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0月26日,“第六屆中國保險文化與品牌創新論壇”“第八屆中國保險創新大獎頒獎盛典”暨“保險文化雜志創刊十周年慶典”在東莞召開,廣東省保險學會名譽會長陳冬至在論壇上表示,這么多年,企業文化還是停留在口頭上,保險行業也沒有捕捉到非常實在、非常有內涵的文化方面的典型。
以下為陳冬至發言部分內容
文化的內容很寬泛,我感覺這么多年,企業文化還是停留在口頭上,我感覺我們這個行業也沒有捕捉到非常實在、非常有內涵的文化方面的典型,也許我是孤陋寡聞,很多都是停留在口頭上。我覺得文化問題確實要經過長期的實踐,在長期實踐當中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建設。但是我們現在好像有些新公司剛成立就在談文化,感覺文化不是創造的,而是創作的,找一個北大、清華的教授,整幾句口號,就認為這是文化的,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文化需要在長期的過程中不斷地凝煉,形成這個企業既有個性的,又符合實踐的文化,這是第一點。第二,過去我們老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來講不同的文化,保監會有保監會的要求,這是它的文化,基層又有基層的文化,外部又有外部的看法,到底是什么文化呢?好像給人感覺到萬花筒一樣,搞不明白。
現在我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來看,我覺得保險企業的文化確實應該從自己做起,要從誠信做起。我們過去一講誠信問題的時候,對上埋怨監管部門,對下責備基層誤導,好像與自己無關。你說我們誤導,我們誤導的水平有賣假藥的水平高嗎?你說我們的保單有水分,那還有三聚氰胺假嗎?為什么人們對保險的印象這么差呢?另外,中國人對保險的剛性需求不多。這與我們國家的養兒防老、多子多福等養老文化有關,另外還與我們國家老百姓的經濟承受能力有關系。我們國家的保險跟西方的保險市場差異這么大,一方面有我們自己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與這些傳統文化相關的。
再一個,我們的文化要體現在制度上,但是我們現在的制度還很不健全。現在很多公司管理層和基層講不到一塊,想不到一塊,就是我們的文化體現仁愛方面不夠,體現中庸方面不夠。我們的文化建設在仁愛、中庸方面,需要體現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