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保險監管機構重啟塵封了8年之久的中資牌照批準大印,18家中資保險公司得以從幾十家候選公司中脫穎而出,最終獲準籌建。這18家幸運兒中包括8家壽險公司、3家健康險公司和7家財產險公司。
伴隨著這18家公司的獲籌,數百億資金懷著對高額投資回報的美好憧憬,涌入保險業。然而,如此龐大的資本群落非但沒有為中國保險業帶來預期的推動,反而紛紛在籌建路
上拋了錨,在經歷了近一年的法定籌備期后,到目前只有6家公司得以開業。即便是開業的保險公司,公司高管的頻頻變動也讓人難以捉摸———開業不滿一年的永誠財產保險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雙雙更換;國信人壽在開業不足2個月之際,董事長兼總經理突然離職;合眾人壽常務副總黯然離開公司。
領了出生證,卻為何嬰兒難產?中國保險業遭遇的這種尷尬,實在是耐人尋味。曾經激情澎湃的投資人與管理者,在實質性進入合作搭臺唱戲階段的時候,才真正發現雙方在很多方面無法達成一致。面對如此窘境,無論是公司的投資人還是管理者都是一肚子苦水。“股東尤其是民營股東對保險行業特別是壽險公司經營規律、發展道路缺乏了解。由于股東企業的行業背景與保險業差距太大,導致股東之間以及股東與管理層之間投資價值觀念和管理理念不一致,為日后合作和發展埋下隱患。”一位剛剛離任的公司高管告訴媒體。而作為公司投資人的股東往往認為管理人的業績不盡如人意,這些大多來自政府機構、科研院校以及專業人士的管理團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自負心理,習慣于指揮股東,這讓股東感覺很不舒服。同時,由于在原國有企業養成的大手大腳的積習也極易觸動民營股東最敏感的神經。
“縱觀一些新保險公司管理層‘猝死’,究其原因多為理念不同、彼此缺乏信任所致。投資保險,必須充分了解保險業運作規律,而不能過于‘短視’。一支和諧團隊,一定要實現經營班子內部的和諧及其與股東間的信任和默契。”剛剛開業不久的都邦保險總裁戰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作出了上述表示。而一面世便引起業內外關注的陽光財險,早已將公司大多數股東全部置換為國有大型企業,由中石化、南方航空、中國鋁業、中外運以及粵電力各出資2億元,5家大型國有企業占據了11億元注冊資本金的90%以上,而將初期規劃中占主導地位的民營資本降至10%以下。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張維功表示,“從黑龍江到海南,我們談了389家企業。一些民營股東缺乏金融投資的戰略意識,更看中短期回報,而財險企業要有強大的實力支撐,而民營企業在財力和資源等方面很難保證長期戰略的實施。”
投資人與管理者的關系問題,已經成為新開業保險公司不愿提及但又不可回避的問題。要根本解決這一問題,雙方的有效磨合是“勞資雙方”不可或缺的必修功課。有關專業人士認為,國內民營資本的確存在投機冒進、注重短期投資回報等先天弱點,加之目前金融運行體制和監管制度的不夠健全,保險經營中巨大現金流的誘惑,極有可能引致民營資本的行為越軌,從而觸發保險業乃至整體金融業難以估量的風險。在股東應當意識到自己問題的同時,管理者在選擇“東家”的時候也要更加審慎。“股東投資價值觀念必須要和管理層的管理理念保持一致,股東投資的價值觀念往往決定公司的商業運作模式,直接影響公司經營指導思想和策略。不能協調好投資人與管理者的關系,這家公司必然無法良好運營。”一位從事保險業內人士如是說。
然而,單純剔除民營股東或者限制民營股東的持股份額究竟能否有效解決雙方合作的嫌隙呢?投資人與管理者的關系問題,究其本質是如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問題。由于不少保險公司沒能構建起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無法實現公司股東和管理者的有效溝通與權力制衡,因而使得雙方喪失了信任,沒有了信任,合作的平臺就無以依存,分道揚鑣也是難免的宿命。然而,倘若治標不治本地將民營資本限制在保險行業大門之外,不僅不會從根本上解決投資人與管理者的關系問題,反而會使中國的保險業走向更加單一壟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