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醫療保障制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1日 10:40 青年時訊 | |||||||||
當下的一種社會現實———醫療費用,使不少有需求的普通百姓不堪承受。眼看國家的GDP年年增長,國人的收入年年提高,但是一到了這些關系到老百姓生計的問題上,為什么改觀不大了呢?問題就在于如何把握好把醫療保險推向市場的度。 實際上,即便是完全實行市場經濟的發達國家,例如歐美、日本等國,醫療保險和教育經費這兩樣東西仍是不可以完全市場化的。其基本出發點,這是兩件關系到“以人為本
自然,在發達國家中也有將保險制度推向社會的國家。內行人指出保險制度的弊病時,他們常常舉出美國這個發達國家的醫療保險制度市場化的例子,由此還將美國社會上的窮人買不起保險只好小病不看、大病拖死的現象諷刺為“美國病”。美國確實是將醫療保險實行市場化的國家,也就是由私人保險公司承擔絕大部分的醫療保險。這是為了享受高質量的醫療衛生制度而推行的,但是,政府并不是就此不管了,而是每年投入相當多的經費,改善公共醫療衛生設施。除了私人醫生診所之外,美國還有大量的公立醫院,例如市立、縣立醫院,這些醫院除了具備較大的手術病房、綜合醫療設施完善以便租借給私人醫生之外,還要收治大量的沒有保險的急救病人。 美國的法律規定,任何醫院不得以沒有醫療保險而將緊急救護來的病人以及掛急診的人拒之門外。這些急診病人,不問有無保險,都會得到同樣等級的治療,事后再向他們的保險公司收費。如果沒有保險,而家中情況確實屬于貧困(銀行存款不超過3000美元、沒有房產),他們的所有費用由聯邦政府埋單了。我們見到過多少留學生或者訪問學者包括他們的家屬在美國生了急病被送到大醫院,治療完畢欠下醫院幾萬幾十萬美元,最后都由于低收入或無收入戶,由聯邦政府報銷了。國內對于美國醫療保險認識的誤區,可能來自某些人想要將醫療保險推向市場的決定。 摘編自《東方早報》11月4日 吳琦幸/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