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8日 14:26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袁滿 北京報道 張健濤結婚的時候,被一紙單位證明給難住了。他已經效力了8年的那家保險公司不承認他是公司的員工,雖然每年經他手入賬公司的保費收入要近80萬元。 在公司內部,張健濤被叫做“外勤”;在公司以外,他的身份是保險營銷員。這是
有時候他們會這樣問自己:我是誰? 精英之路 西服革履,提著一個與他的身材相比顯得過于碩大的公文包,開著30多萬元的自駕車,整潔而干練。張健濤永遠都會以這樣的形象出現在客戶面前。 “干營銷的外在形象非常重要,辦事效率也是第一位的。”張健濤把這些看作自己的工作“行頭”。他買第一輛車是 1999年,向朋友借了1萬多元,湊足4萬元買了一輛二手車。在張健濤的記憶里,這輛二手車完成的最重大使命是送水果。 那時候張健濤干保險還不到一年。 2000年的春節,張健濤用1萬多元的年終獎買了200多個果籃。“車的后備箱全是滿的,買了送,送完了買。” 這些果籃在1年后仍在發揮效用。2001年,一位5萬保費的投資連結險投保人就是念著果籃的舊情,將保單投給了張健濤。而當年那些精致的果籃客戶的家中也通常會吸引春節來訪者的注意,充當張健濤客戶推廣的靜物廣告。 這一年,張健濤的二手車換成了全新的桑塔納, 2003年又換成了廣州本田,張健濤的年保費業績也從60萬元升至80萬元。他成了精英代理人。但是張健濤還有一本外人看不到的賬。 廣州本田讓張健濤背上了20萬元的貸款。每天他要開車跑100多公里拜訪客戶,一年光油錢和保險就要支付2萬多元。 每個月的手機話費都在1000元以上;約客戶吃飯、喝咖啡、送小禮物等一年10萬塊錢下不來;每年自費出國培訓費2萬元,還有助理的工資是每年3萬元…… 張健濤可以從公司獲得展業津貼、管理津貼等傭金外的補助,加下來一年的稅前進項有四十多萬元,但他估算,每年的展業成本至少要占總收入的一半。 我是誰 現實開始讓他感到不安。 “2003年的非典到現在都讓我覺得后怕。”張健濤說,“當時連續幾個月,業務幾乎停滯。我們沒有底薪,保險營銷員如果賣不出保單,就只有坐吃山空。” 眾多的保險公司只承認與營銷員是業務代理關系,簽訂的是代理合同而不是勞務合同。由于不被認作公司員工,除了展業費用要自理,安全、衛生、勞動保障、休假、工會……企業員工應該享有的各種權益和保障都不為保險營銷員所享有。 保險營銷員還要繳納營業稅及附加和個人所得稅。保險營銷員的傭金收入在扣除營業稅及附加的基礎上,再扣除25%的展業成本,然后,要按比例計提個人所得稅。這讓張健濤感到很困惑:“我們給保險公司賣保險,公司已經交了營業稅,為什么我們還要交?” 從今年6月1日起,保險展業成本的扣除比例由原來的25%上調到40%。不過中國保監會中介部主任王健認為,全國保險營銷員平均收入1000多元,減稅不過幾十塊錢,沒多大差異。 張健濤每年還會向自己服務的保險公司交付七八萬元的保費。他給自己和家里人投保的保單摞起來足有十幾公分高,幾乎包含了公司推出的各類產品。 “這是對職業和公司產品有信心的最好表現,”張健濤說。但是,一場投資連結險風波傷了很多代理人的心,他說,“當年很多伙伴都是在這個時候離開了保險業。” 2001年,張健濤所在的保險公司推出投資連結險。很多保險營銷員不僅向客戶推銷,自己也買了很多。“我一下子就買了1萬保費的保單。” 當時的宣傳稱,投資連結險的回報率可以達到10%左右。然而不久之后,投資連結險賬戶虧損,引發退保風波。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說,有的保險公司用“代理人誤導”一句話,就把責任都推到了營銷員的身上,擺明保險營銷員不屬于公司員工的立場。 “我是誰?”張健濤說,“我們懶得搞清自己的身份地位——公司不想讓你搞清;社會也不關心。” 可能的轉變 由于收入減少、誤導加劇、社會地位下降,2004年保險業增員困難,總體營銷員數量在減少。 2006年5月底的一天,保監會大樓內的高層培訓會上,與會者正談論著這樣一組鮮為人知的數據:2002年到2003年,保險行業兩年費差益107億元。而國外保險企業,在營銷人員身上高度投入,費差項下通常虧損。這筆巨資平攤到中國保險營銷員身上,人均可以達到6000到7000元。 今年7月份啟用的《保險營銷員管理規定》要求,“保險營銷員根據保險公司的授權從事保險營銷活動的行為,由保險公司承擔責任。” 但是保險營銷員的身份仍然懸而未決。 保監會中介部人士說, 一旦明確員工身份,150萬營銷大軍消化到保險公司內部,將帶來業務成本的急劇攀升,現行營銷制度將面臨垮臺。 去年底獲得國務院辦公會議通過的《勞動合同法(草案)》為保險營銷員贏得員工待遇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合同法(草案)》第3條明確,所謂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為其成員,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有報酬的勞動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保監會法規部人士說,該條款明確了勞動雇傭關系的三個界定標準:招用的勞動者是用人單位的成員;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了管理;提供的勞動有報酬。 這些探討并不為張健濤所知,但是他對自己的職業前景依然有著美好的設想。 “最理想的目標是成為保險公司董事級業務員。憑借自己的年資和業績直接擁有公司的股票,參與公司的管理。”張健濤說。退而求其次,“如果明確保險營銷員是個體代理人的身份,允許我們一人代理多家公司的產品,我會成為職業經紀人。” 張健濤現在有800個客戶,其中大部分是受其個人因素影響選擇了公司的保單。“現在的保險公司還沒有意識到營銷員的力量,但隨著競爭的加劇,他們總有一天會愿意在我們身上投入更多的錢和精力。”他說。 (本文中“張健濤”為化名)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