定向北京市勞動監察部門舉報。勞動監察部門介入后不久,公司便給所有招聘的員工補齊了保險,但侯先生卻為此丟掉了工作。

  給員工上一份社會保險是《勞動法》強制企業必須做的,那么,社保問題爭還是不爭?很多人在社保問題上都陷入了和侯先生一樣的兩難境地。據記者了解,很多外地來京的年輕人就職時,通常都不會主動要求社保問題,因為爭很有可能丟了工作,很多單位都有著“不成文”的社保規定,一些人在選擇這個單位的同時也就默認了這些規定,“大家都是如此過來的”成為很多單位的用人理由;不爭,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證,萬一得了大病或者受了工傷,需要得到保障時卻沒有,對自己是個損失,想要保險又不敢要,應該有的保障卻沒有得到,這樣的困境應該由誰來負責?

  有保可投的尷尬

  對于“北漂一族”來說,很少有來到北京后就能找到理想工作的幸運兒,因此,“跳槽”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從地方單位跳到北京,在北京的企業跳來跳去,不順利時又想跳到其他城市,這些復雜情況下的社保繳納的持續性讓人頭疼,辦理期間的尷尬問題也是不斷。

  小張在北京待了三年,工作換了三次。每個公司都有一段的試用期,3-6個月不等,期滿后才可以調入保險。往往這個公司的保險還沒入上,就轉到另一家新的公司,提到自己的社保問題,小張自己也傷腦筋。

  王先生單位在上海,但是由于工作需要被長期派到北京分公司,他在上海辦理了保險,但是由于現在身處北京,公司又給他辦了一份社保,理由是在北京涉及到醫療、事故問題辦理比較方便。王先生不知道這兩份保險是否重復,如果重復,這樣的情況是否被允許?他還擔心以前在上海辦的那份保險是否還有效。

  小徐和王先生的情況還算好的,他們的社保問題比較簡單,是屬于同一區域或者同一單位下進行的社保調動,很好處理,但目前的情況是,更多的外地來京人員的社保問題是不同區域、不同單位之間的調動,這樣的問題處理起來很復雜。

  外地人在北京結婚生子,因為沒有北京戶口或者北京工作居住證,不能在北京辦理生育保險;外地人不能在北京上

養老保險,因此只能轉入當地;沒有單位出面,個人醫保沒能及時轉入北京的,也許只有在當地看病才能報銷。有些保險不能隨勞動者流動,因此在辦理保險和履行保險時難免要兩地奔波。

  劉先生“跳槽”到北京之前,在地方直屬機關任職4年,根本就沒有啟動社會保險,來北京后,他想把這4年的保險補上,經有關專家的咨詢意見,他應該去找原單位向

財政部門提出申請,支付一次性的補貼記入自己的社保賬戶。

  “來來回回跑了好幾次,到現在也沒辦下來。” 由于劉先生的原單位和現在的公司不在同一統籌區域,因此涉及到資金流動等問題的麻煩不斷,“我平時工作很緊張,私事沒有太多的時間親力親為,據我了解,我的事情需經當地的財政部門、稅務部門、社保機構等開的多項證明才能最后辦理,所以,社保問題就這么耽擱下來了。”

  不同性質的企業、不同區域的單位在處理社保的方法上各不相同,也給本來容易辦的社保問題添加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劉先生的一位同事就是如此,據他介紹,該同事的工作調動頻繁,從杭州到廣州、再到上海和北京,從教師、編輯再做到經理,社保賬戶在全國范圍內轉來轉去,光統籌基金部分就交了數千元,他的權益損失的同時也增加了政府部門的負擔。

  雖然“北漂一族”在北京辦理社保會陷入各種各樣的困境與難題,但專家提醒到,未來社保制度的發展方向是全國統籌,在全國統一的制度安排下累積計算勞動者的社保權益,這是每一位勞動者應當享有的權利,社會保險費用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由國家監督。勞動者應正視自己的權利,遇到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才能得到最終的解決。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