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招減少兩全險潛在損失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4日 17:50 大洋網-廣州日報
記者 吳倩 和炒股一樣,買保險也要關心會影響理財市場動向的金融政策。新的一年,在權威人士普遍認為將會至少加一兩次息的大背景下,市民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名詞解釋 所謂的兩全保險,就是死亡保險加生存保險。在保險期內,被保險人身故了,受益人能領到一筆身故保險金,否則,被保險人也能拿到一定的生存保險金。 在加息背景下,受影響比較大的是帶有儲蓄功能的兩全保險。 專家建議,在新年進一步加息預期強烈的情況下,兩全保險儲蓄功能會更趨弱化,如果市民更為注重身故保障功能,則不應投保兩全保險,而應以定期壽險替代,將少交納的保險費用于儲蓄以分享加息的收益。即使投保兩全保險,也應優先考慮分紅型。 以往:返還功能受青睞 由于受傳統理財觀念的影響,市民們買保險通常都傾向于購買不出險,也還能拿到一定返還的帶有儲蓄功能的險種,其中的一大類就是兩全保險。 兩全保險一般可細分成兩種,一種是“滿期返還兩全保險”,保險期滿時,被保險人依然生存,可以領到一筆滿期保險金,另一種則是現金回報更迅速的“定期返還兩全保險”,不僅會在被保險人生存到滿期時給付滿期保險金,還會在保單生效后一段時間后,如三年、五年,就定期給付一定的生存保險金,如保單金額的8%、9%。 將來:儲蓄功能更趨弱化 因為保障功能和儲蓄功能兼顧,兩全保險素來受市民青睞,不過,需要提醒市民的是,在加息預期強烈的大背景下,兩全保險的儲蓄功能會被逐步弱化。 據了解,最近一次加息后,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已達4.14%,即使在扣除了利息稅后,也遠遠超過了壽險產品2.5%的預定利率上限。 第一招:定期保險做替代 對于有購買兩全險意愿的市民來說,面對年內可能會到來的加息,應該如何應對呢? 如果是更看重兩全保險中的身故保障功能的市民,不妨就直接放棄兩全保險,直接選擇純保障型的定期壽險。 從目前市面上的產品來看,獲得同樣的身故保障的情況下,兩全保險的保費比定期壽險高得多,在加息后,省下的這部分保費存銀行都比買兩全保險劃算。 案例:保費相差十幾倍 假設30歲的錢先生想獲得10萬元的身故保障,保障到50歲,投保一款兩全保險A產品,20年交費,則每年需要交保費4500元,而如果他投保不帶返還的定期壽險B產品,同樣保障到50歲,10萬元保額,則每年只需交保費250元。 以上兩款產品都可以提供20年10萬元的身故保障,他們的區別在于,A產品還可在錢先生50歲時,一次性返還10萬元的生存金。不過,單看保費,B產品20年下來就能節省8.5萬元保費。而且即使不考慮未來的加息因素,在最近一次加息后,單單首年多交的4250元的保費,按5年期定期存款不斷轉存,20年后,稅后本息和也已經有11332.77元。 第二招:優先考慮分紅型 對于想通過帶有身故保障功能的兩全保險來強制儲蓄的市民來說,應優先考慮帶有分紅功能的分紅型兩全保險。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大多數兩全保險都是分紅型,每年或有額外的紅利給付,但仍有少量的固定收益的兩全保險在售。雖然,分紅并非保證給付,且分紅率并不確定,要取決于保險公司當年的經營情況。不過,分紅險分紅率從某種程度上會有利率聯動,單考慮收益性,與固定回報率的兩全保險相比,在加息周期下,還是有優勢。 以前當總體利率環境比較低時,保險公司會按照比較低的利率鎖定去分紅,而在銀行利率不斷上調的同時,保險公司的投資收入也在增加,這樣使保險公司的分紅空間比較大,保險公司通常會將較高的收益再讓利于客戶。需要提醒的是,帶有分紅功能的兩全險費率會比非分紅的兩全險稍高。 第三招:盡量不要定期返還 在優先考慮分紅險之外,市民們還應考慮在上述兩種兩全保險中,優先考慮“滿期返還兩全保險”而非“定期返還兩全保險”。 雖然隔個三、五年就給付一定生存金的感覺不錯,但“定期返還兩全保險”費率比“滿期返還兩全保險”高出不少,省下的保費可以分享未來或有的加息收益,可能會獲得更高的回報,靈活性也更強。 案例:總保費相差逾7.5萬元 假設30歲的趙先生投保定期返還現金的兩全保險C產品為例,30歲時投保了10萬基本保額,每三年可獲得9000元的現金返還,到80周歲,加上滿期金,共可獲得總額約29.4萬元的生存給付。 D產品則是在70歲時拿回20萬元生存給付,雖然C產品的生存給付比D產品高9.4萬元。但是,D產品的總保費比C產品少了7.52萬元,其中,前十年,趙先生每年可省下14120元保費,據估算,若趙先生按三年一個階段,分別把這省下的保費存成相應期限的銀行定期存款,僅按現有利率,頭一年省下的保費,就可以獲得稅后本息約1.63萬元。 照此計算,到趙先生40歲時,存款本息遠超9.4萬元。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