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忍受巨額代理費 銀保產品成保險公司雞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5日 09:03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姜業慶 “干了近20年的保險,但是我現在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國內一家大型保險公司老總日前對武漢大學保險經濟研究所所長魏華林教授大吐苦水。 4月2日,在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舉辦的“銀行保險”研討暨項目啟
據說,這位老總是“銀行保險”的重要倡導者和參與者,但是,由于要給銀行支付巨額的代理手續費而苦不堪言。 銀行保險是指銀行通過各種方式向客戶提供保險產品,其方式包括銀行代理保險公司銷售產品;銀行和保險公司建立合資企業銷售保險產品;銀行建立或參股保險公司以及保險公司收購或參股銀行開發并銷售保險產品等。目前我國銀行保險仍處于第一階段(國外發展的三階段是銀行代理保險銷售、銀行開始開發出創新金融產品、銀行與保險公司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通過資本運作)。 “盡管處于初級階段,但是其來勢很猛。”中國保監會主席助理陳文輝說,去年全國銀行保險業務保費收入905億元,占整個壽險保費的1/4。今年1-2月,銀保保費收入262億元,占壽險保費34%,保費增速高達121%。 “但是,節節攀升的手續費嚴重制約了銀行保險業的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楊指出,2001年5年期躉繳產品的手續費不足保費的1%,現在則高達3.5%左右。近期陸續面世的期繳產品,手續費按年提取,總水平比躉繳產品還要高。 “銀行保險已經成為保險公司的雞肋,食之無味,可能還有點苦味。”陳文輝說,“保險公司可能因為手續費太高而退出,引起市場大起大落,不利于行業穩定發展。” 現實的問題是,無論是銀行,還是保險公司對于“銀行保險”卻都有其內在的需求。 魏華林分析,作為保險公司來講,由于銷售網點少,不得不依靠銀行;作為銀行來講,傳統業務的萎縮,又不得不發展中間業務。同時,作為歐美等發達國家,特別是以儲蓄為主要金融消費習慣的歐洲許多國家,如法國、德國等,銀行保險所占全部保險比例在50%以上,被稱為保險業的“歐洲現象”。近幾年,在以證券投資為主體的美國和東南亞等國,銀行保險的發展也十分迅猛,美國壽險行業的銷售增長,有11%要歸功于銀行壽險銷售的增長。 就國內的情況而言,按照陳文輝的說法,目前國內銀行代理保險業務收入已經全面超過團體直銷業務,成為人身保險銷售的三大支柱之一。但是,如何借鑒國際上銀行保險發展經驗教訓,探索在保險業全面開放的背景下,通過體制創新和產品創新,促進銀行和保險公司通過股權紐帶等方式建立更深層次合作關系?如何推動銀行保險的深化,提高保險公司的效益,促進中國保險業健康快速發展? 這些問題都已擺在了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