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要繃緊償付風險這根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4日 11:47 證券時報 | |||||||||
6月底,世界知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在北京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保險業信用前瞻2005─2006報告》。報告認為,中國保險行業的財務狀況已逐漸改善,總體市場風險逐漸下降。隨著三大主要保險公司成功上市,保險業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提高利潤率和改善財務狀況,但標普同時也對國內保險公司的準備金充足率狀況表示了一定擔憂。
事實上,資本充足率和償付能力一直是國內保險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隱憂。近年來,保險公司的數量迅速增加,市場集中度快速下降。這種趨勢在近期更顯得有增無減,尤其是一些中型保險公司,最近的擴張速度大為加快;而近期外資保險公司開設分公司也可謂是馬不停蹄,僅今年6月份監管部門就批準了7家外資公司在主要城市開設分公司。 與合資保險公司保持擴張沖動不同的是,不少中資保險公司今年對機構的擴張持謹慎態度。去年發生的人壽、太保和新華人壽三大公司償付能力風波使很多公司認識到,開挖現有市場潛力,精耕細作比機構擴張更為重要。而當時近乎盲目的擴張留下的一些問題也漸漸暴露。而有關業內人士也透露,現在一些公司對分支機構的內部控制、運營機制和業務管理也嚴格多了。 其實,不少合資保險公司并未放松償付能力這根弦。在本輪擴張中,不少合資公司紛紛選擇“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策略,他們的中方股東有的是帶著“國字頭”并擁有上萬員工的公司,成為這些公司在資本方面的最有力支持。據悉,海爾紐約人壽將青島作為第二家分公司開設地,正是因為看中了海爾集團在當地的巨大影響力。 通常情況下,一旦出現償付能力不足,壽險公司只能通過增加資本金或自我約束業務增長來應對。但壽險公司盈利期一般要到開業八、九年之后才出現,我國大部分壽險公司成立都不到這個年限,沒有盈利增加資本金自然談不上。因此,國內壽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而監管也應相應跟上。2001年初,保監會試行《保險公司最低償付能力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改變了保險公司資產和負債的分類標準,參照國際慣例提高了對保險責任準備金的要求。2003年,保監會又發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這個規定參照國際慣例完善償付能力預警指標體系、償付能力報告制度,提出了對償付能力不足公司“分類指導”的監管原則。至此,我國保險償付能力監管框架初步建立。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魏迎寧不久前也表示,償付能力監管剛剛起步,今后要調動各方力量,爭取3到5年內建成一套成熟的壽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這無疑是夯實保險業發展基礎的必要保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