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紅軍
近來,有不少專家提出了發展農業保險必須樹立“大農險”觀念這一觀點,并對“大農險”模式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專家的觀點也引起了保險監管部門以及保險業內的高度關注。
所謂“大農險”,即將包括農業保險在內的農村、農業、農民等與之相關的保險業務納入到綜合性農業保險公司的經營范圍,在開辦傳統的種植業、養殖業等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的同時,開展一切涉農的財產險、責任險及人身意外傷害險等商業性保險業務,在農業保險內部實行“以農(村險)補農(業險)”,使政策性保險機構附加商業保險業務,用商業保險業務盈利彌補政策性虧損,從而實現政策和市場兩種手段的結合、兩種優勢的互補。
專家表示,建立綜合性農業保險機構具有如下意義:一是既考慮到了保險行業的特點,也照顧了農業的特性,能夠較好地形成多層保險與風險分擔、政府與市場共同參與的農業保險和風險防范機制,發展潛力巨大,拓展空間十分廣闊。二是將農業保險業務置于政府的直接領導和監督之下,運行規范,任務明確,責任清晰,容易控制和把握。可以降低查勘定損、監督檢查等人力成本,降低道德風險等。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建立綜合性農業保險機構,也存在著初始注冊資本金數額大、需要上報批準和制度上的障礙等難點。專家認為,建立綜合性農業保險機構,在國內外少有先例,在穩步推進的同時,可以打破常規、創新機制,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嘗試,如把種、養兩業險與農業貸款結合起來,農民只有投保才能得到貸款的優惠;利用政府的保險采購,使公務車輛、辦公用房等由財政支付的保險項目,在與其他商業性保險公司同等收費水平下,統一由綜合性農業保險機構經營,以便獲得更多的財政支持。
記者認為,無論“大農險”模式的成敗,這種探索都是有益的。自我國開始農業保險業務至今,20余年來,除了個別年份農險業務實現微利,其余的年份幾乎都是虧損。連續10多年的逐年萎縮,基本上可以說明我國農業保險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發展的需求。在上個月舉行的“中國農業發展大會———2005中國農業與農村經濟形勢報告會”上,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透露,經過幾年的調整,我國農業保險開始擺脫業務萎縮的局面,農業保險市場已初步形成了由財產保險公司、專業性保險公司和相互制保險公司以及外資公司等多種市場主體共同經營的局面。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消息。
不過,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歡欣鼓舞。畢竟,制約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主要障礙尚未消除。當前制約中國農業保險發展的因素,除了缺乏巨災支持保護體系、缺乏有力的財稅優惠政策、缺乏健全的法制保障等三個主要問題以外,農業保險從產品開發到經營模式的定位不明、缺乏創新也是嚴重阻礙農險正常發展的重要因素。
中國保監會有關負責人指出,目前銷往農村市場的保險產品基本上是從城市到農村的簡單位移。從險種設計、保障程度、保險期限、保險費率到責任范圍等,與城市基本相同,缺乏因地制宜的靈活性,限制了保險業務向縱深發展,成為保險業服務“三農”的主要障礙。這種障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產品少,二是價格高,三是條款設計不合理,四是交費方式不靈活。
由此可見,我國的農業保險事業要走出困境,必須在農業保險產品的開發與經營模式的設計上有所創新才行。在目前農業保險日益受到社會關注的大背景下,為何遲遲解決不了上述農險價格過高、交費方式不靈活等問題呢?對此,有關專家指出,農險產品以及農險經營模式沒有立足農民自身實際進行設計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比如,目前,人身險基本上沒有專為農村市場設計的保險產品。農民的收入水平、風險狀況、風俗文化等都與城市不同,在對保險產品的需求上顯示出了與城市市場明顯不同的特點。保險公司對此并未予以充分注意。并且,在保險合同的條款設計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比如,農民常患的疾病或者易發生的風險基本上不在風險合同中,細節上沒有考慮農民的實際需求,條款專業術語太多,農民無法理解等等。
發展農業保險,必須以農民為本位,大力提倡創新。對于政府而言,創新在于利用農業保險的“外殼”,充分注入支持和保護農業的實質性“內容”。按照專家的話說,商業公司能做的業務,政府就應當放手讓其做。商業公司不愿意做的業務,政府應當分清哪種情況,區別對待。對于保險公司而言,創新在于增加投入、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市場的開發力度。尤其是立足農民,以農民為本位進行創新是農業保險開發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當然,這只有在對農民參與保險的行為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深入分析,并做出正確判斷的基礎上才能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