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保險視點 > 正文
 

重慶煙葉保險為西部農險共贏模式破題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6日 12:01 金時網·金融時報

  記者 王小平

  編者按 2004年以來,在我國廣袤的田野開展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農業保險探索實踐活動。中國保監會先后在上海、吉林、黑龍江分別批設了安信農業保險公司、安華農業保險公司和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等3家不同經營模式的專業性農業保險公司,并在江蘇、四川、遼寧、新疆等地,依靠地方政府支持進行了保險公司與政府聯辦、為政府代辦以及保險公司自
營等多種形式的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如今,試點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6.0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6%,農業保險正在回暖。

  發展農業保險,當務之急是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保險模式和道路。那么,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進行一年來,在模式探索中取得了什么進展?這些模式能夠在哪些地區和險種上復制?需要解決什么問題?這都是我國農業保險下一步發展所關注的。為此,本報記者最近深入到我國農業保險試點地區進行了追蹤采訪,并形成了一組系列報道,敬請讀者關注。

  2005年5月25日,在重慶煙草專賣局大廈的一間辦公室,重慶市煙葉生產購銷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謝小波、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重慶分公司總經理林涌在《煙葉種植保險協議》上各自簽下自己的名字。就是這個沒有致辭、掌聲和香檳的簽約,啟動了一個并不在保監會試點之列、兩家企業自愿進行的農業保險試驗,此時,林涌心里已做好了付學費的準備。

  2005年11月,中國保監會發布消息說,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6.0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6%,終于止住逐年萎縮的勢態。保監會認為,農險發展的回暖得益于我國正在進行的農業保險試點工作成效。

  而9月30日,也正是重慶煙葉保險責任期限的最后一天。

  重慶是國家煙草專賣局確認的優質煙生產基地,煙葉種植有40年的歷史,由于煙葉種植區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的大巴山和三峽庫區,冰雹、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每年都造成數萬畝的煙田受損。從1993年重慶就推出煙葉保險,到2003年停辦時,煙葉保險年年虧損。今年,重慶又是一個20年不遇的大災之年。新的煙葉保險能否打破“農險必虧”的困局?

  11月中旬,在中華聯合重慶分公司,穩操勝券的林涌對記者說:“今年煙葉保險保費是800萬元,經最終核對,確定的賠付額為660萬元。算上初期投入及管理成本,基本是持平。”林涌向記者道出此次實踐農險他最大的期望和收獲:這兩年中華聯合一直要求分支機構探索農業保險,希望通過煙葉保險在中西部地區找到一個途徑;面對眾多分散的小農經濟,走“保險公司+龍頭企業+分散農戶”的模式,可能是農業保險第三條路。

  道兒選準了農險自然能走好

  “目前在中國搞農業保險,并不重規模,重在探索方法和模式。當務之急是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保險模式和道路。”保監會財險部副主任郭左踐最近曾對我國現階段農業保險發展點題。他說:“道兒選準了,農險自然能走好。”

  林涌所謂農險發展的第三條路,是相對中華聯合財險公司目前的兩種農險發展模式而言:即政府主導型新疆兵團農險模式,以及中華聯合在江蘇淮安市、四川資陽市等地試點的政府提供保費補貼、政府和保險公司聯辦共保的種、養兩業農險模式。這也被列入保監會指導的試點模式之中。

  相對于重慶煙葉保險模式的不同,林涌說:“在于這種模式中,沒有政府拿錢或是補貼;也不是保險公司自營,需要自己收保費。是龍頭企業,即重慶煙草公司間接承擔了政府和煙農雙重角色。”

  重慶市煙草專賣局副局長李恩華對記者強調了新模式兩大特點:一是重慶煙草公司作為經營單位向中華聯合投保,煙農不交一分錢保險費;二是由過去一個縣一個縣的投保,改為全市65萬畝煙田集中統保。在發生災害后,保險公司對保險責任內的賠償直接付給煙草公司,再由煙草公司專款專用對農民進行自然災害補貼。

  李恩華說,這種模式至少有三個優勢。重慶煙葉種植涉及17個區市縣、12萬農戶,而煙葉產區主要是在貧困地區。新的模式:一是解決了困擾農業保險多年經營的“瓶頸”問題———即保費的收取問題,避免了因煙農支付能力低保費可能收不上來以及收保費成本太高等風險;二是煙草公司對煙農補償是扶持性的,也由此避免了保險公司因定損與煙農的沖突及賠付道德風險的發生;三是全市統保,符合保險原理中大數法則,可以在較大區域規避因災害集中帶來的風險。

  針對農險查勘難、理賠難等問題,林涌說,根據當地農業自然災害特點,雙方實事求是地確定了賠付方法:每畝的絕對免賠額為40元,小損不計,以集中有限的錢對重災地區進行有效補償。如果絕收,每畝最高賠付400元,這樣除了250元煙葉種植投入成本拿回來后,還可以讓農民有一定的收入,能解決吃飯問題。考慮到保險公司持續經營,協議還確定對賠付額度有封頂,保險公司最高賠付為1200萬元。中華聯合本著“收支平衡,略有節余,以備大災之年,實現社會效益和公司自身經濟效益的統一”的發展農業保險原則,如有保費節余,公司將比例建立專項保險基金,供大災之年保險賠付使用。

