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夏志瓊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而農業保險的保障作用也應及時跟進。對于農業保險的發展問題,中央一直非常重視,并先后在上海、吉林、黑龍江分別批設了安信農業保險公司等三家不同經營模式的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在江蘇等省區開展了農業保險試點工作。2005年上半年,農險保費收入4.27億元,超過了2004年全年的保
費收入。雖然如此,農業保險對農村經濟的保障作用仍顯不足,而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更需要保險業的新滲透。
一是大力推進綜合農業保險。即將包括農業保險在內的農村、農業、農民等與之相關的保險業務納入到綜合性農業保險公司的經營范圍,在開辦新型的養老、醫療和傳統的種植業、養殖業等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的同時,開展一切涉農的財產險、責任險及人身意外傷害險等商業性保險業務,在農業保險內部實行"以險養險",使政策性保險機構附加商業保險業務,用商業保險業務盈利彌補政策性虧損,從而實現政策和市場兩種手段的結合、兩種優勢的互補。
二是加大保險產品的創新。目前銷往農村市場的保險產品基本上是從城市到農村的簡單位移。從險種設計、保障程度、保險期限、保險費率到責任范圍等,與城市基本相同,缺乏因地制宜的靈活性,限制了保險業務向縱深發展,成為保險業服務"三農"的主要障礙。由此可見,我國的農業保險事業要走出困境,必須在農業保險產品的開發與經營模式的設計上有所創新才行。所以保險公司要努力增強自身的業務素質,切實考慮到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考慮到農村居民的承受能力,正確處理好保障與負擔能力相適應的關系;要根據農村實際,創新保險產品,研究開發適合在農村地區銷售的險種。
三是建立多層次農業保險機構。保監會方案指出,中國開展農業保險總的經營原則是政策扶持、商業運作。針對我國的實際,借鑒國外的經驗,有四種可供選擇的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制度模式,即政府主辦、政府組織經營的模式;政府支持下的合作互助經營的模式;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險公司經營的模式;政府主導下的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的模式。鑒于此,國家應給予高度重視,采取制定有關政策及立法等強有力措施,努力建立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全國性與區域性相結合的多層次政策性農業保險體制。地方可從實際出發開展區域性特色的政策性農業保險作補充。要完善農業保險相關立法問題,為農業保險的經營及其參與各方提供法律上依據和保障。同時要在國家層次建立農業再保險機構,或者以國家災害基金形式為各省市的農業保險機構提供特別災害的再融資。同時要努力培育一批新的以農村保險為主的保險企業,盡可能覆蓋災害風險。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國家政策的支持無疑是發展農村保險市場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目前我國對農業保險(種植業、養殖業)除了免征營業稅之外,缺乏其他的政策優惠,在這種情況下,單純的商業保險很難發展起來。而在國外,例如美國和加拿大,每年都有一筆相當可觀的農業基金,哪家保險公司為農民服務,就將這筆基金補給誰。2003年,上海也明確將農業險補貼列入公共財政體系,市區兩級財政每年補貼達1000萬元,約占上海農業險總保費的25%。目前上海的農業保險費率不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農險投保面有了大幅提升。因此,與其將大量的財政補貼直接補給受災農民,倒不如作為農業基金補給保險公司,一方面增加了農民投保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保險公司承保的積極性,逐漸推動了農業保險的商業化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