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軍慧 北京報道
在國家重拳調控樓市之時,保監會于4月19日召開的一季度監管工作會議上重申險資投資不動產相關辦法正在研討制定當中,并將擇機發布,再次強調未經批準不得投資不動產。
保監會一官員不久前曾在一論壇上表示,險資投資不動產細則不久將出臺。但在目前國家嚴厲出臺調控樓市的背景下,業內人士認為,近期發布該細則的可能性很小。
“三不”原則
盡管投資壓力倍增,保險公司仍不得不按下投資不動產的沖動。在政府大力調控樓市當口,保監會直接警告保險公司要謹慎行事。
4月19日,保監會召開一季度保險監管工作會議。在市場關注的險資投資不動產問題上,保監會相關負責人稱,在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辦法出臺前,未經批準,保險公司不得開展相關投資業務,重申相關辦法正在研討制定當中,將適時出臺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的辦法。
對于研討中的相關細則,保監會重申吳定富主席強調的“三不”原則,即不允許投資住宅類物業也就是居民住房、不允許直接投資商業房地產、不允許參與房地產開發。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對于不動產投資,保監會指導原則是“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服從大局、服務大局,全力維護宏觀經濟健康發展。始終堅持審慎監管和穩步推進的原則,務求規范透明,確保資產安全”。
據悉,保監會可能就未經批準擅自投資不動產的行徑展開重點檢查,對違規問題將依法追究相關公司和責任人的責任。
隨著2009年10月1日新《保險法》的實施,保險公司進入房地產已經具備了法律依據,保險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只差最后一道門檻,一旦保監會制定的《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試點管理辦法》出臺,險資進入不動產領域將名正言順。
“其實已有不少保險公司介入不動產投資領域。”某保險人士介紹,“保險資金通常采用兩種方式‘曲線’進入,中小保險公司以自用名義購買寫字樓進行投資,大保險公司則可以通過集團旗下信托、資產管理公司投資房地產。”
有消息稱,按照保監會一貫“審慎”原則,正在討論制定的《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試點管理辦法》規定,險資在不動產的投資比例或將從6%下降到5%以下。
避談投資政策
“從全球保險資產組合來看,房地產投資是一個重要的大類配置資產。”一家大型保險投資機構人士表示,“但在我們國家,房地產已經成為一個民生問題,而不單單是一個投資問題,對保險資金要不要投資不動產不便多做評論。”
該人士認為,單從投資角度看,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存在一定泡沫,但跟日本上世紀80年代截然不同,而更類似于日本上世紀70年代房地產上揚期的情形。
身背巨額資金的保險公司對不動產投資等渠道的渴望顯而易見。
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在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指出,由于全年新增保費與到期再投資資金較多,加上2009年“積壓”的未有效運用的資金,2010年將有超過1.5萬億元保險資金面臨較大投資壓力。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從長期來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長期投資能獲得很大利潤。從目前上海的情況來看,投資商業地產的回報率在5%-8%,比保險資金現在5.5%的投資回報率要高。
“鑒于此前我國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過于單一,致使保險資金的收益率長期在低水平徘徊,反而導致保險資金的投資風險很大。”上述人士認為,“《保險法》修訂的初衷只是要為中國的保險資金拓寬投資渠道,優化保險資金的資產負債久期匹配,平滑收益率波動,降低保險公司投資營運風險,增加長期收益,而不是鼓勵保險資金去炒作房地產。”
記者查閱《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草案》(征求意見草案)發現:按照規定,保險資金可投向的不動產領域主要包括購買自用辦公樓、投資廉租房、養老實體和商業物業四類。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保險機構不得參與一級土地開發、參與住宅類商品房的開發和銷售、提供無抵押、無擔保的債權融資。