  三方滿意煙農受益

  發展農業保險要與農業產業化進程緊密結合,是我國農險發展多年的經驗也是國際農險經驗的啟示。

  重慶的煙葉種植涉及8億元農民收入和2億元財政稅收,在當地很多區縣市都是支柱產業。因此,對政府來說,解決“三農”問題,首先要實現煙農收入的穩步增長。對煙草公司來說,行業的穩定,在于“兩煙”的穩定,穩定煙農種植積極性也是煙草行業持續發展的前提。在記者采訪時,林涌不止一次提到,重慶煙草公司在服務“三農”問題上,站得高、看得遠。而煙葉保險正是密切結合當地煙葉種植產業化的特點,找準了這個契機,才能實現多贏格局。

  當記者來到重慶種煙大縣武隆縣采訪時,山間的煙田里只剩孤零零的煙桿在蒙蒙細雨中挺立著,煙草收購已進入了尾聲。重慶煙草公司武隆分公司經理陳昌權對記者說,武隆縣有種煙鄉鎮21個,煙田7.9萬畝。為了穩定提高煙農的收入,提高煙農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如今在煙草公司組織下,全縣1.1萬戶煙農自愿建立了125個煙草專業種植合作社,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煙農”產業化形式,并實現了煙葉種植IC卡管理,公司可以通過一戶一卡補貼煙農,在每一個合作社都配有技術員指導煙農進行科學種煙。但盡管如此,煙農依然要自己承擔自然災害風險。2003年老煙草保險停辦后,煙草公司對重災煙農每畝補貼50斤大米。今年公司給煙農種植投保,縣里8次受災,受災的煙田有5777畝,絕收1072畝。每次受災不到24小時,保險公司就趕去查災情。煙農說,煙草保險了,種煙也就放心了。

  李恩華介紹,目前煙草公司對煙葉產前產后(生產環節)每畝投入是250元左右。應該說,隨著煙草行業的發展,積累了一定實力,現在是商業反哺農業。通過我們為農民辦好事,形成煙草公司和煙農的良性互動。當記者問他,為什么不把800萬元保費直接補貼農民?他回答,首先補貼是在系統內部進行劃撥,災害發生后,數字從下往上報,水分極高,難以做到公平公正。保險公司進行查災要比以往分支機構報災數據更為準確,這些數據的積累也可以為公司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其次,補貼費通過保費的形式進入生產成本,也是更符合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另外,對賠償金,公司通過每個種植合作社對每家農戶的損失情況與補貼額張榜公布,煙農相互監督,公開公正,也防止了道德風險的發生。

  武隆縣副縣長錢虎對煙葉保險的效果非常認同。他對記者說,農業產業化有了保險保障,農民的收入才能穩定提高。在煙葉保險啟動后,縣政府把它作為服務“三農”重要舉措來支持,多次在縣里的會議上宣傳煙葉保險。看到煙葉保險的成效,錢虎開始和林涌探討,能否為縣里“一號工程”100萬頭生豬養殖投保,新型農村合作

醫療保險試點如何展開等。

  對重慶分公司,試點帶來三個好處:鍛煉了隊伍,積累了經驗;堅定了煙草公司繼續承保、長期辦下去的信心;試點有帶動作用。林涌告訴記者,公司目前專門成立了農險部,加強煙葉保險模式的推廣。

  凸顯聯動效應利于長效機制的建立

  探索我國農業保險發展模式,在于我們找到的這個模式描述了一個農險發展環境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方案;人們可以在這個模式指導下,解決近似環境的同類問題。因此,我們需要了解模式復制的條件和前景。

  林涌認為,農業保險沒有黨政支持、當地政府支持是做不起來的。重慶是個災害頻發的地區,重慶政府對保險認識比較深;同時保監局非常支持農險的探索,為試點推進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說:“雖然煙葉保險走了‘保險公司+龍頭公司+農戶’模式,但煙草公司實際上充當了政府一些職能。強調政府支持不一定要財政補貼,道義上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從政府角度可以整合一些資源,要求督促龍頭公司嘗試農業保險。可能其他龍頭企業沒有煙草公司的實力,如果政府能推薦、倡導一下煙葉保險的做法,在具體操作上支持保險公司去探索,對于目前很多龍頭企業下的養殖、種糧大戶,推廣這種模式就有基礎。”

  由于中華聯合農險起家的背景,重慶分公司在煙葉保險中表現出良好的合作精神及優良的服務,已帶來明顯的品牌聯動效益。有的煙草公司還把現有的財產險交由該公司辦理。但對農業保險,重慶分公司的著眼點還在于模式如何向縱深發展和橫向復制。林涌舉例說,在縱的方面,重慶煙葉種植涉及100萬煙農,煙農面臨的風險很多,健康、意外、生產環節中烤房保險等等,圍繞煙農,可以做深入拓展;在橫向,比如畜牧局的奶牛及一些縣的生豬養殖項目都在與其洽談,復制煙葉保險模式。

  目前,中華聯合重慶分公司與西南財大合作進行了國家基金項目農業保險理論研究,以期對農險探索進行理論梳理和完善。參與該項目研究的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博士生黃英君對此模式評價說,盡管煙葉保險試點,機制設計相對簡單,保的僅僅是自然風險的一部分,但卻比較實用,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種創新。有效解決了農業保險直接面向農民存在的保險標的小、分布廣、查勘難、理賠難,以及保險公司運作成本過高而難以承保的問題。公司對公司,雙方站在相對平衡的基礎上,更容易合作,管理成本也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這種模式也可以推廣到其他種植和養殖業,在類似條件下完全可以復制。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