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入世三周年 土洋保險三五年內難分高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7日 16:04 信息時報 | |||||||||
外資占有產品創新和人才優勢 中資則富擁網點和客戶資源 12月11日,中國保監會網站赫然高掛一則公告:根據中國入世承諾,自即日起,允許外資壽險公司提供健康險、團體險和養老金/年金險業務,取消對設立外資保險機構的地域限制,設立合資保險經紀公司的外資股比可至51%。
這則看似簡單平常的公告其實寓意深遠。它正式宣告:中國政府對本土保險業的三年保護期結束、土洋保險公司和睦相處的“蜜月期”也將煙消云散,伴之而來的是兩者的近身肉搏。記者連日采訪數位業內人士,他們紛紛指出,雖然中外保險的戰線進一步擴大,競爭也日趨激烈,但3~5年內,國內保險業格局不會發生根本變化,外資保險公司對本土保險業沖擊不大。 關鍵詞1:沖擊 外資保險數量已超中資 據保監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2月9日,共有40家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設立了75個營業機構(含籌建)。其中壽險公司23家,產險公司14家,再保險公司3家,另有5家外資保險中介公司在華設立了營業機構。其中12家機構是中國入世以來批準的。124家外國機構設立了187家代表處,而中資保險公司數量僅有77家。在華外資保險公司數量已超過中資保險公司。 “顯然,外資保險公司擴張的步伐明顯快于中資保險公司,這從外資保險公司今年頻頻開店的速度就能看出端倪。”業內人士評價說,而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開店的地域限制無疑給其擴大市場份額帶來便利。據統計,2004年上半年,外資產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7.1%;外資壽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增長51.2%。而同期,全國財產險保費收入增長只有23%;全國人身險保費收入只增長了6.5%。 產品開發人才培養處強勢 “對本土保險業的沖擊還不僅僅來自于市場的搶奪,更來自于產品的創新。特別是外資保險公司的產品設計能力強,管理經營豐富,這也是中資保險公司需要應對的最大挑戰。”中山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申曙光指出。美亞保險廣州分公司總經理彭德智則認為中國保險行業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在產品種類的開發方面還有相當大的空間,中外資保險公司可共同將這塊“蛋糕”做大。 申曙光指出,立足于“根據消費者需求、借鑒海外機構的先進經驗,不斷推出高質量、高含金量、個性化的產品”,并取得實效將是外資保險公司的致勝“法寶”。他還提醒中資保險公司,由于外資保險公司注重對人才的長期培養以及品牌建設,從長遠來看,中資保險公司將面臨人才不足以及客戶流失的危險。 關鍵詞2:應對 占據網點客戶資源優勢 “其實外資保險公司并不可怕,也不是不可戰勝的!”今年5月底剛剛履新的平安人壽廣州分公司總經理胡國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信心十足。他指出,首先,中資保險公司近兩年來發展很快,占據了資源網點的絕對先發優勢,外資保險很難短期內在市場資源上與中資公司抗衡。其次,中資保險公司通過多年的市場積累,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客戶群,這些老客戶不僅購買新單的幾率較高,而且還會帶來新客戶,這些是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保險所不具備的。最后,中資保險公司通過走出去,在海外上市募集了龐大的發展基金,解決了資金瓶頸的問題。 據了解,2003年至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分別在境外上市,共籌集資金折合人民幣480億元左右,使公司實力進一步增強。 依國情設計產品打民族牌 另外,打“民族牌”也是中資保險公司實施保衛戰的重要“利器”。華安財險常務副總裁蔡生就曾多次在公開場所表示,中國的民族保險業要靠中國人自己來振興,要根據國情設計適合中國人自己的產品,在這方面中資保險公司占有絕對優勢。平安人壽廣州分公司向記者透露,該公司11月份個人壽險標準保費超過美國友邦保險廣州分公司,打破近兩年來人壽標準保費被友邦超過的局面。該公司總經理胡國萍更充滿信心地表示,到明年6月份后,個險標準保費將持續超越友邦。 關鍵詞3:預測 未來三年保險格局變化不大 “未來的3~5年內,保險業格局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平安人壽廣州分公司總經理胡國萍表示。他指出,以壽險業為例,目前的格局仍將由三四家壽險公司占據70%~80%的市場份額,而中資公司仍占據主導。另外,三四家主導壽險公司之間會呈現階梯式遞減的規律。最后,壽險業競爭的核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的力量對比不會出現太大變化。 中山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申曙光也持這樣的觀點。他告訴記者,雖然保險業剛剛開閘,但一向追求經營效益的外資保險公司不會盲目地大規模擴張,人才的匱乏也是制約其擴張不足的主要因素。 外資擴張速度受多種因素制約 同時,他還認為,外資保險特別是為數眾多的中外合資保險存在先天不足,新設立的保險公司要5~8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之后才能盈利,但如果外資股東需要極速擴張,則需要等比例增資擴股,這是否能夠征得中方股東的同意則很難說。這樣的例子在保險業已經發生過,會極大制約外資保險的擴張。 胡國萍還指出,地域限制放開后并不意味著外資保險的網點就會遍地開花,特別是當其地域發展涉及到新省市時,還是要按照中國相關法律來申請,這其中的時間成本與進入門檻也將制約其擴張步伐。 記者先后詢問友邦、信誠、中宏等多家外資保險公司,他們均表示,近段時間還沒有繼續增設分支機構的計劃。信誠人壽CEO謝觀興表示,公司不會立即加快增設機構的步伐,而仍保持每年開2~3家省級公司的速度。如果擴張過度,公司的人才儲備會跟不上。(信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