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保險 > 正文
 

另類勞合社中國 重新分配誰的利益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9日 15:45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袁滿 北京報道

  中國保險市場的巨大誘惑令勞合社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經營模式上做出了讓步:放棄沿用了300多年的保險組織架構,以子公司模式進軍中國。

  2006年4月3日,全球第六大再保險機構——英國勞合社宣布,其中國子公司正式選定
上海為總部所在地,并爭取在年內開業。此時距離勞合社獲得市場準入已逾時5個月。

  而比起選址過程所經歷的艱難抉擇,中國子公司業務模式的搭建顯然是勞合社面臨的更大挑戰。

  模式之變

  “這是根據中國市場特殊情況所采取的史無前例的模式,”勞合社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謝哲強對于勞合社再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的設立做出解釋,“子公司模式在符合監管有關規定的前提下,允許勞合社承保成員為國內保險機構提供再保險支持!

  事實上,子公司模式并非勞合社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按照勞合社的初衷,他應將其運用了319年并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行不悖的經營模式“克隆”到中國。

  兩年前,剛剛遞交了準入申請的謝哲強曾表示,勞合社的理想是,以境內再保險人(不是再保險公司)的身份為中國國內保險人提供再保險支持和保障。這意味著,勞合社將在中國沿用其在全球市場的業務模式,即中國當地的經紀人將業務介紹給勞合社倫敦市場的承保人進行承保,保費則留在中國境內,進行保守形式的投資,以隨時滿足投保人的索賠。

  但是,這種設想卻遇到了中國保險法規的障礙。現行的《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再保險公司設立規定》都沒有包括勞合社這樣的獨特模式。

  勞合社的獨特性在于,其并非一家保險公司,而是一個專業保險市場。業務的開展由代表投保人利益的保險經紀人和承接保險業務的辛迪加互動來完成。辛迪加則是一個由企業和個人投資者構成的非公司的法律實體,其中的成員只對自己承保的那部分風險負責。

  目前勞合社擁有62家辛迪加,彼此之間相互合作競爭。勞合社的日常經營與管理則由選舉產生的理事會負責。

  自從北京代表處設立,勞合社一直努力說服中國保險市場的監管者接納其特有的模式。但中國再保險市場開放的腳步不再允許勞合社堅持自己的初衷。

  勞合社決意調整進入中國市場的策略,以便盡快與中國市場的監管者達成一致。2005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英國進行訪問時宣布,勞合社獲準進入中國展業,模式則為設立勞合社再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另類子公司

  勞合社中國子公司無論是在勞合社組織的內部還是從當前中國再保險市場來看,都是一個另類。

  “中國子公司的注冊資本金將為2億人民幣,”謝哲強說,“由勞合社社團出資。”

  對于勞合社內部既合作又競爭的62家辛迪加來說,中國子公司的成立,意味著利益的重新分配。因為早從上世紀70年代起,勞合社便已經通過跨境再保險的方式,承保了中國的衛星發射、遠洋貨運、石油制造業和財產巨災等再保險業務,如今中國子公司即將開辟國內再保險路徑,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跨境業務的開展。某外資再保險北京分公司的高管表示,“在這一點上,不同辛迪加承保人之間確實存在競爭!

  這樣的問題放在其他外資再保險公司面前似乎很好解決。這位負責人表示,“國內分公司設立以后,集團以往跨境獲得的再保險業務基本轉交國內分公司承保!

  但隸屬不同投資者的勞合社辛迪加則很難實現業務在彼此渠道間的轉換。對此,謝哲強表示:“現有國際再分保市場業務是否會續轉到中國公司還沒有最后確定!

  與此同時,擺在勞合社面前的外部現實是,子公司模式將使其面臨比其他外資再保險公司更加嚴格的政府監管。

  已經在中國開業的慕再、瑞再和科隆再采用的都是分公司身份,勞合社是惟一采用子公司模式的外資再保險公司。

  而《再保險業務管理規定》提出,對外資再保險公司分公司的償付能力按照其總公司的償付能力狀況認定。也就是說,境內分公司可以依靠其總公司強大的財務實力來開展承保業務,境內承包能力由此可放大數倍。

  這一寬松的監管政策并不為子公司所享用,由于具備獨立法人地位,外資再保險子公司的承保額將嚴格按照其境內資本金來限定。

  而即將成立的勞合社中國子公司的業務重點延續了其一貫的業務優勢,衛星、航空航天、水險、

能源、巨災……皆為巨額保險標的業務。

  “這也正是我們當前關注的地方,但這不會對勞合社中國業務的開張構成障礙!敝x哲強說,“中國子公司可以向勞合社倫敦市場轉分保來解決承保額度問題!

  但是,這種做法將觸動監管層關于“關聯交易”的敏感神經。

  權威人士表示,勞合社子公司未來可能采取的這種轉分保做法將適用于關聯交易的法規要求,必須執行嚴格的信息披露和報告制度。

  鑒于上述挑戰,業內人士猜測,勞合社可能最終采用的是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即國內、國際兩條業務渠道并行,具體展業途經和客戶對象將有所差異。

  對此,謝哲強表示,中國業務的具體模式仍在設計之中。國際業務是否會轉到中國子公司來做,以及國內業務如何與倫敦市場對接等都在探討之中。

  按照計劃,經過一年的籌備期,勞合社中國子公司將在今年11月開業。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