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自成
中國保險行業的起步是從1949年開始的,在改革開放后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保險公司也發展到目前的幾十家,保險行業的資產規模也已經超過萬億元,整個行業的發展不謂不快;但在改革開始以后,隨著外資保險公司的進入,引入了保險代理人的理念,對保險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保險代理人制度所造成的負面效應應該說遠遠大于其積極
性的一面,保險代理人為了業績的需要,出現了欺騙投保人、私自侵吞投保人的錢財等嚴重不講誠信的事件;后來國家實行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后,負面事件有所減少,但保險行業的公眾形象已經大打折扣,跟同屬金融行業的銀行、證券相比,就相去甚遠了。以筆者所在的廣州市為例:《2005年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廣州市GDP是5115.75億元,金融保險行業中,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1734.10億元,當年新增1289.30億元;在保險業,全年的保費收入僅為158.63億元,在GDP中的比例是3.1%,是銀行當年新增存款的12.3%,遠遠低于銀行和證券業;從中可以看出目前保險行業在金融行業中的尷尬地位。
筆者先后供職于中國平安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和美國友邦保險公司理賠部多年,對保險行業的理賠現狀也有了自己的切身體會,形成了自己的判斷:保險行業發展的真正瓶頸應該是理賠難,而不是在營銷推廣上面。目前各保險公司在營銷上不可謂沒有下功夫,每年的各種競賽層出不窮,但退保金額居高不下,理賠訴訟案例逐年增加。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出版的《中國保險業發展藍皮書(2004-2005)》中記載:2005年全國人壽保險行業退保金額為486.9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56.18%。而作為保險第一大省的廣東省,去年全省的保費收入才550億元左右。這就說明了廣大民眾對保險的不信任非常嚴重;解決了理賠難,才能解決民眾對保險的信任。退保和保險索賠訴訟等情況才能得到更好的遏制。
筆者認為理賠難有以下幾種原因(以人壽險為例):(1)保險理賠涉及多專業學科,包括臨床醫學、藥學、法律法規、保險學,精算學等專業學科,其中涉及的醫藥學知識應該是最多,例如意外傷殘評定的賠付,住院費用的賠付,重大疾病保險的賠付等,都需要大量的醫藥學知識,而普通民眾是顯然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精通這些東西的;(2)保險公司自身的原因:例如保險條款晦澀難懂,筆者以醫務工作者身份加入保險公司理賠部門,在剛接觸保險理賠的時候,對合同條款也覺得暈頭轉向,更不用說對醫學知識知之甚少的廣大民眾了;又比如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上海、深圳、廣州的客戶退保美國友邦保險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險所引致的訴訟案,就有這方面的原因。況且各保險公司對代理人的考核是以“業績論英雄”的,直接導致保險代理人為了更好的業績,為了有更多的傭金,有意無意欺騙或者誤導客戶;而且保險公司在處理客戶索賠的時候,因理賠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等主客觀因素,漏賠,少賠、不正當拒賠等現象時有發生,就導致料客戶對保險公司的明顯不信任;高退保金額、理賠訴訟案例層出不窮,就很說明了這方面的問題;(3)保險監管部門未能恪盡職守:新華網2005年11月27日報道:日本金融廳查出日本保險行業漏賠、拒賠問題嚴重,涉及金額達84億日元;而其中從事人壽保險業務的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在過去5年間不正當拒賠金額達52億日元。看到這則消息,我們就要問:中國保險監督監管委員會每年查出的漏賠、不正當拒賠金額是多少??各家保險公司的漏賠、不正當拒賠金額是多少??可能連保監會自己也不知道。(4)客戶方面的原因:客戶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單方面相信保險代理人夸大其辭;在購買了保險后,對保險合同條款也不主動去了解和熟悉。《保險法》《合同法》等與保險索賠相關的法律性文書就知之甚少,導致在保險索賠時,超過索賠期限等簡單的拒賠案時有發生;加重了對“理賠難”的誤解。
“投保容易,理賠難” 目前已成為民眾對保險行業的概括,深刻地道出了廣大民眾對保險公司的不滿,也妨礙了整個保險行業的發展壯大;可喜的是:各保險公司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來解決“理賠難”這個難題,例如理賠金額在500元以下的簡易賠案,保險公司就當場支付賠款。但從目前大的方面來看,這些改變是車水杯薪,遠遠沒有達到民眾的預期,更沒有喚回民眾對保險公司的信任,所以廣大民眾就只能采取退保,訴訟等極端方式來解決保險糾紛,通過媒體曝光后,就更加加深了人們對理賠難的認識。
要想更好的將保險業做大做強,以至能與銀行業比肩,就迫切需要解決目前保險行業普遍存在的“理賠難”這個難題,就需要各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而其中保險公司應該做更多的努力,甚至要犧牲一些眼前的利益,以喚回民眾對保險行業的信任。在政策監管方面,對保險公司的理賠監督也應該更有力一些。例如要求保險公司將目前的理賠規則進行適當的調整;如將“可賠可不賠的部分不賠”調整為“可賠可不賠的部分進行賠付”,對拒賠案例加強監管;對目前工作重心仍然在營銷方面的保險公司,要求保險公司增強理賠人員的能力培訓,加強對代理人的理賠培訓和道德教育;同時也應當鼓勵民眾信任的專業的第三方力量的出現,共同去解決“理賠難”這個難題;促進保險行業的健康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